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邊站,反傾銷調查。“337調查”或成為中國公司新的恐慌之源。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當地時間6月27日宣布,對多國企業在美銷售的部分集成電路設備及相關產品發起“337調查”。所涉企業包括聯想集團、聯發科、宏碁、冠捷和華碩電腦等中國公司,還有日本東芝、夏普等企業。這次調查是由美國的半導體廠飛思卡爾(Freescale)所發起,該廠宣稱旗下專利遭受侵犯。
“337法案”因其最早見于《1930年美國關稅法》第337條而得名,主要用來反對進口貿易中的不公平競爭行為,特別是保護美國知識產權人的權益不受涉嫌侵權進口產品的侵害。
由于申請門檻低而制裁措施嚴厲,應訴時間短且訴訟費用高,“337調查”已成為阻礙中國企業對美出口的主要障礙。“美國337條款并非專門針對中國,而是美國針對外國產品的一套抵御機制。如果侵害了美國知識產權,外國公司產品將禁止進入美國市場。但中國連續多年成為遭遇337條款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李順德告訴《環球企業家》。有統計稱,2013年USITC共對中國公司完成了72個案件的調查,為歷史最高。
事實上,“337調查”是美國打壓外國產品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僅在今年USITC就已經發起17項調查,而該調查影響遠高于反傾銷調查。“如果USITC應調查申請人要求裁決發布無限驅逐令,所有涉案產品的對美出口都將會被禁止,進而影響整個行業。”李順德說。而涉案企業若要擺脫“337調查”,最快的方法就是支付原告企業專利費用,雙方達成和解,但缺點則是會提高制造成本。
根據美方程序規定,“337調查”推進速度極快。在收到申訴書的30天之內委員會將決定是否立案調查。立案后20天內答辯方就必須提交對申訴書的答辯。行政法法官通常會在調查案后的6個月內安排聽證會。在調查立案后的9到12個月內,行政法法官將會作出初步裁決。在其后45天內,委員會將采納、修改或通過初步裁決,以作為委員會的最終裁決。
“如此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使得對調查進行抗辯變得十分昂貴,無論是從答辯方的法律費用角度還是對于繁忙的銷售和產品開發管理人員的時間占用角度而言都是如此。”李順德表示。通常,對“337調查”進行抗辯的費用都會超過100萬美元,企業為此將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些都成為近年來中國企業應訴的極高門檻。中國出口企業對于陣勢浩大的國際官司并不熟悉,不知如何應對,因此大多采取回避態度。
“中國對外貿易中很少有企業能夠主動地注意知識產權問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相對淡薄。”法國VIDON知識產權集團專利代理人王再芊對《環球企業家》說。目前,國內的企業更多關注的是生產和營銷,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產品成本。而對知識產權是否侵犯別人,或者自己的研發成果是否應該得到保護的問題卻考慮甚少。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興)是少數具備對抗“337調查”經驗的中國企業。今年6月,就美國專利運營公司InterDigital訴中興專利侵權一案,USITC法官作出初步裁決,中興不侵犯其涉案的三件專利。
2013年6月28日,USITC初步裁定中興等企業沒有違反337條款,不侵犯InterDigital起訴中的6項專利權,剩余1項則被認定為專利無效。資料顯示,InterDigital是美國一家專利經營公司,擁有近20000件專利(或專利申請),宣稱在無線通訊領域擁有多項2G、3G和4G標準專利。此前的專利訴訟中也多次將矛頭指向中國企業。
“一個產品可能牽扯到很多方面的專利,專利組合的費用將會很高。”王再芊舉例,一個手機可能涉及上千項專利。只有具備足夠經濟實力的大公司才能玩得起專利游戲。他告誡說,小公司進入某一國家市場前,需要對所在國競爭對手專利進行研究、準備和風險評估,防止成為被告。
中興的確在專利方面投入巨大。近5年,其研發投入超過400億元。截至2013年底,公司共有超過5.2萬件專利資產,其中已授權專利超過1.6萬件。中興副總裁、首席法務官郭小明表示:“相較強硬的無休止的訴訟對抗,我們更歡迎以更理性的友好協商方式解決目前的專利爭議。但對于濫用專利訴訟權的行為,我們將堅決通過合法形式予以反擊,維護公司及客戶的利益。”
贏得中國首例軟件產品“337調查”勝訴案的觸寶科技CEO王佳梁曾向《環球企業家》回憶:“觸寶賺到第一個100萬元就花費了40萬元申請專利。”高昂的專利申請費令很多公司畏懼。“尤其是國際專利,光一項專利的撰寫費就達到10多萬元,申請美國專利需要花10萬元、歐洲專利花20萬元、日本專利10萬元。”王佳梁說。
中國臺灣公司HTC就沒有這么好的運氣了。HTC董事長王雪紅曾經向《環球企業家》感慨:“中國若無核心技術,將永遠被歐美公司阻擋在外。”HTC正是2011年在與蘋果的專利戰中糾纏不休,產品被禁止在歐美銷售,全球市場份額明顯下降、股價大跌而導致元氣大傷。成為公司轉折點。
不過,此次“337調查”名單中的聯想似乎早有準備。今年1月,其對摩托羅拉的29億美元收購中,包含2000余項專利。這是聯想為進軍北美市場購買門票,也是抵御類似“337調查”的重要法寶。盡管如此,面對來勢洶洶的“337調查”,中國公司需要做的事情依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