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的主要陣地就是課堂,向課堂要效率,向課堂要質量,是每個教師十分關注的問題。本文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率、提高學生吸收知識的效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來闡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數學 教學 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2-0134-01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發展,是每個教師十分重視的問題。事實上,教學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課堂的教學效率,特別在大力提倡減負增效的新課改教學中顯得十分重要,那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在此談談個人的做法。
一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知識最終需要學生自己去消化,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教學設計得再精彩,講解得再透徹也無法讓學生獲得知識,因此,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讓學生有興趣學習,才會產生刻苦學習的積極性。數學與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聯系,生活也離不開數學,假如教師能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入手,為學生創造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情境,那么,學生就會產生學習的興趣,就會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教學的質量也會隨之提高。
二 提高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率
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在設計教學時,需要預設各個教學環節,從復習舊知到新知識的探索,從練習到反饋,都要精心地安排,分分秒秒都要運用好,這樣才能有高效率。
課堂教學必須遵循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需要兼顧各種層次的學生,學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個性差異,欲提高教學效率,就需要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如果只滿足優生的學習,或只照顧差生的學習,都不能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好的課堂教學,必然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的。高效的課堂絕對不是以犧牲一部分學生的利益而獲得另一部分學生的利益。
三 提高學生吸收知識的效率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學生吸收知識的效率高了,才能打造高效的課堂。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優化教學設計,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圍繞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增加學生吸收知識的效率。每節課,究竟采取什么樣的方法,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有些知識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索,有些問題需要教師的點撥,有些內容需要采用信息技術給以輔助教學等,都要視情況而定。如在學習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相交于一點時,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讓學生作圓,觀察得出結論,但每個學生在作圖中總會出現種種誤差,導致三條線沒有相交于一點,即使交于一點了,也會心存疑惑,是否是個別現象,使學生很難領會數學內容的本質。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只要畫出一個三角形,用菜單命令畫出相應的三條線,就能觀察到三線交于一點的事實,然后任意拖動三角形的頂點,改變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發現三線交于一點的事實總是不會改變的,這樣就能使抽象的問題變得具體、直觀,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課堂教學的效率不是由教師向學生灌輸了多少知識決定的,而是要看學生是不是會學習,會思考問題。數學是思維性很強的學科,沒有一定的思維能力是很難掌握數學知識的,因此,課堂教學需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只有讓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才能稱得上是好的課堂教學。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采用一題多解、一題多思、一題多變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每個學生都有離開教師的一天,每個學生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都會有面對新知識的時刻,那時候怎么辦?只能依靠自己的自學能力來掌握新知識了。因此,課堂教學要一改老師“滿堂灌”的現象,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學不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與討論獲得知識。學生在有趣的實踐活動中,不但學會了學習,而且積極性很高。
總之,教學的主要陣地就是課堂,向課堂要效率,向課堂要質量,是每個老師十分關注的問題,尤其在這個減負增效的新課程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顯得更為重要。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老師精心的設計,同時也要考慮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在這個師生相互交流的教學活動中,老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與幫助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品質,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索知識,從而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世斌主編.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歐陽鳳明.淺談自主學習在課堂中的引導[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9)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