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心智哲學的感受質和認知語言學的意象圖式概念,文章試圖對宋詞《雨霖鈴》意義的主體構建進行心智闡析。研究表明,宋詞《雨霖鈴》意義的主體構建是主體感受質在認知語境的外在誘發下促動幾個序列認知主體意象圖式的激涌的結果,其中主體感受質是意義構建的主導內因,意象圖式是感知的內核,語境是造就意義構建的外因,內因和外因辨證互動作用成就構建者心智意義的完形整合。
關鍵詞:《雨霖鈴》 意義構建 心智 認知 感受質 意象圖式
正如人們解讀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和曹雪芹《紅樓夢》中的“林黛玉”一樣,不同的受眾,依據其不同的認知體驗和文化心理,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不同的“哈姆雷特”和“林黛玉”。毋庸置疑,對于《雨霖鈴》而言,不同受眾也會有不同的解讀。本文擬整合心智哲學中的感受質和認知語言學中的意象圖式概念,試圖剖析宋詞《雨霖鈴》意義構建的主體認知心理和心智的操作過程。
一、《雨霖鈴》簡介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這首由北宋婉約派著名詞人柳永寫就的名作敘述了柳永從汴京南下時與一位戀人惜別的情景,詞作在傾吐作者深深離愁之際,也抒發了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壓抑的憤懣。因詞作語言使用精當,寫作技藝精湛,離傷感懷,堪稱離別詞的千古絕唱。
二、理論:感受質和意象圖式
1.感受質 感受質是心智哲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感受質是指人們通過內省可以感覺到的一種心理現象。{1}諸多學者對“感受質”使用不同的術語{2},而我們傾向使用“主體感受質”。感受質浸染著強烈的主體意識,沒有主體,談何感受,感受質是主體對感受對象感知之后的結果,也是主體和感受對象之間的一種橋梁紐帶。正如李恒威所言,感受性并不僅僅是感受性,它作為一種主觀的區分,同時也是知覺或情感的分類(categorize)能力,這是形成范疇或概念的一種基本思維能力。因此,我們主張使用“主體感受質”。
國內學者也對感受質做了不同界定。李恒威認為,在人的意識經驗中,始終有一個為我(for-me)的方面,它是“我”這個個體本身直接通達的方面,即感受性;感受性蘊含著四個密切相關且并非各自獨立的特質:內在性、個體性、直接性和區分性;感受性是一個智能體擁有意識的核心條件。徐盛桓指出,感受質是事物所體現的和所具有的某種現象質,并可放映為主體在感受過程中對意識對象的某種獨特的“像什么”的主觀感受。
2.意象圖式 意象圖式是基于人的日常身體體驗而形成的一種高度抽象的概念,它在構建我們的心理世界中起著基礎性功能。意象是主體心理對客觀外在事物個人體驗的心理表征,不同主體根據不同情境變化而會產生不同意象。當意象脫離客體時也能形成圖式并具有特定意義。Lakoff指出,意象圖式不是一個純粹抽象結構的可視物,而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象。Langacker認為,意象圖式是一種圖式和想象性概念,是基于身體體驗的前概念而抽象出來的,是更加抽象概念的基本因子,從而為更加抽象域提供諸如容器/內容、來源/路徑、連接、動力、平衡等隱喻性結構。李福印認為,意象圖式是源于人對外在世界的活動,是人類在反復實踐活動操作中造就的心理抽象符號。
3.宋詞《雨霖鈴》意義構建的心智闡釋 我們認為,《雨霖鈴》的意義構建源于作者主體感受質經由外在語境刺激而促動意象圖式激涌而催生序列意象,形成意象連綴,從而在構建者心中呈現意象圖畫鏈。接下來,本文擬基于心智哲學的感受質和認知語言學的意象圖式概念,試圖對宋詞《雨霖鈴》意義的主體構建進行心智闡釋。
首先,詞作者引用了表述景致的“寒蟬”“長亭”“蘭舟”“暮靄”“酒”“楊柳”,面似描述景致,實則抒情發懷。最后作者以一句“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道出了作者壓抑已久的苦悶胸臆和離愁別緒,正可謂作者表情達意的明證。從上述撼人心弦的詞語“寒蟬”“長亭”“蘭舟”“暮靄”“酒”“楊柳”這些詞語描摹序列中不難看出,這些詞語并非沒有感情色彩,而是浸染著詞作者強烈的悲涼凄苦,旨在烘托氣氛、深化主題、表露心跡,從而奠定了詞作“傷離別”的主基調。這些詞語浸透著高度的文化內涵和意象表征,而且這些意象不是隨意而擇,而是有意而為,是作者此時此境的真心感知和內在心智運作的結晶。如盧植所言,從認知角度看,詞以概念的形式表達語言的符號功能,人通過對外界世界的直觀感知形成一定的范疇,范疇又通過詞表現出來,詞是范疇和概念的載體。由此可知,詞是認知概念的載體,是主體認知心理和內在心智映射的產物。詞的抽象性表現在其所寓概念的抽象性,而意象圖式是基于人的日常身體體驗并在實踐經驗中反復操作所形成的高度抽象體。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一個詞就承載了一個心理意象圖式。因此,上述浸染離別別緒的詞語的擇用,是詞作者主體概念的抽象,是作者擇用意象圖式的表征。作者不單單使用一個意象圖式,而是使用數個意象圖式,從而使作者在其認知心理中試圖構建一連串認知意象的表征,這些意象在理解詞作篇章意義方面具有建構功能,由此從詞語到篇章經由人的主體認知映射而構建出栩栩如生的意象圖畫鏈。
其次,在“寒蟬”“長亭”“蘭舟”“暮靄”“酒”“楊柳”等意象的背后所隱現的推動引擎是什么呢?這是詞作者在此時此境的自為之作,是詞作者主體感受和感知的產物,即主體感受質在發揮作用的結果。詞作者作為一個主體,具有自我性、主體具有自為特性、能動潛質、審美感知、情感體驗、理性判斷、思維意識、主觀認知等主體性特征,其中主體認知對語言具有映射作用。因而,詞作者作為主體,擇用詞語是認知主體對語言映射和滲透功能的體征。我們還認為,主體感受質,盡管摸不到看不清,既然稱呼其為“質”,則會有“量”,其“量”雖小,卻有分量、力度和深度等標量的維度系。感受質的前提是以情感為基礎的,而體現感受質最重要的載體就是情感,換言之,情感是感受質的標量載體(carrier),情感深度和力度直接影響到感受質。更確切地說,主體感受質是作者造就這些意象的驅動力和內生力,感受質深度和力度的交叉綜合操作推動意象圖式激涌并形成意象鏈。
再次,這些意象的擇用包含著主體強烈的情感印痕。正如爾克所言,我們的內部世界(亦即精神世界)將一種全新的、在外部的真實世界中根本不存在的性質賦予它所接納的一切,也就是給所有的一切涂抹上一
層情感的色彩。正如李恒威所言,情感是感受性的價值所在;所謂情感,就是對我們同其他人的關系做出評價、貫穿于感覺和回憶并賦予每一次經歷以意義的那種東西。詞作者在感受了傷離別的氣氛渲染后經過外在認知語境的誘導,會在心智過程中突然涌現“寒蟬”“長亭”“蘭舟”“暮靄”“酒”“楊柳”等充滿中國文化符號的意象圖式以表達其心中的苦悶壓抑的情愫。
最后,人作為主體對外在事物具有定向選擇的潛力。唐孝威指出,人的主觀感受在其行為和認知中具有選擇與定向的價值。智能體的感覺是為了關注那些對于智能體有意義的或者有可能獲得意義的事物,這一點才是決定性的;如果沒有這種選擇和定向,人的認知活動就是盲目的,甚至是無從開始的。詞作使用意象鏈正是主體定向選擇發揮作用的表現。
由此可鑒,詞作者意象的在線激涌從而成就其主體心智意義構建是作者主體深度感知的產物,是感受質深度和力度發力的結果,正是感受質深度和力度的交叉互動操作推動意向圖式激涌并形成意象鏈,這是《雨霖鈴》意義構建的主導因子。同時,與戀人傷感別的在線語境以及蘊含在作者心中的文化和認知語境是激發促動意義構建的外在誘發因子。
宋詞《雨霖鈴》意義的主體構建是主體感受質在認知語境的外在誘發下促動幾個序列認知主體意象圖式的激涌并形成序列意象圖畫鏈的結果,其中主體感受質是意義構建的主導內因,意象圖式是感知的內核,語境是造就意義構建的外因,內因和外因辯證互動作用成就構建者心智意義的完形整合。
{1}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qualia,accessedon20104/30。
{2} 李恒威、唐孝威(2008)等使用“感受性”,而徐盛桓
(2011)使用“感受質”。
參考文獻:
[1] Lakoff,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s About the Mind[M].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 Langacker,R.W. The Lecture on Cognitive Grammar[M]. Beijing:Fo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3] 爾克·阿爾茨特,伊曼奴爾·比爾梅林.有意識嗎?[M].馬懷琪、陳琦譯.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4] 盧植.認知與語言[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5] 李福印.語義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6] 李恒威,王小潞,唐孝威.表征、感受性和言語思維[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5).
[7] 唐孝威.意識論——意識問題的自然科學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徐盛桓,陳香蘭.感受質與感受意[J].現代外語,2010(4).
[9] 張慶瑞.基于認知語用視域的英漢情感類量詞隱喻翻譯模態不對性探析[J].當代外語研究,2012(6).
基金項目:本文受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五臺山文化的對外傳播”(2013255)和忻州師范學院“英漢量詞系統語義及句法行為的認知研究”(201134)資助
作 者:張慶瑞,文學碩士,忻州師范學院外語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認知語言學。
編 輯: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