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就是用來玩的!科普就是小朋友們的玩具!讓孩子放下手中的手機、iPad吧,快快加入中科安利隆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這里是北京最大的青少年戶外科普教育基地,集科普、旅游、親子、教育、互動體驗和特訓為一體,必將成為孩子和家長流連忘返的科學樂園。
3個中科院年輕人40年的積淀
3個在中國科學院工作的年輕人,熱愛科學,熱衷科普,喜歡孩子。
他們中有兩人,都有了可愛孩子。
他們堅信,孩子的童年是快樂的,他們拒絕讓孩子周末天天上課,堅持讓孩子周末盡量玩耍,接觸自然,觸摸科學。
他們發現,“周末帶孩子去哪兒”,是很多知識家庭70后80后父母發愁的事情。
他們帶孩子參加了很多大活動,很多不乏冠以大自然、科學的旗號。熱愛科學科普的他們,發現更多的活動只是打著科學和自然的幌子,孩子的科學素養很難提高。
幾年過去了,孩子們在長大,都已經七八歲了。他們無法面對孩子對科學知識的渴求,即使他們本身也是科學工作的宣傳者。
他們一起抱怨,他們一起發牢騷。偶爾,他們也會自己組織朋友間的周末活動。但是,畢竟太有限。
為什么我們不自己做,讓孩子們周末有一個更好的去處?
在中科院工作時間總計超過40年的3個年輕人,決定自己來做這件事情。
科學和科普不能是一個幌子,不能掛科學的羊頭,賣與科學無關的狗肉。他們決定與眾不同。
5-14歲孩子的科學夢想孵化器
“我的理想是長大當一名科學家。”每每聽到孩子們擲地有聲的話,他們都很欣慰。可是孩子們知道科學是什么嗎?
科學是神圣的殿堂,可是在孩子眼里,沒有神圣,沒有什么比玩耍更開心,如果非要物化讓他們能看得見摸的著的話,那就是玩具。科學必須成為一個大玩具,科學殿堂必須變成一個樂園,孩子們才能在玩耍的過程中感受科學的魅力。
世界上多少偉大的科學家,都是因為一件不經意的小事情,從此一生走入了科學殿堂?他們想,中科青少年戶外科普基地就是要讓孩子們感受“不經意”,成為5-14歲孩子科學夢想的孵化器。
為了避免跑偏,他們力邀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動物所、地質所、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所、國家天文臺等科研單位的一些專家作為基地的科學顧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科院院士對他們說:科普就要樂著搞,真正的科學家一輩子都把科學當玩具玩耍。
雖然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也不乏朋友的冷水:“科普是國家的事情,科普怎么可能掙錢。”難道他們就這樣被別人的冷水沖垮嗎?不,有夢想的人是不可能被打倒的!
于是他們決定跟項目最直接的“受益者”面對面進行交流,聽聽他們的看法。他們把他們設想的項目與自己的孩子、與自己孩子的20多個同學和朋友繪聲繪色地描述后,孩子們說:太棒了,我們要!
3個年輕人眼睛亮了,他們選擇了堅持。
科普就要這么玩兒起來
歷時6個月,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爭吵,多少次推倒重來,多少次被孩子們無情地斃掉一些項目,但這都不重要!因為最終成形的24個科普項目、200多個科學游戲漸漸清晰,青少年戶外科普“航母”就要起航。
山洞探秘:這里有國內唯一用于科普探險的山洞,小朋友們鉆進大山近200米的“肚子”里,在“時光隧道”里感受18億年的滄海桑田變化,還能邂逅洞內神秘動物。
仿真考古:這里是明清時期北方少數民族來京進貢必經并停留聽候皇帝召見之地,進貢者在此遺失了一些貢品,如今已經成了小朋友仿真考古的歷史緣起。
探案尋寶:“犯罪分子”將偷盜的珠寶埋藏在一片樹林之中,少年警官團隊利用現代化的探案工具將珠寶和作案工具一一找到……在跌宕起伏的探案尋寶精彩故事中,探尋者臉上一直都滿是好奇,直到最后謎底解開,使得寓教于樂真正成為現實。
飛行中心:紙飛機的幾百種玩法是不是聞所未聞?航空飛行中心遠不止于此,各種手工制作飛行物都能有用武之地,不信就趕緊來飛行中心比試比試吧。
科普果園:單單認識各種果樹有些OUT啦?在有機認證的安利隆山莊,只要季節對頭,一邊認識果樹,一邊隨手采摘入口這才叫拉風。
自然講堂:城市里的花草早已經看膩了吧?基地是北京野花野草野生動物的天堂,在爬野山走步道的路上,科普導師隨時奉上香噴噴的植物、動物和地質知識的盛宴。
拋石斗獸:奧特曼斗怪獸,只能過過眼癮,小朋友在基地可以親手體驗一下自己操作,使用神秘工具,共同消滅“怪獸”。
帳篷營地:出來玩耍住賓館吃食堂,忒沒新意了吧?住就住在野外帳篷營地,吃就自己動手埋鍋做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見鬼去吧。
隱身觀鳥:一只啄木鳥能堅持1個月在一棵樹上啄個不停,貌似厲害的烏鴉偏偏讓貌似溫柔的喜鵲殺害……如果足夠幸運,充滿野趣的基地每天都有意外的“鳥兒事”發生。
此外,大型環保作坊、“科技100”實驗室、科普氣象站、昆蟲觀察所、微型水力發電站、天文科普廣場、野性城市科普電影廣場、清涼水戰場、快樂摸魚池、遠古海洋地質游課堂……24個科普項目,200多個科學游戲,更多精彩項目和游戲正在研發更新之中……
怎么樣,對這些項目還滿意嗎?如果不滿意,意見盡管提,畢竟是原創項目,一些設施設備很難一步到位,他們期待的就是你們“多找茬”。
科普是件快樂的事兒,在游戲中學到的東西最容易留在記憶的最深處。熱愛自然的孩兒他爸、孩兒他媽,中科安利隆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你們來體驗哦!
本刊記者 王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