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試從對知識分子的定義以及其角色定位兩個角度入手,闡述筆者對當代知識分子社會責任的思考。
【關鍵詞】知識分子角色定位社會責任
【中圖分類號】D0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9-0192-01
一 何謂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intelligentsia)一詞最早是源于俄文單詞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ый,是指這樣一群文化人,他們具有公共良知,憑借知識和精神的力量,以獨立的身份對社會表現出高度的公共關懷。
二 知識分子的角色定位
1.被統治階級與統治階級之間的黏合劑
葛蘭西將知識分子區分為有機知識分子和傳統知識分子,以體現兩類知識分子的不同社會職能。傳統知識分子往往是由藝術家、哲學家、文人等構成的。與舊的社會制度相聯系的傳統知識分子,他們的思想相對保守、落后,往往以一種消極甚至是對抗的態度來看待社會的發展。新生階級的知識分子就是葛蘭西所說的有機知識分子。現代社會中,有機知識分子產生的基礎就是同工業勞動緊密相連的技術教育。葛蘭西認為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既能承擔自覺肩負起社會職責和使命,并對社會歷史的持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在葛蘭西的知識分子理論中,知識分子被描述為一個斗爭和爭奪的舞臺,它既是統治階級的統治工具,同時也蘊涵了被統治階層覺醒和反抗的可能。正是這種介于知識分子和統治階級之間的張力,使得“市民社會”相對穩固的結構得以實現和維持。
2.被統治的統治者
布迪厄的知識分子理論的一個重要表述是將其定位為“統治階級中的被統治者”。布迪厄解釋說:“他們擁有權力,并且由于占有文化資本而被授予某種特權,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占有大量的文化資本,大到足以對文化資本施加權力,就這方面而言,他們具有統治性;但作家和藝術家相對于那些擁有政治和經濟權力的人來說又是被統治者?!敝R分子在布爾迪厄的理論中被看作是一批掌握了文化這種象征資本的人,他們以此而擁有權力,享有某種特權。當知識分子遇到那些擁有政治和經濟權力的人,他們就淪為被統治者,往往會受到由權力和金錢帶來的各種制約和壓迫,他們是統治階級中的被統治者。另外,知識分子有時會把自我宣稱為超越階級、歷史的正義或真理的人格化形象,與此相反,布迪厄的這一觀點替罩著自我神圣光環的知識分子進行了祛魅。
3.世俗的業余者與精神上的流亡者
薩義德在《知識分子論》中知識分子定義為“具有能力‘向’(to)公眾以及‘為’(for)公眾來代表、具現、表明訊息、觀點、態度、哲學或意見的個人。”而且這個角色也有尖銳的一面,在扮演這個角色時,必須意識到其處境就是公開提出令人尷尬的問題,對抗(而不是制造)正統與教條,不能輕易被政府或集團收編,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代表所有那些慣常被遺忘或棄置不顧的人們和議題。知識分子這么做根據的是普遍的原則:在涉及自由和正義時,全人類都有權期望從世間權勢或國家中獲得正當的行為標準;必須勇敢地指證、對抗任何有意或無意地違反這些標準的行為。
第一,世俗的業余者。在《知識分子論》里,薩義德認為在世俗世界里,知識分子應該通過對世俗工具的借助來實現自身在意見與言論自由上的毫不妥協?!皹I余性”就是“不為利益或獎賞所動,只是為了喜愛和不可抹殺的興趣,而這些喜愛與興趣在于更遠大的景象,越過界線和障礙達成聯系,拒絕被某個專長所束縛,不顧一個行業的限制而喜好眾多的觀念和價值”。隨著工業的高度發展,在知識的生產越來越專門化、規范化的同時,知識分子也將會越來越專業化,其結果就是知識分子無所適從,最終導致知識向權力、權威靠攏,并受其控制。
第二,精神上的流亡者。在《后殖民世界中的知識分子》《第三世界知識分子與宗主國文化》《文化與帝國主義》等重要著述中,薩義德認為知識分子應該具有開拓、創新的膽略,不墨守成規,超越民族界限,從那些體制內的“安樂窩”、文化上定居的狀態轉移到無所倚靠的放逐狀態,成為游弋于疆域之間、安樂窩之間、各形式之間及語言之間的異端政治人物,他認為流亡是促使知識分子保持獨立和批判精神的最佳狀態。
三 關于知識分子的思考
在知識體制的保障下,當代知識分子可以說取得了足以獲得話語霸權的文化資本,而像傳統的諸如十九世紀的雨果、左拉一類的知識分子,已經成為一種“文人懷舊情結”而不可復生,當代知識分子應是一個如葛蘭西所言的建設者、組織者和社會良心的踐行者。
作為一名知識分子,應真正站在弱者和弱勢群體立場之上為其發聲并對社會進行客觀的審視,用行動去承擔社會責任,去批判并捍衛知識分子應有的精神主權,從而將這個社會引向和平與幸福。
參考文獻
[1]許紀霖.中國知識分子十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2]〔意〕安東尼奧#8226;葛蘭西著.獄中札記(曹雷雨、姜麗、張跣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3]布迪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迪厄訪談錄(包亞明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美〕愛德華#8226;W#8226;薩義德.知識分子論(單德興譯)[M].北京:生活#8226;讀書#8226;新知三聯書店,2002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