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再加上,在這個地方,迎接你的是一場融入當地人文、生活、風俗習慣的深度之旅。讓你裝著的不是相機里的照片,而是美好的念想,讓你心有所依,來過就不想離開,留下就開始平淡生活;能讓你體驗目不暇接的文化時,更像是在接受一次神圣的文化洗禮;大街上穿著民族服飾的女孩們、可愛的小沙彌,他們可能言語不通,卻友善微笑;而且,當你穿梭神秘的熱帶雨林時,充滿了冒險的快樂和探索的樂趣;那里還是珠寶、玉石、紅木的天堂,你可能一夜暴富或是一夜清貧。
那么,答案只有一個,那里是云南瑞麗,一個真實而又美麗的地方。
瑞麗江水平緩,鳳尾竹婀娜多姿,南傳佛教特有的緬式鐘形佛塔、泰式金剛座佛塔隨處可見,千姿百態。你可以遠離都市繁華的喧囂,感受全國罕見的生態園林——勐巴娜西珍奇園;在這里,你可以到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南亞傣王宮建筑風格的勐煥大金塔傾聽內心最真實的自己;在這里,你可以在“中國負氧離子最高的一個天然森林氧吧”——莫里熱帶雨林傾聽森林的合奏曲;在這里,你可以到一寨兩國體會不一樣的風情,坐上秋千,蕩過去是緬甸,蕩回來又是中國;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個美妙的“異域”人生,在邊境小城邊,忘記大城市的喧囂。

天然氧吧--莫里熱帶雨林景區
“莫里”是傣語音譯,意為“美麗的瀑布”。莫里熱帶雨林景區于2006年6月被授予“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莫里三面環山,里面有一塊近10多畝的平地,從大門漫步數十米,便見到一池熱泉,積水盈尺,清澈見底,以手試之,溫度適中。傳聞這是當年野象為佛祖建造的浴池。
溫泉附近有老態龍鐘、盤根錯節的大青樹,其下有座金色的傣式塔亭,內有一塊囤籮石,在它傾斜于地面的巖壁上嵌有一個巨型“足印”,趾掌清晰可辨,這就是在南亞、東南亞佛教界享有盛名的佛腳印。足印長96厘米,前掌寬43厘米,足弓寬33厘米,后跟寬52厘米。信眾涂以金粉,愈發栩栩如生。巖頭燭光點點,香煙繚繞。塔亭后不遠處建有大佛寺,每逢佛教節日,香客絡繹不絕。

從佛腳印向西,過木橋而行,穿過五彩繽紛的三角梅長廊,便進入莽林密布的峽谷。伴著淙淙奔流的山澗西行,成千上萬種熱帶和亞熱帶植物遮天蔽日,你可以把粗實的百年古藤看成秋千或吊床;把寄生樹視為“冷血殺手”;把千年古蕨、萬年古木化石看作厚厚的教科書……山澗在陡峭的地勢中如蛟龍翻騰,又像一群野獸在崢嶸的怪石間亂竄,河床迂回曲折,河水清澈湍急,涌起一朵朵浪花、一堆堆白云,時而平靜,時而喧嘩……形成不少奇險景觀,使人樂而忘憂。難怪人稱“天然大氧吧”。
翡翠與玉石的淘寶圣地
自古以來,瑞麗就是珠寶通道,早有珠寶交易,地名“姐相”傣語的意思就是“寶石街”。而蘊藏有紅藍寶石的南姑河淘寶場,則是目前全國唯一開發為旅游項目的產寶之地,更是聞名暇邇。
目前,瑞麗的五大珠寶園區內共有大小珠寶加工廠800多家,店鋪1000多家,從業人員10000多人。還有長期在瑞麗從事珠寶交易的緬甸、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等國的珠寶商人數千人。瑞麗已成為中國四大珠寶集散地之一。“玉出云南,玉從瑞麗”在行業里已被普遍認同。
瑞麗珠寶交易的品種,也不僅僅是翡翠,而且擴大到各色寶石、瑪瑙、水晶、金銀首飾、優質木雕、硅化石,在此購貨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商家,使市場上的珠寶、玉器流通到港澳臺,輻射到東南亞、韓國、日本、南非及部分西歐國家。

\"一寨兩國\"的邊境奇觀
“一寨兩國”銀井寨距瑞麗市約11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緬邊境71號界碑旁,是典型的“一個寨子兩個國家”的地理奇觀。國境線將一個傣族村寨一分為二,中方一側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的稱芒秀。
寨中的國境線以竹棚、村道、水溝、土埂為界,中國的瓜藤爬到緬甸的竹籬上去結瓜,緬甸的母雞跑到中國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邊境居民們每月數十次地穿越神圣的國境線而渾然不覺。
寨子里的老百姓語言相通、習俗相同,他們同走一條路,共飲一井水,同趕一場集,和睦相處,世代相承,傳為佳話。
瑞麗最美寨子——大等喊天然公園
“大等喊”在傣語中是“大金水塘”或“大金湖”之意。公園種滿了柚子樹、鳳尾竹等。在萬綠叢中,是一座座干欄式的傣家竹樓,被譽為“農村天然公園”,是瑞麗農村最大、最優美的寨子之一。
密林深處有一清乾隆年間修建的奘寺——大等喊奘房,傳說是佛祖傳經布道路過此地住了一夜,信徒為紀念他而建的。奘寺是典型的傣式建筑,三層歇山頂重檐樓臺,左右是兩間重檐頂亭閣,穿斗走欄與亭閣相連,儼然是一座傣族古代宮殿。
《孔雀公主》、《西游記》、《相約鳳尾竹下》等電影都到此取景,人們便把這里戲稱為“孔雀王宮”。
獨樹成林迎賓客
榕樹,在瑞麗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無論山壩間、村寨里、道路旁都有它的影子,要么獨樹成林,要么相連成片。瑞麗世居的傣族、景頗族等民族視榕樹為神樹,只種不砍。
位于瑞麗城東的芒令村獨樹成林,遠看路邊左側是一片綠油油的樹林,仔細觀察一下就可以發現這片樹林實際上只是一棵榕樹。
芒令獨樹成林被眾多影視專家所青睞,如《邊寨烽火》、《孔雀公主》、《帶手銬的旅客》、《西游記》等十多部影視片都在這里拍攝過外景。
迎客榕旁建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傣族樂器——葫蘆絲雕塑,能“吹奏”瑞麗的市歌——《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是游客駐足飽餐秀色之地。

出國只需一步——中緬邊境游
中國云南德宏州的瑞麗市與緬甸接壤,中緬邊境游非常火熱,最主要線路是緬甸木姐、南坎一日游:從姐告國門出境進入緬甸后,參觀珠寶展覽,游木姐名勝金鹿寺、民族花園,觀南坎大佛等。
邊境重鎮木姐是緬甸撣邦西北部的一個地級市,也是緬甸陸地邊境線上最大的城市,是緬對華貿易的最大口岸,也是緬甸近幾十年來發展最快的城市。木姐位于瑞麗江南岸,與中國瑞麗市姐告經濟開發區緊緊相連,中緬街成了中緬兩國共趕的一條街。市內交通方便,緬北公路把它同臘戍、曼德勒、八莫、密支那連接起來,市郊有機場。政府在此設立了國家級口岸。市區內有六條主要街道,商賈云集,商店林業,商場里有來自不少國家和地區的各類商品,是緬北東南亞商品的主要集散地,是商貿旅游的理想天地。木姐背山面水,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有五佛寺、九龍塔、金鹿寺、觀音寺、國家公園等景點,可供旅游觀光,飽覽邊境口岸風采,到此觀光的游人甚多。
緬甸古城南坎位于瑞麗江南岸,與中國瑞麗市弄島鄉隔江相望。從1140年阿龍錫督首建曼坎佛塔后,這里先后修建了不少塔寺,因而佛教文化顯得特別濃郁,有“萬塔之國”的美名。現在保留和新建的塔寺有曼坎佛塔、多奘寺、中心塔寺、曼拉寺、累螄塔、南馬溫泉,都是旅游好去處,特別是塔寺那精巧的建筑藝術、千姿百態的壁畫、栩栩如生的雕塑群,充分展現了緬甸古代輝煌的民族文化。南坎依山傍水,山青水秀,地廣人稀,樹木蔥蘢,綠竹環繞,景色清幽,塔寺相映,顯得古老而神奇,是中緬邊境旅游的重點景區。如今,旅游業已成為南坎的又一大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