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北京代表團審議時,也提到了最近人氣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強調韓劇的內核與靈魂是儒文化,鼓勵大家相信5000年不斷的中華文化。可見,韓國這一個國家值得我們關注,需要我們關注他們的電視明星,政治經濟。作為在中國最火熱的“炸雞啤酒”,我們當然要在好好品一下來自星星的“韓國酒”的同時,也深入了解一下韓國的酒文化。
韓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最具代表性的酒為燒酒和濁米酒,這兩款酒目前聞名于世界。今天韓國的國民飲料是燒酒,那在古代可是一種奢侈品。
韓國酒歷史文化深厚,在朝鮮三國時期,韓半島就開始釀酒了,在這個時期,百濟將釀酒技術傳播到了日本。
這個時期主要以米酒為釀酒底基,雖然釀酒方法在今天無法查到相關資料,但可以確定在那時就有用酒母釀酒的跡象。唐朝詩人玉溪生有“一盞新羅酒,清風恐易消”的詩句來介紹三韓時代的酒,可見新羅酒在當時具有極高人氣。
高麗時代,韓國的釀酒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韓民族引進了中國宋元朝的釀酒法,即發展歷史傳統米酒的釀造法,酒母的種類變成小麥麴和米麴,酒的品種也得到了增加。在這個時代,寺廟不僅是游客的落腳處,還有賣酒的風俗,所以一般以寺廟為中心的釀酒工業得到了發展。到了顯宗時,私自釀酒情況嚴重,于是朝廷開始禁止在寺廟釀造和飲用酒。到了高麗后期,由于蒙古的入侵,韓國引入了蒸餾酒文化。
到了朝鮮王朝時期,也是我國重要歷史時刻,韓國酒文化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釀酒技術也得到了很大提高,這一時期,韓國酒品種超過300多種。但由于大量糧食被用來釀酒,人們處于對國家糧食供給能否充足的考慮向宮廷提出禁止蒸餾酒的建議,但也沒有阻止酒的發展。
朝鮮時代,酒呈現出高級化趨勢,釀酒原料由原來的粳米變為糯米,發酵方法變為中央法,那時,人們重視酒的質量勝于酒的數量,在這個時代,西方洋酒包括啤酒、威士忌開始進入。
韓國光復后,韓國對原有酒文化進行了保護性的挖掘。1980年以來,韓國取消了對釀酒生產的一些限制,以促進韓國酒文化的發展。
據說,2004年韓國人消耗了超過三百萬瓶燒酒。啤酒、威士忌、葡萄酒消費比例也逐漸增加。 具有80年歷史的真露,在韓國燒酒業的地位可以和茅臺酒在中國的地位媲美,這種酒精度數為22度的燒酒,占據著韓國燒酒市場54%的份額,年均營業利潤達到1000億韓元。如今,它已銷往80多個國家,其中,在日本燒酒市場上,連續四年銷售量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