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Auto
發布者:谷歌
發布時間:2014年6月,谷歌I/O開發者大會。
主要功能:集成了谷歌語音、谷歌搜索、谷歌音樂等系列服務,同時支持在線流媒體、音樂播放及運動等第三方應用。
gt;gt;gt; 廠商同盟:
2014年1月,谷歌和奧迪、本田、現代、通用汽車等車企,及芯片廠商英偉達組建了開放汽車聯盟(Open Automotive Alliance,簡稱OAA)。在6月的谷歌I/O開發者會議上,奧迪、通用汽車、本田、現代和沃爾沃公布了在產品中整合Android Auto的計劃。7月1日,LG公司發表聲明稱加入谷歌發起的開放汽車聯盟。
目前OAA聯盟已擴大至40多家企業,包括沃爾沃、大眾、歐寶、斯柯達、克萊斯勒、歐寶、雪佛蘭、英菲尼迪、賓利、現代、日產、鈴木、奧迪、本田、三菱、斯巴魯、福特、馬自達、菲亞特、瑪莎拉蒂、西雅特、路特斯、起亞、道奇和雷諾等車企,三星、LG、英偉達和德爾福等供應商和IT企業也在名單之列。
CarPlay
發布者:蘋果
發布時間: 在 2013 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公布了“iOS in the Car”項目。今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上,蘋果正式發布更名為“CarPlay”的車載系統。
主要功能:提供傳統車載信息系統和蘋果iOS設備的連接服務,可播放音樂、打電話、查看聯系人、地圖和收發短信等。支持第三方應用,但需面對嚴格的認證機制。此外,CarPlay僅支持擁有閃電接口的最新版iPhone手機(iPhone5S、iPhone 5C和iPhone5)。
gt;gt;gt; 廠商同盟:
奔馳、法拉利和沃爾沃是首批支持CarPlay的三家公司,其他品牌還包括寶馬、豐田、通用汽車、本田、現代、捷豹路虎、起亞、三菱、日產、標致、斯巴魯、鈴木、福特、阿巴斯、阿爾法·羅密歐、奧迪、克萊斯勒、道奇、菲亞特、馬自達等。截至目前,共有29家汽車廠商與蘋果CarPlay達成合作意向。
另據市場調研機構 ABI Research發布報告稱,由于 iPhone較受歡迎,未來5年至少有2400萬車輛支持CarPlay。
僅支持Android Auto的汽車廠商:阿庫拉、賓利、英菲尼迪、瑪莎拉蒂、雷諾、斯柯達、大眾
僅支持CarPlay的汽車品牌商:寶馬、雪鐵龍、法拉利、捷豹路虎、梅賽德斯-奔馳、標致、豐田
同時支持
Android Auto和CarPlay的品牌商:阿巴斯、阿爾法·羅密歐、雪佛萊、克萊斯勒、道奇、菲亞特、福特、本田、現代、奧迪、起亞、馬自達、日產、斯巴魯、鈴木、沃爾沃
Windows in the Car
發布者:微軟
在2014年4月舉行的Build開發者大會上,微軟公布了最新的8.1PC操作系統,同時宣布將以8.1系統為基礎開發Windows in the Car。該網絡允許用戶將Windows Phone手機界面內容直接投射至車載顯示屏上,操作方法與蘋果的Carplay類似。此外,微軟在Build上最新發布的語音助手Cortana也將與車載系統進行整合。
Sensus
發布者:沃爾沃
2014年7月,沃爾沃在中國正式發布Sensus子品牌及相應的智能車載交互系統。該系統從駕駛員行車安全角度出發,以簡化操作界面為目的,最終達到可完整操控包括移動互聯(Connect)、服務(Service)、娛樂(Entertain)、導航(Navi)、便捷控制(Control)在內的五大車載互聯功能。
iDrive
發布者:寶馬
2001年寶馬推出第一代iDrive車載電子系統,2008年進行性能提升,如今iDrive已更新至第三代(又稱iDriveIII)。該系統擁有200G大存儲容量的車載硬盤,除存儲3D導航地圖文件外,其中20G還可被用于音樂存儲。
Project Mobii
發布者:福特、英特爾
Project Mobii項目的技術應用名為Mobile Interior Imaging,由福特和英特爾公司聯合開發,目前還處于試驗階段。該項目旨在讓車主通過手機App遠程監測車內情況,具備人臉識別和防盜等功能。此外,乘客還可通過采用現有車輛傳感器的數據來提升駕駛體驗。
HERE Auto
發布者:諾基亞
2013年8月,諾基亞宣布推出全球首個基于云端的移動互聯網駕車解決方案HERE Auto。該方案主要包含三個部分:嵌入式車載導航服務Here Auto、云端數據服務Here Auto Cloud,以及與此相匹配的手機應用Here Auto Companion。
Applink
發布者:福特
AppLink是福特SYNC系統中的一個應用程序,于2010年面世,可實現SYNC車載信息系統與手機App的互聯。2007年,福特與微軟合作啟動了SYNC項目,專為手機和數字媒體播放器配備福特車載多媒體通訊娛樂系統。
車聯網現狀與前景
行業現狀:
缺乏統一標準、產品同質化嚴重。在民用車市場,車聯網產品的激活率普遍偏低,用戶規模較小,廠商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主要盈利方式:
定期付費、推送廣告及定位合作商戶等。
行業前景:
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與市場調研公司SBD聯合發布的報告預測,至2018年全球車聯網市場規模將增至390億歐元。另據德國電信戰略車聯網高級副總裁赫斯特·萊昂伯格(Horst Leonberger)預測,2017年20%至30%的汽車會實現互聯互通,到2022年,所有的車輛都將被納入車聯網。就中國市場而言,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分析師認為,未來五年國內車聯網市場規模將逼近2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