摘 要:日本武士小說大師藤澤周平作品《黃昏清兵衛》,將一位武士形象躍然紙上,有力地展現了江戶時代即將消亡的武士的絕頂風華。本文從簡潔的語言功力、獨特的敘述方式、嫻熟的修辭技巧和見微知著的深刻蘊涵這四個方面探討藤澤周平在人物刻畫上獨特的寫作風格。
關鍵詞:藤澤周平 《黃昏清兵衛》 人物 風格
藤澤周平——日本武士小說大師,大器晚成,四十三歲才獲直木新人獎,一生勤奮筆耕,著作等身,卻無一敗筆。這其中,《黃昏清兵衛》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藤澤周平以獨特的寫作風格,不遺余力地刻畫了江戶時代一位名為黃昏清兵衛的武士。這位武士身懷絕技,卻心甘情愿地孜孜于人間煙火、兒女情長,淡泊世間風云。為時局所迫,利刃出鞘的那一刻,他才一展頂尖高手的絕頂風華,之后,依舊默默回歸沉寂。{1}
一、語言簡潔而有力
藤澤周平的作品,語言簡潔鮮明、直接準確,文筆晶瑩剔透、溫潤如玉,情感細膩淡雅,傳遞給讀者更多的是落日余暉般的溫暖。在《黃昏清兵衛》最后,清兵衛來到鶴木溫泉村,接妻子回家:
“一個人能走了?”“是的,慢慢的。”妻綻開明朗的笑容。臉上恢復了光潤。那就走吧,清兵衛說,配合妻的腳步,慢慢沿路返回溫泉旅館。……路上有泥濘的地方,他拉著妻的手邁過去。小陽春的青白色陽光映照著山麓的村子。
短短幾句話,沒有任何復雜句,沒有用過多的形容詞和副詞做渲染,名詞與動詞也大都是具體的,我們了解到故事發生的地點——郊外、人物——黃昏清兵衛和妻子奈美、環境——小陽春的青白色陽光映照著山麓的村子、奈美的身體狀況——轉好、夫妻感情甚好。看似稀松平常的幾句話,沒有任何描述性的累贅的文字,我們卻能感受到這一天和之前的每一天都不一樣。在這一天,妻子奈美的身體已漸好轉,清兵衛的心情也不再似從前般沉重,生活竟這般美好,連陽光也顯得分外美麗。對話之簡單,故事敘述之簡潔,卻把清兵衛溫潤的性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更拔高了清兵衛壯漢柔情的形象。
二、構思巧妙又獨特
藤澤周平善于運用自由間接引語,以獨特的敘述視角生動鮮明地表現人物形象。在故事的敘述中,作者讓人物說話,讓人物按照客觀邏輯去行動,作者的深厚感情卻寓于自然樸實的敘述和客觀的描寫中,從而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2}晚上十一點多,藩城北濠邊上的小海坊內,總領寺內權兵衛、郡鄉總管大冢七十郎、家老杉山賴母三人一句接一句地聊著,簡簡單單的話語,可又似乎暗含著深刻的意蘊:
“黃昏?那是為什么?”“大概是傍晚就來了精神的意思吧。”“明白嘍,”杉山拍了一下膝頭,皺起眉頭說,“他是個酒鬼吧?”“不不,不是的,我沒說清楚,對不起。”大冢不好意思了,“因為井口凈干家里的事。我并沒看見過,據說他一到家就忙得像車轱轆轉,做飯打掃洗衣服。”“他沒成家嗎?”“聽說有老婆,但長年臥病。”“呵呵。”杉山和寺內互相看了看說,“令人佩服。照顧病妻,相處和睦,不錯嘛。”“可是,或許是疲勞所致,白天他在藩城上班,有時候會拿著算盤打瞌睡,所以同僚背地里叫他黃昏清兵衛。”
在這段對話中,藤澤周平省去了“誰說”、“誰問”等字樣,采用的就是自由間接引語,我們從這些只言片語中勾勒出這個武士的形象:井口清兵衛,人稱黃昏清兵衛,已婚,壯漢柔情,甘于人間煙火,兒女情長。他們簡短的對話并沒有敘述者干預其間,讀者仿佛聽到人物在說話,從而拉近了讀者與人物之間的距離,增加了對話的節奏感。作者站在第三人稱的視角上,只通過簡短的對話和動作的細節描寫,便將黃昏清兵衛這一人物形象慢慢地描摹出來,故事隱含的意蘊便由讀者耐心地去感悟。
三、修辭繁多也嫻熟
在《黃昏清兵衛》中,藤澤周平嫻熟地運用多種修辭來刻畫人物,使得清兵衛這一武士形象更為飽滿,同時也增強了作品的藝術魅力。
1.對比 對比是文學創作中最常見的一種寫作方法,但在藤澤周平的小說里卻是別具匠心,多處運用對比,以使得這一人物更加立體。
其一,《黃昏清兵衛》共六章,其中第一、二、五章中,藤澤周平極力描寫堀將監、總領寺內權兵衛、郡鄉總管大冢七十郎、家老杉山賴母等人,對政治的熱愛、對權利的渴望。另外一半的筆墨,藤澤周平則是刻畫了黃昏清兵衛這一武士的淡泊世間名利,甘于人間煙火、兒女情長。其二,在刻畫清兵衛的性情時,以其妻子作對比,“他把東西搬到餐廳與臥室相鄰的地方,一邊跟妻說話一邊做。說是說話,基本是妻一個人在說,清兵衛只偶爾答應。妻躺著聽外面的動靜也比整天在藩城里上班的清兵衛更了解街頭巷尾的事情”{3},由此可以看出清兵衛淡泊的性情。其三,在塑造清兵衛身懷絕技之時,藤澤周平直接以另一位武士北爪半四郎作對比,“半四郎一點點靠過來。相距三丈時,他拔出刀,清兵衛悠然岔開腿,佇立不動。半四郎滑步奔上來。一聲不響,二人只交鋒了一個回合,北爪半四郎就向前倒地”{4}。只言片語,便已經可以看出清兵衛的絕代風華。
2.重復 在《黃昏清兵衛》中,多次或簡或繁地寫到清兵衛對妻子奈美無微不至的關懷。其一,由第三人講述,“聽說有老婆,但長年臥病。”“呵呵。”杉山和寺內互相看了看說,“令人佩服。照顧病妻,相處和睦,不錯嘛”{5}。其二,在作品第三章中藤澤周平非常細致地描寫了清兵衛從下班之后、買菜回家、燒飯煮湯打掃到伺候妻子奈美起居生活的情形。其三,也是通過其他人的對話來反映,“晚上吧,我有好些非做不可的事……”“給老婆弄飯之類的工作吧?”杉山笑了一下說,“聽說你叫什么黃昏清兵衛,又做飯又打掃……”“此外好像還要伺候老婆上廁所,天熱燒水給擦身子。”大冢七十郎隨后又添加了像是從周圍聽來的話。{6}其四,“時間已經過了晚上八點,是應該回來的時候了,還不見他的人影,可能照顧病妻多費了些工夫。”{7}其五,“杉山賴母在政變的忙碌中也不忘把道玄打發過來,并且說,此外還有什么愿望,趁這個機會說,但清兵衛固辭,只接受對妻療養的關照。其實,除此之外,他也沒那么多愿望。”{8}其六,“那就只有回家嘍,給你做想吃的粗食”。清兵衛繃著臉開了一句玩笑。{9}
在這短篇小說中,便有六處重復講述清兵衛對妻子奈美無微不至的照顧,讀來實則動人心腸。
3.象征 作家們通過聯想來象征代表相關的概念或其他事物,“玫瑰”代表愛情、理想、美好,“鴿子”代表和平。在《黃昏清兵衛》中,對象征手法的運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黃昏”。在《黃昏清兵衛》中,“黃昏”是其他人起給清兵衛的一個帶有輕蔑意味的諢號。作品中說,“或許是疲勞所致,白天他在藩城上班,有時候會拿著算盤打瞌睡,所以同僚背地里叫他黃昏清兵衛”,由此可以看出“黃昏”最初的含義是清兵衛的精神狀態不好,就像是黃昏時候的太陽,已經沒有精神了。實際上,藤澤周平給予清兵衛這樣“黃昏”的形象,是表述這個武士落日余暉般的溫暖。
此外,從整部作品來看,只有最后一章寫的是陽光下的故事,其余章節均是講述的黃昏以后發生的故事,“黃昏”便也暗合了故事時間。不僅如此,“黃昏”還顯示著作品的主題。江戶時代,武士階層即將消亡,換言之,就是走在了“黃昏”時候。武士們卻也勇敢頑強地生活著,追求著光明,追求著落日余暉般的溫暖。
四、見微知著且深刻
藤澤周平在黃昏中找尋那富有典型意義的一縷余暉,以其簡潔、生動、凝練的語言呈獻給讀者,盡管其所蘊涵的生活哲理似乎是看不見的,甚至他將自己的主觀態度和感情隱藏起來,但是,透過這縷余暉,我們卻能感受到他內心世界的溫暖。
清兵衛的形象是藤澤周平筆下武士形象的典型代表,代表著江戶時代即將消亡的武士。{10}孔祥旭說櫻花與武士是決定日本的細節,是日本文化的精髓。“櫻花一開俱開,一散俱散,像瞬間的禮花齊放。這與武士道一榮俱榮,一焚俱焚的集團意識如同一味。”{11}從作品人物出發,透過作品藝術情節的渲染和烘托,我們會透視日本民族文化的本質特征,實現對日本文化最為深刻的認識。其實,藤澤周平筆下每一個武士的心中都有一朵櫻花。以黃昏清兵衛為例,這位武士就像開在四月的櫻花一樣給人溫暖,像櫻花一般走過絢爛也甘于沉寂。由此觀之,藤澤周平塑造黃昏清兵衛這一形象,表達的不僅僅是武士的絕頂風華與淡泊沉寂,不僅僅是武士的勇敢頑強及其對光明與溫暖的向往,更是表達作者自己對光明與溫暖的追求,還表達作者給予日本民族所有人的期望。
在藤澤周平的小說中,他惜墨如金。透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巧妙又獨特的構思以及多種修辭形式的表現手法,藤澤周平把人的勇敢與頑強,特別是對光明與溫暖的向往,漸漸清晰地呈現出來。在有限的文字里,讀者細細品味其無限的韻味,感受到一個有著深刻思想內涵的作家所特有的精神世界和其作品的藝術魅力。
{1}{3}{4}{5}{6}{7}{8}{9}{10} [日]藤澤周平:《黃昏清兵衛》,李長聲譯,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
{2} 王茹:《論海明威小說〈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的寫作風格》,《學術交流》2012年第8期。
{11} 孔祥旭:《櫻花與武士——那些決定日本的細節》,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