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殺熟”怎么辦?如今,打開微博、微信,到處都是新一代的“網絡殺熟”。在這種朋友間買賣里,有人嘗到了甜頭,有人卻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特邀專家 謝麗麗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院心理學教研室教師
網友吐槽
賺朋友的錢你好意思嗎
@阿牛:“朋友圈”里買假貨
之前在商場里看中一雙鞋,標價一千多,我沒舍得買。后來,我在朋友圈里發現公司的一個同事正好在賣這雙鞋,不僅保證正品,售價也才四百多。當時我就想:公司里的同事總不會騙我吧?買了東西還能搞好關系,一舉多得!結果,貨一到手我就后悔了,這種高仿貨在市場上頂多售價一兩百。可是,同事之間也不好翻臉,只得吃了一個啞巴虧,真叫人窩火!
@舒舒:為了賺點小錢卻丟了友情
3個月前我開始用微信做生意,其實就是網上的一個賣家找我幫忙做代銷。據說賣家在廣州和深圳有自己的服裝廠,所賣的服裝就是自己生產的,至于質量、材質什么的我也說不好。剛開始,我就是想利用自己的朋友圈賺點小錢,沒想到當貨品出現問題時,上家都在推脫,結果破壞了朋友之間的感情。
@勇敢的楊:到處都是“殺熟”的小伙伴
朋友圈里每天都被“賣假貨的小伙伴”刷屏,假化妝品、假鞋、假包……本以為微信朋友圈里應該全是認識的人,結果還是被各種賣東西的人刷屏,真是煩死了!一看就知道他們賣的東西是特別劣質的假貨,沒有尺寸、沒有材質、沒有標價,你要想買就得自己詢價。如果跟賣家關系好那就報價低,如果不太熟那就得狠宰……我要看的是朋友每天的生活狀態,而不是你們的柜臺!
殺熟因為心理不設防
“老同學做海外代購,肯定不會騙我。”“大家都是朋友,他推薦的東西肯定沒問題!”……如今,在手機的朋友圈里購物已成為一件時尚的事,但同時也涌現出了不少新一代的“網絡殺熟”。
“殺熟”之所以成功率高,利用的就是朋友之間缺少戒備心理。人們常說“人熟是個寶”“熟人好辦事”,生活中人們對于“外人”“生人”往往都會采取排斥、不信任的態度,對“自己人”“熟人”則容易采取信任、合作的態度。然而,對熟人的信任就像一把雙刃劍,一旦某個熟人被利益沖昏了頭,他們往往會利用“熟人”的身份獲取信任,為對方設下陷阱。
專家提示
防范殺熟,首先要學會自我保護。在網絡世界中一定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時刻提高警惕,這是防止上當受騙最關鍵的一點。
對待所謂的“朋友”“哥們兒”也要擦亮雙眼,不管關系有多瓷,即便是親兄弟也要一手錢一手貨,借款一定要打借條,錢是錢,情是情,兩件事一定要分清楚。最理性的解決辦法是定期靜下心來,好好盤點清理自己的朋友圈子。此外,朋友之間的交往要有界限,一旦摻入了利益,友誼就會變得非常脆弱。
殺熟專騙愛貪小便宜
“殺熟”者之所以能夠屢屢得手,往往還是因為某些人愛小便宜的心理。
不少人眼看著朋友圈里的LV、香奈兒等國際名牌琳瑯滿目,售價卻只有專柜價的十分之一,于是便動了心,相信了“海外親戚代購”“空姐代購”等花言巧語。此外,“殺熟”者往往還會以人格、信譽作擔保,保證正品、包退包換……從心理上贏得對方的信任,進而行騙得手。但是,這類“殺熟”必定是一錘子買賣,雖然暫時得到了利益,卻失去了朋友、壞了名聲,終歸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專家提示
無論是面對網絡上的朋友還是生活中的知己,都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天上不會掉餡餅,莫被眼前小利沖昏頭腦。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以為微信上的人就是絕對可靠的,“熟人”之間一旦牽扯利益,還是留個心眼比較好,謹防上當受騙。
殺熟專打人情面子牌
“殺熟”者除了常利用朋友之間心理不設防的特點以外,還善于打感情牌,抓住“熟人,不好駁面子”的心理引人上鉤。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老同學、老戰友,明明知道對方來者不善、別有所圖,但考慮到面子問題以及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便會勉勉強強、硬著頭皮挨上一刀。甚至還有一些人礙于面子、為了給朋友捧場,主動送上門,結果惹來一肚子氣。殊不知,與陌生人詐騙相比,“殺熟”給人心理帶來的傷害要大得多。如果為了一時的面子放棄了原則,結果只會是錢包吃虧又傷感情。
專家提示
首先要轉變熟人抹不開面子的觀念。有些人做事礙于面子,明明心里不愿意也不好意思拒絕,結果不僅自己受罪,還會影響朋友間的感情。所以,面對“殺熟”一定要斬釘截鐵地拒絕,或者找一些借口讓對方碰軟釘子。雖然可能當時會讓對方感到很不舒服,但這才是真正避免傷感情的做法。
如果對方死纏爛打,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勢頭,或者說“你不夠意思”“忘恩負義”,這樣的人根本就不值得來往,撕破臉皮反而更好。“殺熟”者也很重視時間成本,如果他發現你很難上鉤,那么與其在你身上浪費時間,還不如去尋找下一個目標。
此外,增進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種,金錢是買不來友情和親情的。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朋友之間的情誼要靠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淀,而不是靠買賣。
相關鏈接
微信圈的4種騙局
一、點贊陷阱
“小伙伴快去我的朋友圈點贊,跪謝!”“還差10個贊,大家要給力哦,謝謝!”愛玩微信的朋友可能都會發現,最近微信點“贊”成為許多商家的營銷新手段,但是往往十個活動八個假。
二、感情騙子
“開著豐田漢蘭達越野車,有好幾套門面房,住豪華別墅,叔叔是銀行行長……”一個加你為好友的陌生人原來是個高富帥,相信這可以迷倒萬千待嫁的熟女,但是天上不會無緣無故掉餡餅,說不準這就是個專找有錢美女行騙的偽富豪。
三、騙取愛心
微信朋友圈經常有人發起領養流浪狗的活動,取得愛心人士信任后,利用同情心要求對方付費。遇到此種情況要謹慎處理,雖然奉獻愛心是好事,但是要小心別讓騙子鉆了空子。一定要核實對方真實身份,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及財產安全。
四、網絡傳銷
“我現在在XX市的XX集團上班,待遇很高,你要不要也來看看……”突然有一天,很久不聯系的好友突然加你好友或者給你打電話,以非常優越的條件吸引你去找他,遇到這種情況你就要小心了,或許他已經落入了傳銷組織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