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對領導干部的歷史學習高度重視,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加強歷史學習。在此背景下,鄉鎮領導干部的歷史學習狀況如何?原因又是什么?怎樣推動領導干部的歷史學習?本文就此調研結果加以闡釋。
【關鍵詞】鄉鎮領導干部歷史學習狀況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8-0199-01
習近平同志始終重視領導干部的歷史學習。早在2011年中央黨校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他就做了《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的講話。2013年6月25日,習近平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當下鄉鎮這一級領導干部歷史學習狀況如何?原因是什么?如何推進鄉鎮領導干部的歷史學習?通過調研,本文就這三方面情況加以闡釋。
一 鄉鎮領導干部歷史學習現狀
1.缺乏主動性,不重視歷史學習
相當一部分鄉鎮領導干部存在輕視歷史學習的思想,對歷史學習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有的領導干部雖然也認為學習歷史有一定的必要性,但認為歷史的學習是軟任務,有時間就學,沒時間可以不學,歷史的學習不能妨礙硬任務的落實,不能妨礙經濟工作和其他業務性工作。還有的領導干部認為自己平時培訓不少,報刊文件看得也很多,已經很有理論功底了,沒必要學習歷史。
2.缺乏針對性,不能聯系實際
習近平在《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的講話中指出:“本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學態度,結合領導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實際,或吸取應用,或作為借鑒,或引為警戒,這對于提高我們的思想政治水平、改進我們的工作,是會大有助益的?!钡F實中,一些鄉鎮領導干部在歷史學習中卻存在針對性不強,脫離工作實際的問題,缺乏用歷史學習指導具體工作的能力。
3.缺乏科學性,沒有正確態度
在歷史的學習中,個別領導干部考慮的不是如何用所學的歷史經驗教訓更好地開展工作,提升自我修養,塑造高尚品格,而是耍權謀、玩心機、以升官發財為目的,看一些如《厚黑學》《老狐貍經》《中國古代風水術》等,偏離了學史的正確方向和正確態度。
二 存在上述現狀的原因
1.歷史學習與干部考核提拔無關
從干部任用制度來看,在考核一個擬提拔干部時,組織部會到擬提拔干部單位進行業務能力考核,會向紀檢部門了解干部的廉潔從政情況,可從來不會向宣傳部門了解干部的歷史學習情況。在這種考核體制下,盡管中央一再強調學習歷史的重要性,也很難引起領導干部的重視。
2.歷史學習制度沒有建立
到目前為止,推動歷史學習的制度還沒有建立。領導干部歷史的學習還處于自發狀態,全憑領導干部自身對歷史的愛好或特別需要而學習,即沒有上級的安排部署,也沒有組織部門的考核要求。
3.歷史學習意義認識不足
許多鄉鎮領導干部對歷史學習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歷史學習對加強干部修養、拓寬領導思路、提高領導認知的重要作用。始終認為歷史只是塵封中的記憶,是墨紙堆里埋藏的故事。
三 推進鄉鎮領導干部歷史學習的舉措
1.提高認識,增強學史自覺性
習近平在《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的講話中強調:“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所處的崗位職責不同,對中國歷史的學習會有不同的具體需求,但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鑒今的道理都應懂得,都應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自覺地學習歷史。”這就提出了領導干部要增強學史自覺性的新要求。而要增強自覺性,首先必須提高認識,因為認識是行動的先導。要通過教育、引導,增強領導干部對學習歷史重大意義的認識。
2.適應需求,增強學史實效性
學史是為了指導工作,解決問題,所以要有實效性。這就要求在學史的過程中,緊密聯系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選取歷史節點和歷史事件,對其進行學習、分析、總結,找出規律性的東西,發現其本質屬性,從而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思路和方法。這樣,結合實際需要去學習歷史,歷史學習的實效性就得以充分體現。
3.建立機制,增強學史規范性
要充分發揮歷史在咨政育人方面的作用,就必須建立領導干部學習歷史的長效機制,用制度來規范領導干部的歷史學習。
第一,組織部聯合宣傳部,共同對領導干部的歷史學習做出規范,由宣傳部部署領導干部歷史學習的內容、要求、標準并做出評價,之后,評價結果移交給組織部,作為考核領導干部的一項指標。
第二,黨校要開設歷史課程,對集中學習半個月以上的班次開設歷史課,尤其是黨史課。
第三,舉辦領導干部歷史學習專題講座。每年舉辦一期領導干部學習歷史專題講座,聘請縣內外的有關專家進行專題輔導。由組織部牽頭,聯合縣史治辦,設定歷史專題輔導內容和聘請專家。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N].學習時報,2011.9.5
[2]習近平.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來,交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答卷[N].重慶日報,2013.6.27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