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家長對學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位教師的責任,也是壓在每個教師肩上的一副重擔,更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9-0125-01
什么樣的歷史課堂教學是有效的?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是我自步入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以來,一直在努力思考、實踐和探索的兩個問題。目前,新課程已經(jīng)在我校實施了三四年,在教學過程中,我一直在困惑:“現(xiàn)在歷史該怎么教,怎么教才能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一 改變觀念,不斷學習,增強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
在歷史科目教學初期,由于對歷史知識的不了解,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是照著歷史課本、教案進行簡單的復述,而不注重分析,只是進行知識的傳授。新的教育理念認為,教師應更注重學法指導,其實學法比教法更重要,因為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真正主體,學法才是知識轉變?yōu)槟芰Φ臉蛄汉图~帶。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其專業(yè)功底決定了教學的深度和力度,教師的視野和知識面的廣度也影響著學生視野。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就有這樣的深切體會,除了要對學生教授歷史知識外,還要對歷史知識之外的其他內容進行講解。如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要求學生了解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變遷的歷史軌跡;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要求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氣象學、醫(yī)藥學、農(nóng)學、數(shù)學等領域取得的成就;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fā)展歷程,要求學生了解在數(shù)學、物理學、生物學、化學等眾多領域取得的成果;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要求學生聯(lián)系語文、音樂和美術課的相關內容,欣賞相關的文學藝術作品。這就要求歷史教師在充實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還應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拓展自己的視野。只有自己具備了扎實的專業(yè)功底,才能在課堂上給學生以積極的引導,傳授知識,輕松地駕馭課堂,引導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
二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興趣,認同歷史學科
在日常的授課中,我發(fā)現(xiàn)如果學生學習動機明確、興趣濃厚,自然就會產(chǎn)生求知欲,提高課堂效率。前段時間,在我們參與的課題研究中,發(fā)放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調查問卷30份,收回30份。通過對學生問卷答題的分析得出:學生對政治、歷史、地理的學習興趣普遍偏低。在發(fā)放的30份試卷中,有7人選擇了文綜科目,所占比例23.3%,由此不難得出之所以學生文綜成績相對低的原因。但是,每當在歷史課上講到相關的有意思的話題時,平常不聽課的學生也能夠認真聽課了,眼睛瞪得大大的望著我,甚至還能夠試著插幾句話,這讓我意識到應依據(jù)學生的特點,讓學生有聽課的欲望,在此基礎上才能了解到學生學會了什么,掌握了什么。由此看來,要想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讓自己的基本功扎實起來,備課要充分,盡可能地選取一些與教材相關的、趣味性濃的內容,再用風趣的語言表述出來,組織好課堂教學,只有先做好這些才能實現(xiàn)課堂有效性,讓學生認識到歷史科目的重要性,這樣他才會主動去學習。
三 合理利用教育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眾所周知,多媒體技術集圖文、聲像于一身,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為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課前借助課件的屏幕展示,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課堂教學氣氛,能迅速地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多媒體技術還能使課堂教學變得有趣、生動,擴大課堂容量,增加知識密度,突破課堂的時空限制,節(jié)省板書時間,使學生享受圖、文、聲、像多種情境的賞讀情趣,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本著高效、有用的原則,根據(jù)學生學情、教學內容,從實際出發(fā),將多媒體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其效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在講授必修一自1840年英國發(fā)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與之后西方列強發(fā)動的一系列侵華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這一系列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僅憑學生通過教材中的內容、圖片資料可能無法深切體會這種災難的程度有多深,教師應結合一些視頻資料讓學生直觀地去感受,從實踐出發(fā),主動走出課堂,面向社會,了解社會實際,積極尋找和發(fā)現(xiàn)社會上可供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資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適當安排有關的探究實驗活動。
四 結束語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關鍵與核心。無論課程改革到哪一步,都需要教師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創(chuàng)新,找到更多、更好的有效教學方法,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示激情、智慧和個性的舞臺,讓有效教學成為教師永恒的追求吧!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