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掌握課堂導入的原則和學會用不同方法導入英語閱讀課,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創造更加高效的課堂。
【關鍵詞】英語課有效導入閱讀材料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9-0128-01
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導入很有講究,它如同交響樂的前奏曲,有效地導入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喚起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讓學生明白What I know,What I want to know,How I get to know,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導入閱讀材料呢?本文提出了以下解決措施。
一 課堂導入的原則
1.目標性
教學目標是課堂閱讀教學的靈魂,課堂的所有活動都應圍繞目標來展開,閱讀課的導入自然要根據閱讀的目標進行精密安排,如教師要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就完全有別于獲取文章主旨大意的做法,精讀課的做法跟泛讀課的做法也有著根本不同的路子。
2.趣味性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學生天生有著對大千世界的好奇心。《新課標》也指出,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要想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就要靠教師的積極引導,積極地引導一定包括培養學習興趣。
3.情境化
外語課堂教學的情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景物、場景和環境;二是指人物、情節,以及由場景、景物所喚起的人的情感和內心感受。英語情境教學就是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手段、材料,創設生動、具體的場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從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的一種教學方法。創設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用實物巧設情境、以動作演示情境、借語言描述情境、用音樂(歌曲)伴隨情境等。
4.生活化
來自生活的語言是鮮活的語言,語言是生活的真實反映。在導入環節,如果教師有意識地聯系實際、聯系學生的真實生活,他們定會興趣盎然。雖然我們的教材對生活的語言做了很大的“模擬”,但它主要還是反映“外國”的生活,而且各地的現實生活又千差萬別,各地的教學條件又是十分不平衡,要實現“語言交際化”,就應使語言聯系生活化。
5.質疑化
發明和創造都起源于“質疑”。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睂胄麻喿x材料時,教師可以從提問的方式進行。提問時,教師要對問題的先后順序、問題的難易程度、封閉式問題、開放性問題等精心安排。以“疑”激“趣”,以“問”導“思”是教學法寶。
6.簡約化
“導入”環節是為完成設定的教學目標服務的,導入只是起引領作用,所以在這個環節上不宜耗時太多,一般來說3~5分鐘即可。若導入用時過多,整節課就會顯得頭重腳輕,教學效果自然受到影響。
二 課堂導入的常見方式
1.直觀導入
這是目前中學課堂上使用最為廣泛的方法。教師采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片,條件好的學校還可以使用多媒體投影儀展示多媒體資料。
2.任務導入
任務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學生的學習,它起著導航和引領作用。交給學生一項任務就等于規定了學生應達到的“目的地”,學生因而有了奮斗的方向。
3.新聞導入
現行的高中教材話題廣泛,內容新鮮,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貼合學生的認知。因為學生課下議論的一般都是時事新聞、娛樂和體育等,因此,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進行課堂導入。
4.故事導入
講故事能使學生享受情節的樂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同時增加學生的詞匯,是引導他們使用語言符號的理想手段。如在Good manners的閱讀課上,若老師講述一則與禮儀有關的幽默故事,學生就會在忍俊不禁中自然學到餐桌上的禮儀。
5.影視導入
處于成長中的青少年對影視作品擁有極大的興趣,為幫助學生深化對閱讀材料的充分理解,教師可以從對影視作品進行剪切來導入,以取得高效的課堂效果。
6.音樂歌曲導入
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教師有時也可以引進音樂進行閱讀教學的導入。音樂既可以緩解學生緊張的心理,又可以起到創設意境的功效,是行之有效的導入方式之一。
7.游戲導入
游戲、競賽最適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生能在輕松的活動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英語課堂的開始階段,恰當地運用游戲形式,能調節課堂氣氛,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語言實踐活動,在強化聽、說能力的同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得這份濃厚的興趣保持并延續于整堂課。
總之,閱讀課上的導入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確定不同的導入方式,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要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只有精心設計,才能達到有效和高效。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