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業謀求全渠道轉型
面對互聯網浪潮的沖擊,房租、人工等費用的持續上漲以及經營管理體制的制約等不利因素,百貨公司業績慘淡。正是在這種困境下,百貨業開始了包括門店購物中心化、調整經營業態、O2O觸網、拓展上下游產業鏈等多方面的全渠道轉型。
傳統零售轉戰社區
隨著核心商圈物業稀缺程度越來越高,傳統零售商新店擴張的主戰場開始從繁華商圈向居民區轉移,以社區為核心的便利商業逐漸進入發展黃金期。相對百貨、購物中心等業態“大塊頭”而言,各大超市已“瘦身成功”,憑借小而精的社區店模式進一步拓展市場。
超市加快布局三四線城市
據媒體報道,與大型城市綜合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一二線城市不同的是,超市品牌卻走出了截然相反的路子——紛紛將目光轉向了三四線城市,并加快開店的步伐。
國美進軍黃金零售業
國美日前正式宣布進軍黃金零售業務,首期拋出10億元謀劃以低價策略全面挑戰傳統金店。近十年來,國美曾多次邁出多元化的腳步,但是最后多是曇花一現,而此番涉足黃金業,更是招來內部和外界的擔憂,已是競爭紅海的黃金零售市場能否容得下國美,仍是個疑問。
支付寶攜手華地進軍百貨業
近日,支付寶宣布,將與華地國際攜手,在華地旗下各百貨店使用支付寶錢包“當面付”,可以享受支付寶的立減優惠,最高可享60元的減免活動。
北京購物中心積極轉型
電商沖擊和消費者行為模式的轉變,持續向傳統購物中心和百貨發起挑戰,包括王府井、翠微、華潤等大型零售巨頭都在探索出路。近期,北京多家購物中心紛紛采取“品牌換血”、業態調整、聯合電商等方式謀求升級轉型。
社區商業“選址”變“搶址”
現代成功連鎖企業選址思維已經從傳統的“選址”過渡到“搶址”。所謂“搶址”是指在城市優質的店址處于相對稀缺的條件下,企業要想獲到好的店鋪位置,必須得主動提前對城市進行全面布點分析,把優質的店址納入自己的監控范圍之內,隨時觀察,找準時機進入。
新世界百貨叫停二維碼支付
鑒于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目前新世界百貨(指香港新世界)暫停新推其“微樂付卡”,其他一些業者則處于觀望狀態。業界認為,暫停二維碼支付僅是表面,零售商與在線商的深度金融產品在未來合作前景不明才是關鍵。
華潤創業去年營業額1464億港幣
華潤創業3月20日公布2013年財報顯示,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額1464.1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6.0%,但凈利潤同比下跌51.6%,為19.08億港元。其中,零售業務2013年的營業額為951.74億港元,較2012年增加14.0%。
鄭州今年將有54家三環內批發市場外遷
根據鄭州市市場外遷工作部署,今年將有包括火車站商圈的20余家服裝市場、金水區科技類市場、黃河食品城、中原區紡織類市場、鄭東新區商都路建材類市場和管城區南三環汽配貿易類市場等54家市場外遷。
品牌集合店漸入公眾視線
品牌集合店這種在國內較新的業態開始逐漸走入公眾的視線,成為各購物中心青睞的招商對象。有關機構預測,未來購物中心可能會逐漸演變成“集合店+專賣店+配套”三足鼎立的格局。集合店在其中的占比應該是40%,將會在我國購物中心的升級中扮演重要角色。
萬達百貨高管現走馬燈式輪換
日前,孫靖寰被萬達集團免去萬達百貨總經理職務,而這距他2013年4月出任總經理還不到一年。從高層人士變動到組織架構調整,釋放出萬達百貨轉型的強烈信號。而王健林在2014年2月份接受媒體采訪時,更是發出“萬達百貨不改革會死”的感慨。
永輝超市成為中百集團第三大股東
3月1日,中百集團對外發布公告稱,永輝超市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截z至目前持股比例已達到10%。這意味著,從去年11月開始,在短短四個月時間,通過在二級市場的頻繁買入,永輝超市已一躍成為中百集團第三大股東。
屈臣氏今年暫不上市
一直都在計劃兩地上市的屈臣氏3月21日突然發生巨變,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宣布以440億港元的價格購買屈臣氏24.95%的股份。李嘉誠在記者會上稱,“屈臣氏今年不太可能上市了”,而和黃與淡馬錫都同意,會積極探討在2至3年內把屈臣氏集團在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做第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