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仲秋來臨,特別是九月九日重陽節之際,無論你走到哪里,或是山丘上,或是田野里,或是樹林間,或是公園中,隨處可見一種淡淡的小花,淡紫色的、白色的、淡黃色,在那矮小的枝干上星星點燈似的照亮了秋天的大地?;ǘ潆m少,絕不搶占你的視野;花色雖淡,各色間的協調閃爍絕不會刺痛你的眼睛,“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但也正是它容奇于灰暗的秋,靜吐芬芳不爭艷,品如君子內生稚,它用纖細的生命將平凡一縷縷挑亮,將蕭瑟化為永恒的美麗。
這種平凡無奇的小花就是我們人人所喜聞樂見而敬佩的四大君子之一——山菊花。
山菊花,又名野菊花、野黃菊花、苦薏、甘菊花,其莖葉一年四季常綠,花期9—11月。
不知為什么,外出之時無論到哪里,也不管干什么,只要有機會也總愛看那黃色的小花,盡管季節不到也明知不是心目中的山菊花……
每當看到這平凡的山菊花,就想起了父母,想到了“感恩”。
父母者,人之本也。在他們的辛苦精心的呵護下,你從童年長成了青年,也告別了花季、度過了雨季。這種歲月值得時時回味,值得用一生來感激!人們就是為了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才有了“母親節”和“父親節”。
但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遺憾。
我退離工作崗位以后,經常在廣場上和一些書法愛好者在一起用自制水筆練字,也經??吹接形焕先思以趶V場周圍撿撿垃圾。
她年過七旬,看起來駝背不輕,如果光憑退休金,她在這個小城市中生活水平不低,但老人每天還要佝僂著腰撿拾著垃圾,積攢后再賣到廢品收購站,這樣一分錢一分錢地積攢下來。為何如此?她家中有一個啃老的兒子,她為了兒子的將來而不知疲憊地勞累著?,F在這個人不見了,不知她的結局如何。
在我們記憶的盒子里,知道感恩的人始終保存著父母那送別時不愿離去的身影,那雙歷經歲月雕刻的手,那些平靜的囑咐和叮嚀,那期盼成功歸來的目光。所以,年輕時能不好好對待我們的父母,要等老去嗎?
但是,多少人只是忙著成家立業,忙著奔波工作,事業小有成者也能毫不吝嗇地用金錢和父母需要之物表示感恩并以彌補親情,可那是不是父母真正想要的方式呢?
而在當前那些啃老族們(如撿垃圾的老母親之子)對這些卻是熟視無睹,在他們的記憶盒子里有什么呢?沒有小時在父母辛苦養育下的成長,長大后就連最起碼的個人奮斗、成家立業也沒有完全做到,更不用說是感恩了。
而山菊花呢?山菊知真意,感恩枯入懷。她在成長的每一刻都深情地凝望著她的母親——大地。她懂得母親需要的是守候與陪伴,需要的是茁壯成長,不畏嚴寒,傲霜開放,而不是多么耀眼的光環。它們既不啃老又不怨老,長大后更是以自身的柔剛之軀為母親遮擋著深秋的風霜,直到枯萎化為香土融入母親的懷抱。
每當看到這平凡的山菊花,總要讓我思索很久。智者無言,卻用行動傳教著人生哲理。
不希望人生有多少轟轟烈烈,但愿心有一份寧靜,不希望命運安排多么璀璨,只愿身邊有一份詳和。善良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東西,和諧是世間溫馨的風景。如果,人人都做一株山菊花,那人際關系會更加和諧,世界會更加美好,一如山菊花開遍江山。這正是:
開心快樂過流年,滄海桑田任變遷。
霧里云中編綺夢,大地隨處弄清弦。
一點靈犀除寂寞,隨風起舞到藍天。
待到群花爛漫時,莫忘山菊俏宇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