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抽查制度是《產品質量法》明確規定政府對產品質量監督檢查的一項重要制度,是質檢系統依法履職的一項重要手段。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專題研究深化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制度改革的有關工作,明確圍繞“五個突出”增強監督抽查制度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一是要突出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和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督。突出抽查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重要安全項目,使全年抽查消費品的種類、企業和批次占國抽總量的50%以上;關注商品銷售新業態,擴展抽查領域,加強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組織在電子商務集中地區開展調研,研究典型經驗,拿出好的監管方式在全國推廣。
二是要突出質量評價特別是發現質量問題的功能。借鑒環保、能效等已經納入國民經濟統計指標的做法,將持續跟蹤抽查與隨機抽查有機結合起來,把國家監督抽查與地方監督抽查的數據運用好,使監督抽查合格率成為納入國民經濟統計序列的權威的質量評價指標。
三是要突出系統聯動作用。改革完善國家監督抽查制度,強化地方監督抽查統籌管理,使監督抽查成為聯接系統上下、部門內外的重要手段。通過監督抽查,加強行政部門與技術機構的合作,加強各業務間以及各部門間監管手段的聯動,強化質量監督整體合力。
四是要突出質量社會共治。通過監督抽查強化與各相關部門、地方政府、行業組織、技術機構和社會公眾的互動,推動信息共享,回應人民群眾的質量關切,發揮市場倒逼機制和社會監督機制作用。
五是要突出責任追溯和后處理。充分運用好抽查結果,加大抽查后處理工作力度,對抽查不合格產品及企業依法層層追溯、處理到位,對存在典型問題的產品、企業、行業進行深度曝光。綜合運用各項質量監督手段,督促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完善監督抽查閉環管理。同時,要按照中央簡政放權的改革要求,不斷完善國家監督抽查制度的權力運行監督制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