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英語專業大二、大三的學生關于在網絡環境下二外日語自主學習進行了調查研究,目的在于了解當前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專業學生二外日語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英語專業 二外日語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2-0041-01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調查研究的這一課題很多,絕大多數是關于日語專業的研究,二外日語的研究很少。二外日語課程教學授課內容多,但課時安排少、教學時間短;迫于專業的壓力,大部分學生只是被動應付。怎樣才能擺脫困境,除了有限的課時之外,結合課堂教學,通過引導學生網絡自主學習補充二外日語課堂教學的內容的不足。但是網絡環境下學生二外日語自主學習的現狀如何,怎么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二外日語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并不清晰。帶著這些問題,筆者在2014年初對吉林農業科技學院文理學院英語專業2011、2012級106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旨在明確網絡環境下二外日語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及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并針對現狀和問題提出建設性的培養策略和方案。
一 自主學習的概念和理論依據
1.自主學習的概念
自主學習的含義有兩個方面:一是指學習者自身的主體性和自律意識;二是指學習者的依賴性和合作意識。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要自覺確立選擇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自我監控評價學習過程和結果的一系列活動。
2.自主學習的理論依據
構建主義學習觀是自主學習的理論依據。是指學習是主動接受信息刺激,學習者根據經驗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主動構建自己知識的過程。因此,自主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學習探索發現,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
二 網絡環境下影響學生二外日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因素分析
1.問卷設計的內容
“網絡環境下二外日語自主學習能力問卷調查表”涉及以下內容:學生基本情況;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習動機;學習途徑;自我管理能力;使用網絡學習的頻率;學習的方式等。
2.調查問卷的數據統計與分析
第一,自我認知情況。語言學習活動的成功取決于學習者對學習活動所持的態度。學生對自己語言水平的認知,在調查的106人中只有8人(8%)對自己二外日語的學習現狀滿意,35人(33%)較滿意,63人(59%)不滿意。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二外日語自主學習不滿意。通過調查問卷我們發現,50名(47%)學生認為聽力既是薄弱又是重要的語言技能,可以看出學生已經認識到聽力對學習二外日語的重要性。其他比較薄弱的技能依次是口語、寫作、閱讀、翻譯。對于自主學習二外日語的愿望選擇:選擇有的21人(20%),偶爾有28人(26%),經常有4人(3%),從沒有0人。由此看出,有明確二外自主學習愿望的學生并不多,部分偶爾有學習的愿望。
第二,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能力。在網絡學習的過程中,有10%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管理能力較強,而選擇一般的是56%,29%的學生選擇差或較差。由此可以看出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差,普遍缺乏堅定的學習毅力。在學習過程中能集中精力,不分心的只占學生總數的31%,能制定網絡學習二外日語的目標和計劃的占總數的54%,缺乏主動學習的占52%。
可以看出學生在網絡環境下,不能自主抵制網絡的誘惑,將有限的上網時間浪費在網絡游戲、看電影和聽歌上。因此,對學生日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應加以引導、監督、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毅力,幫助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第三,自主學習二外的動機和現狀。進行網絡二外日語學習的動機是,選擇“通過考試”的占52%;選擇“興趣愛好”的占44%;選擇“考研”的占19%;選擇“取得好成績得到獎學金”的占38%;選擇“是受教育程度和修養的象征”的占24%。由此看來半數學生學習二外日語的動機是通過考試。根據問卷調查,有63%的學生關于二外日語學習的途徑選擇了“教師課堂講授”;50%的學生選擇了“課堂學習和課外自主學習相結合”;沒有人選擇完全靠自學。被問到是否很自覺地參加二外日語學習時,50%人選擇“是”;36%選擇“否”;只有8%選擇“被迫”。
被問到平時最常用的網絡教學資源是什么的時候,選擇“教學課件”的占55%;選擇“利用電子文本”的是20%;選擇的“音頻視頻”是63%;選擇“習題”的34%;選擇“網絡課程 ”的13%;選擇“日語網站”的14%。
關于在網絡上主要采用哪些方式進行二外日語學習的問題,回答“看日劇”的占41%;選擇“看動漫”的占60%;選擇“聽日文歌曲”的占34%;選擇“利用日語學習網站”的占21%。下載日語學習資料、訪問日語學習網站的頻率是39%,選擇經常使用的網絡學習方式為“資料查詢”的占69%;選擇“網絡課程學習”的占18%。
本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網絡環境下,多數是利用音頻視頻和教學課件,利用日語課程和日語網站的很少。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