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課是一門多元化的課程,它不僅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喜歡體育,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以及遇到困難不輕易言敗,勇敢面對的堅毅品質,學會互幫互助,懂得感恩,讓學生成為有思想、有道德的新一代優秀少年兒童。
【關鍵詞】現代教育體育課素質教育健康體質實質性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9-0152-02
社會在不斷進步,社會需求也在不斷提高,人們對于事物的看法也有了新的理解與考量。教育在這長流中悄然改變著!家長對孩子的期許隨著社會的日新月異不斷地上升、上升、再上升……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學什么都能成為其領域的優秀人才。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出發點都變成了長大后希望有一個體面以及穩定的高收入工作,忽略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發育是否健康成長,忽略了一個孩子在成長中所需要的文明禮儀以及應有的規矩。
近年來,我們可以發現,自殺年齡日趨低齡化,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我們都說,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可當如若朝陽、含苞欲放的少年兒童在未能升起、綻放時就已隕落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損失?為何我們的少年兒童如此脆弱?這都值得我們深思。家長在追求高分,一門心思將所有的精力用在語文、數學、英語課程時,往往忽略了他們認為最不值得一提的體育課程,可他們忽略的課程卻正是他們所追求目標的墊腳石、敲門磚。
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而且是在身體、心理和社會發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狀態,國民的健康對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個人的幸福都至關重要,而體育課程則是增進國民健康的重要途徑。《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這充分證明國家對體育課程的重視以及體育課程本身的重要性。體育課程并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普通活動課,而是通過體育課程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
一 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和性質
體育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受益。
二 體育課程是一個多元化的課程
1.體育課可以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強健的身體
學生通過體育課的體育鍛煉能夠提高對身體和健康的認識,從而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科學健身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堅持每天鍛煉來增強自己的體能,促進身體健康,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體育課可以讓學生通過直觀感受以及實踐來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的課程
第一,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在體育課中,我們可以在學習某一項目時,融入奧運會等一些學生孰知的賽事,灌輸中國體育健兒在體育競賽中為國爭光的事跡,在練習動作時引導他們感受我國體育健兒在賽場上為國拼搏的精神,從而真正激發他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第二,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有人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任何事只要在規定里都是暢通無阻的,但是如今有些學生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關愛下被寵壞,他們自私,不懂得相互體諒,不懂得感恩,只要自己想,親人們就得無條件滿足,要得是如此的理所當然……隨著長大,他們會慢慢地把這種想法放入到社會中,無形中違反了社會的規矩。而體育課卻能很好地制止這種現象。如學生可以通過在長跑中感受到自己努力向前奔跑時與慢走時所看不到的風景,以及沖過終點收獲到的滿足感;通過講解每一項運動規則,讓學生親自嘗試,一旦他們違反了制定的規則他們將會失去已經擁有的成績,從而讓他們親身感受、直面,建立起對自我、群體和社會的責任感;形成現代社會所必需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學會尊重和關心他人,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
3.體育課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
第一,體育本身就是一門系統的科學知識,是人類歷史發展和創造的寶貴遺產。在體育課中需要學生了解各個時期的體育發展路程,熟練掌握各項運動技能,懂得各種體育科學知識理論。
第二,堅持體育鍛煉能很好地促進學生智育的發展。毛主席把身體比喻為“寓道德之舍”,“載知識之車”,把德、智、體有機的聯系起來,充分表明體育與智育是相互聯系辯證統一的。
4.體育課可以提高學生生理、心理的健康水平
第一,體育課中有很多運動項目,而這些運動項目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學生身體機能,提高學生力量、速度、靈敏、耐力、柔韌等,使學生的身體達到健康、合格的標準。
第二,體育課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抗挫折能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最佳的狀態。在練習運動技能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時學生會遇到一些困難,而面對困難時,學生是否有能力去克服,當他們努力后還是失敗時是否能越挫越勇?這種經歷,學生可以在體育課上得以體會和學習。當學生彼此相互鼓勵以及在和諧、平等、友愛的運動環境中,便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情感的愉悅;在學生經歷挫折和克服困難后,他們才會慢慢學會、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在不斷體驗進步或成功的過程中,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5.體育課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開發想象力
第一,體育課的授課方式和文化課略有不同。一般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先不說動作要領,而是用直觀法,把動作直接做出來,讓學生觀察模仿,這時學生一定會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和觀察力,提高了學習效率。
第二,體育運動是一個能給人留有想象空間的活動,因為在體育運動中,任何一個項目的技術演變都需要靠想象來完成,知識雖然有限,但想象力卻能推動其進步,使之成為知識的源泉。
三 如何上好一堂實質性的體育課
時代在變,學生接受教育的方式也在變,作為體育教師,如何上一堂實質性的體育課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如今,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充斥著我們的學生,他們有時情愿抱著這些電子產品打游戲也不愿意出去運動。而作為體育教師,在課堂上如何吸引學生學習的目光是一節體育課的首要目標,然后是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反復練習,從而達到一節課的總目標,甚至讓學生延續至平常的生活中。我想,吸引學生注意力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一定是最重要的,就像打游戲一樣,之所以學生會愛不釋手,就是因為游戲畫面、故事情節深深吸引著他們,所以上體育課時,我們可以將枯燥乏味的項目,通過簡單的改動讓學生先體驗起來,通過他們自己的練習,讓他們找到其中的樂趣,而教師則可作為一個“旁觀者”給予鼓勵與表揚,同時提出疑問,幫助學生改進動作技能,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去學,當他們不再滿足于自己的練習難度,詢問是否有“高難度動作”時,教師就可以更細致、更詳細地去解釋,這樣一來,教師所謂的繁瑣示范指導搖身一變變成了“通關攻略”,學生怎么還會排斥呢?這樣的效率遠比老師講解示范,學生規范練習要來得有效。至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更可以采用比賽的方式激起學生的斗志,從而既讓學生喜歡又達到教師所安排的練習密度。
重視體育課程,應從小學抓起,進行有效的體育教學活動,使學生在體育課中得到身心健康成長的發展,并全面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這對教師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做到以德育人,積極培養學生健康的思想品德,培養良好的終身鍛煉習慣,進一步實現以點帶面,有效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安瑞華.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探索[J].青年文學家,2014(3)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