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加強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就業指導已成為我國高校的統一認識,建設高校就業指導師資隊伍是當前高校工作的重點,然而就當前情況來講,我國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力度不足,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就業指導工作的快速發展。在宏觀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難逐漸凸顯,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加強高校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具有積極意義。本文在闡述加強大學生就業師資隊伍建設的意義與剖析就業指導師資現狀的同時,提出了加強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師資隊伍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9-0042-02
隨著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大,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問題已經在我國各大高校范圍內達成共識,高校就業教師隊伍建設對推動大學生就業具有積極的意義。然而,就當前情況來看,我國高校對就業指導老師隊伍的建設力度明顯缺乏后勁,這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開展。
一 大學生就業指導師資現狀
1.大學生就業師資隊伍初步形成
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師資隊伍趨于穩定,而師資隊伍結構日益合理,學歷層次有了明顯提高,不斷拓展專業方向,而大學生就業指導的主要工作對象即從畢業大學生延伸到各年級同學,建立全過程職業指導模式,而整體指導內容從開設就業培訓講座、擇業技巧、推薦就業崗位、畢業生工作派遣等發展到職業生涯指導、大學生涯規劃、職業培訓咨詢、就業市場開拓等,從無證上崗發展至崗位在職技能培訓,總之,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師資的職業化、專業化隊伍正逐步形成。
2.大學生就業指導師資隊伍有待完善
第一,指導隊伍穩定性需要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隊伍主要涵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人員以及院系學生工作相關人員,然而受到人事編制的限制,就業指導部門專職人員的數量比例比較有限,院系學生管理人員大多是輔導員,對學生將來的就業發揮指導作用,然而輔導員隊伍則出現較大的不穩定性與臨時性,從而影響了就業指導整個師資團隊的穩定性。
第二,專業指導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在學校層面負責就業指導工作的教師主要是輔導員以及行政部門的轉崗與輪崗人員,在院系的工作層面上,學生工作指導團隊往往是結合院系專業特點來設立的,沒有真正考慮就業指導工作情況,因此院系基本缺少從事專門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師資團隊,無論從院系還是學校層面來講,就業指導師資隊伍缺乏專業性特點,主要表現在:(1)師資的非專業性;(2)知識脈絡的非專業性;(3)工作技巧的非專業性。
第三,職業指導模式有待于轉化,就業指導屬于較為特殊的指導工作,大學生目前處于求職的起步階段,對職業生涯充滿向往與期待,這就需要專業老師進行專業指導,而目前就業指導模式仍停留在具體的就業服務工作層面上,缺少全程性、整體性、個性化的職業服務,從職業工作發展來看,該指導模式有待進一步優化。
二 大學生就業師資隊伍建設的結構性與層次性
畢業生的順利就業是高校發展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業工作是高校反映教學成果的全局工作,具有結構性特點,而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師資隊伍是這項全局性工作的主力軍,大學生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從宏觀上來看具有整體性與系統性,而從操作上來講具有層次性與結構性特點。
1.整體性與系統性
在高校工作中,教育、招生、就業是完整的系統性工程,所有機構與工作都是圍繞著該工作體系進行布局的,因此忽視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合理的,筆者認為,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各所高校教育相關部門的共同責任,包括學生管理部門、就業指導部門、教學研究部門、專業教學機構等,因此高校的就業指導部門以及師資力量具有整體性與系統性,應加強部門間的互相配合。
2.結構性
第一,專業結構特性,主要強調在高校就業指導團隊中教師的專業背景情況,因為高校的就業指導隊伍本身具有綜合性,所以教師的學科背景盡可能包括各專業學科,使其能為學生創建較為專業的就業指導平臺。
第二,知識結構,主要強調指導教師自身所掌握的知識脈絡情況,因為高校就業教育對教師的知識儲備要求較高,主要表現在能夠熟練運用心理學、教育學、法學、建筑學、工商管理學、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學以及職業勞動學等專業學科知識,充分展露職業現象,表述職業行為,這些專業知識主要以就業理論為基礎,同時還要求教師能夠掌握政策知識,就業指導具有政策性,而就業指導老師要具備良好的政策理解能力,掌握政策發展與變化,了解有關就業的現實政策要求,以便給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培訓指導。
第三,組織結構,主要強調學校就業指導部門設置以及人員配備情況,其中就業指導機構應按照學校的專業特色、學生專業工作特點來設置工作機構,而設置機構方式應按照全校整體就業工作的主要職能進行劃分,包括信息機構、咨詢機構、市場開拓機構、就業派遣機構、就業心理咨詢機構及日常管理機構,同時也可按照學校專業設置情況,結合實際專業特色進行劃分,如建筑學服務就業機構、醫學服務就業機構、師范服務就業機構等,所以高校還要加強制度體系建設,突出就業指導師資團隊建設的實效性。
三 完善大學生就業師資團隊建設機制
1.聘任機制
高校應該實施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師聘任機制,采取一系列措施實施專業化準入機制,組織一個穩定的就業指導師資團隊,其措施主要包括:(1)從已有的就業指導部門工作人員、學生工作人員與政治輔導員中挑選擁有豐富的就業指導經驗的指導教師,并形成有志于從事就業指導的骨干團隊。(2)從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等專業中聘任教師從事就業指導的應用與研究工作。(3)招聘一批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以及社會學等專業高層次人才,加強專業培訓進而從事專職就業指導工作,包括根據上述專業結構要求,實施就業指導教師聘任機制。(4)明確崗位設置與職責要求,明確就業指導教師崗位的具體職責,明確其職業生涯的職業咨詢、規劃教育以及就業健康心理咨詢等職責任務要求。
2.培訓機制
在美國,所有學校的職業指導員都需要開展職業指導的專業培訓,這種專業培訓往往決定職業指導培訓、咨詢的質量,細化培訓標準,只有滿足標準要求才能開展學生就業指導活動。
在我國,面向高校學生就業指導人員的培訓與培養體制已逐步實行,但還未完全建立專業化標準,筆者認為,這支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師資隊伍穩定建設完全是有必要的,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是實現就業指導專業化的必然要求。加強崗前培訓,就業指導工作具有專業性較強的特點,在上崗之前引導受聘人員接受嚴格的崗前培訓,而培訓內容涉及職業咨詢技巧、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政策與形勢分析、大學生就業心理特點、所處學校就業工作特點與要求等,這就有利于受聘人員能夠快速進入就業指導工作,及早發揮就業指導教師的作用。
3.科研機制
高校就業指導師資隊伍應建立科學研究體系,大學生就業指導具有政策性,科研機制能夠有效地將政策轉化為學生的專業就業行動,將學生就業與政策的職業需求密切結合,開展職業生涯科學規劃,進行有效專業咨詢,積極探索科學的就業指導模式均是重大的科研與教學課題。(1)高校科研體系應積極關注高校學生的就業問題探究,設置科研專項任務,并為就業問題探究提供經費資助。(2)高校就業指導教師應強化科研意識與責任,在實踐中探究科研課題,積極組織力量攻克就業工作中的問題,在政策與實踐中探索適合學生實際的就業指導教學與實踐措施。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現階段應當建立大學生就業指導師資體系,而這不能單靠學校努力,還需要上級教育部門與企業加大政策與資金支持力度,大力加強高校就業指導師資團隊建設,以保證學校人才隊伍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減輕目前嚴峻的就業壓力,為國家與社會培養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楊蘭生.對高校就業指導師資隊伍的內涵建設的思考[J].出國與就業:就業教育,2010(18):15~16
[2]劉宏波.淺談高校就業指導師資隊伍人力資源管理[J].科技信息,2009(18):366~367
[3]劉璽明、葉凱、趙勁.促進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師資“專職化”的路徑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1):82~82
[4]陳敏.中美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專業化比較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06(5):81~82、8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