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教育及高職班主任工作出現了新的變化,對高職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職班主任要轉變觀念、準確定位、珍愛學生、科學引導。
【關鍵詞】高職班主任情感教育工作隨想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9-0047-02
仿佛一眨眼的工夫,我已從事職教班主任工作近十年,這十年來,我與學生朝夕相處,在執著的腳步中收獲了滿滿的幸福。
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教育及高職班主任工作出現新變化的同時,對高職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職班主任要轉變觀念、準確定位、珍愛學生、科學引導。因為高職生是不同于一般大學生的特殊群體,他們對自己的“大學生”身份并不認同,再加上學習成績、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原因,高職生呈現出“成熟與幼稚并存,穩定與波動交織”的特點。
一 迷茫
自2002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國家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入,職業教育的地位也明顯提高,然而作為一名職教教師,我卻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
走進教室,看到這樣的畫面:教師在講臺上熱情洋溢地講課,臺下學生們卻各忙各的——交頭接耳、玩手機、吃東西、睡覺、專心致志地繡十字繡、織圍巾手套,有些學生桌面上空空如也,也有一部分學生在聽課,其中多數卻也是目光游離??吹饺绱水嬅?,不知你會作何感想?認為他們是一群不學無術、胸無大志的懵懂少年,也許太過草率,有時親眼看到的東西也遠非事實真相。走近他們,走進他們的心靈、生活,平等地與他們進行朋友式的交流,此時呈現在你面前的應該是另一幅美麗的畫卷。
二 愛
教育首先需要愛的態度,愛的最高境界就是心里時刻裝著學生,并且身體力行,將愛融于實際行動中。
高職學生個性千差萬別,存在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再加上強烈的自尊心和面子問題,給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了挑戰。要想班級管理工作從一開始就步入正軌,必須第一時間掌握班內情況,從源頭(新生一入學)就盡快了解全面的情況:生源地、家庭、性格、成績等方面,爭取以最快的速度了解、熟悉他們,建立師生之間特殊的朋友式的交流方式。站在朋友而非長者的角度與學生交流、談心,能增進感情、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會從思想、學習、常規等多方面考查學生,在各類考核評優中做到公平、公正,在學生遇到困難向我尋求幫助時,竭盡所能地為他們提供幫助。
1.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中的一部分,根據思想教育目標,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重視其中的情感內容,通過不斷激發、培養、調控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發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以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形成高尚的情操。情感教育即是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
在我所帶的班級中,基本上學生入學后(軍訓期間),我就會著手安排學生們將自己的家庭情況(個人困難),或者個人的一些想法以書面的形式寫下來,當面交給我(因涉及隱私,有些學生不愿意讓第三者知道)。我會認真閱讀每一份文字,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情況,再結合他們的日常表現,初步了解他們的性格,為以后的班級管理、獎助學金評定打好基礎。對于一些有特殊困難的學生,如單親、離異、家中有人患重疾、家中多名子女同時上學等特困學生,我會一一找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打算及困難,交流時,叮囑他們要堅強,有困難時一定要向老師反映,相信學校、老師,在獎助學金的評定中,在堅持原則的情況下,一定會優先考慮他們。在這三年時間,在校學好專業技能,畢業后找到一份穩定工作,困難期很快就會過去,鼓勵他們要有陽光心態,相信自己。很多學生都對未來充滿憧憬,利用周末、假期,采用半工半讀的方式,有目的性地接觸自己感興趣的某一職業領域,每當看到他們的努力與堅持,心情都有些復雜,看到他們累并快樂著,我也由衷地感到欣慰。
2.公平、公正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校長朱清時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學校是凈土,社會才有希望?!苯逃鞘裁矗拷逃母灸康氖撬茉烊恕l展人。學校的根本任務是什么?一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二是教會學生如何思維;三是教會學生掌握必要的、高層次的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在這三者之中,做人又是最根本的。而在學校獎助學金的評定中,學生最在意的也就是這樣一份國家福利的公平、公正度。因為開學初就第一時間了解了學生的家庭情況,再根據后期的觀察、了解,對班里學生的情況了解得比較清楚。但在通知下達之初,我還是會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情況,提出書面申請,將家庭情況和申請原因再詳細說明一次,然后我會通過班會、課余時間盡量多地找班內學生聊天,了解同學們認識中的困難同學的生活情況,爭取多方面、多方位了解最接近真實的信息,然后確定助學金學生名單,并在班內公示一段時間,提醒大家如有異議,一定及時與我溝通,爭取最大限度地做到公平、公正。令我高興的事,有些學生會通過發短信或打電話的方式直接與我交流。令我感到暖心和釋懷的是多年來的獎助學金評定結果學生們都欣然同意,表示理解。
3.心與心交流
三尺講臺,兩尺教鞭,廣大教師就是在這一方講臺上“傳道、授業、解惑”,學生也總是由衷地喜歡那些以真心、真情、真知對待他們的老師。
當學生犯下錯誤時,教師一味地批評、指責,往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潛伏下來,成為師生之間交流的一道情感障礙。用心、用愛與學生交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學會等待、寬容、傾聽、鼓勵、啟迪、欣賞。見過學生與師長怒目相對、惡言相向的場面,在心酸的同時,難免嘆息……俗語說:“人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談心成功的關鍵不在于學生的“無動于衷”,而在于師者的修養、才能和經驗。在與學生交流中一定要注意:平起平坐,不居高臨下;擅聽異議,不唯我獨尊;明辨事由,不先入為主;心平氣和,不嚴厲斥責;因人而教,不呆板單調;情景交融,不冷若冰霜;抓好節點,不全面開“花”;勇敢擔當,不回避推諉。
三 結束語
回顧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收獲頗多,甜蜜和愛溢滿心田,每當過年過節收到一份份的祝福短信;不定時地收到一通問候電話,只簡單的幾個字“老師,就是想你了”;路上偶遇學生臉上的欣喜;或拿起舊時的合影,學生們熟悉的面龐,一幕幕的畫面恍若昨日,只覺一切付出皆有所值,收獲的幸福如一葉扁舟載著自己繼續前行。
參考文獻
[1]陳夢薇.論情感教育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文教資料,2008(25)
[2]劉景忠.發現學生:職校教師的幸福之源——來自職業學校的觀察報告[N].中國教育報,2012.1.1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