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課程改革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的是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進,師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學相長的教學關系,使教與學的重心不僅僅放在獲取知識上,還重視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使學生的學由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的探究性學習。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要求教師要善于給學生時間,給學生問題,給學生懸念,給學生機會,使學生能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這就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做到“三不要”。
一 不要講解得太詳細
傳統的教學是老師把知識點講得很清楚、很詳細,但是,教學效果卻又不盡如人意。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老師如果教學面面俱到,學生就沒有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是用“嘴”在“生吃”知識,而不是用腦把它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長此下去,學生的心智便會越來越處于疏懶的狀態,養成依賴的心理。如果老師的教造成了學生不想學,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現代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都證明,老師如果在教學時將知識像剝柚子一樣,一層一層地撕開,喂給學生,實際上就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權利,擠掉了學生探究的興趣。相反,如果在教學中,給學生制造一些內容懸念或有意的忽略學生感興趣的部分,反而會使學生去多問幾個為什么,激起他們求知欲。
老師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程度、思維發展狀況,帶領學生主攻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疑點、要點,對于學生能自行解決的內容可以點到即止。這樣,既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把握了要點、解決了難點,弄清了重點,又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學生不再是知識的“接收器”,而是自主學習的探索者。這種探究學習具有集體、合作的特點,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啟發、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建立自主、探究、創新的學習任務,又要引導學生建立自主、探究、創新的學習方式,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給學生創設探究的神秘感,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搭建學生相互幫助、自主學習的平臺,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其勇于探索實踐,并在實踐中意識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品嘗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 不要占有課堂的全部時間
在40分鐘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在這個時間內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又不能置學生于不顧,完全占有了這幾十分鐘,使課堂成為老師的“滿堂灌”。從心理學角度看:小學生的最佳思維狀態約為15分鐘,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精神狀態會發生變化。所以,小學數學教學要注意教學時間的控制。老師在講述一段時間后,有意識的停頓,布下空白給學生一段回味、消化、吸收的時間,這樣把握時間,課堂氣氛活躍,效率高。
另外,把課堂還給學生,老師就必須更多地創設情境,誘發學生勤于思考。老師要善于經常性,又能恰到好處地置疑設問。通過設疑引趣,引導學生思考、解答、提問,不斷培養創新能力;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因此,教師要樹立新的學生觀。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重新認識師生關系。過去教師把自己作為中心,要學生圍著自己轉。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而素質教育的精神要求教師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情感、個性、需要與發展的愿望。因此,在新課標的實施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們發揮主體作用的教學思路與方法。在每個教學環節上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同時,要尊重學生中的個體差異,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三 不要讓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代替板書
現代化教學手段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從而把原來40分鐘的內容在35分鐘內就加以解決。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的例子,提高講解效率。直觀性強,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利于對整堂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和小結等特點。在課堂教學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通過投影儀,同步將內容出現在大屏幕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課的內容。
但是,現代教學手段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教師利用這種現代教育技術源源不斷地向學生輸出各種各樣的畫面或大量信息,學生眼睛盯著屏幕,嘴里忙著應答,表面看到課堂氣氛緊張熱烈,而實際忽略了給學生回味、體驗、感悟的余地和空間,也同樣起不到教育效果,雖然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可少,它在信息量、視覺效果等方面確實比傳統的粉筆+黑板更具有優勢,但是黑板在教師的教學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其實,富有藝術的板書,它就是教師教學的“濃縮精華”,是教學內容的“屏幕”,更像是指引學生掌握知識的“引路牌”,可以幫助學生開啟思維和想象的“鑰匙”。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板書的設計,力求以最少量的字或符號反映出最深刻的內容,起到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的作用,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生發新的問題和疑惑的效果,從而激起學生進一步的聯想和思索。
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素質教育讓老師感到壓力越來越大。所以,作為老師,必須不斷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不斷去突破、創新。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請你毫不猶豫地在每一節課上盡量留出時間讓學生掌握教材吧!這些時間會讓你得到百倍的補償。”講解吝嗇一點,課堂時間大方一點,板書藝術一點,這樣,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才能贏得學生的心,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