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進入微博、微信時代了,父母的相親觀念卻還是這么老土。”這是80后市民蔡先生對家長安排他相親的感慨。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衷在百合、世紀佳緣、珍愛網等交友平臺上相親,但多數長輩并不看好,他們覺得相較于網絡相親,傳統的相親模式更加靠譜。
子女:網絡相親“多快好省”
網絡普及后,在交友網上注冊會員尋找另一半成為許多年輕人的首選相親方式。蔡先生羅列出諸多網絡相親的優點:速度快、氣氛輕松、減少不必要的花銷、時間地點不受限制等。“傳統的相親很難確保趣味相投,但網絡相親可以根據城市、性格、興趣等內容搜索出和自己相匹配的對象,查看資料后,你可以主動聯系心儀的網友,若彼此覺得適合,感情可從線上發展到線下。”機關單位工作的秦先生一直為女兒的婚事發愁,屢次說媒被女兒拒絕,沒想到女兒早已通過社交網站結識了在南通市區某機關單位工作的一名小伙子,兩人網戀數月后見面,一拍即合,很快步入了婚姻殿堂。秦先生笑稱庸人自擾,自己的擔心都多余了。
父母:傳統相親“知根知底”
傳統相親的節奏相對網絡相親慢了不少。馬年春節,男青年小袁在親戚、朋友的張羅下,跟隨媒人看了一個又一個姑娘。小袁告訴筆者,從大年初一到情人節,自己一共相了6次親。“現在流行進西餐廳坐坐,每次相親點幾杯奶茶或果汁,來點小零食,消費少說也要兩百元。不是不舍得花錢,關鍵是這樣的相親大多在男女雙方沒有相互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時候看到不喜歡的女孩子,既尷尬又難受。”盡管兒子心有不悅,父母依然覺得傳統相親靠譜,不支持兒子網絡相親。小袁的父親說,傳統的說媒一般都由親戚、朋友或委托認識的人進行,介紹的對象比較放心,至少不會像網上那般“玄乎”。
網絡相親PK傳統相親,比比誰更劃算?
熟人牽線請吃飯,網絡找人花耐心
先來算算在認識人途徑上的成本。
傳統相親靠熟人介紹。熟人也不是白介紹,當然人家不會找你要錢,但是人情還是要還的。熟人每介紹一個,出于禮貌至少要請對方吃頓飯感謝吧。現在一般兩個人在外邊吃頓飯,檔次中等的地方也要花150左右。吃飯算是一種便宜的酬謝方式,要是沒時間,那就給人送個禮。現在送個小禮,不下兩百塊錢還真不好意思給人往家里提。
而網絡上找相親對象,基本花的是時間。不是花“大海撈針”的那種漫長時間,而是通過設置自己的各種要求去搜索,然后在結果中再逐個挑。如果想進一步提高效率,可以購買專業婚戀網站上提供的專項服務。以某知名相親網站為例,它就提供了一款產品,叫“水晶百合”,是該網站上收費最貴的一項產品,不過整一年也只需要499塊,只相當于3個熟人介紹的飯錢。兩頓飯錢的水晶百合服務,可以讓你在一年內與幾千萬的會員隨便聯系。水晶百合這項服務,可以提供更精準的搜索,還可以在對方的搜索結果中,優先展示自己。
傳統相親約會盲目,網絡相親精準“投放”
再來看實戰階段的約會成本。
傳統相親,熟人每介紹一個,不論你是否了解對方,礙于熟人的面子及熱心,你都會約對方出來見個面吃個飯。一頓飯要花費一兩百左右,還不算上交通費,以及打理自己的費用。要對上眼了,這錢花了也就花了。關鍵是,跟一個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人去約會,很多時候這錢都是白花了。某網上最近就刊登了一條新聞,《相親約會成本高 單身男自嘲“有錢人終成眷屬”》,寫到某男相親五年,花費4萬多。“相親一次花掉四五百算是少的。”雖然現在很多“專家”建議可以AA制,可是,作為男士,估計誰都只敢想不敢做。
而婚戀網站上找對象,可以先在網上跟人各種聯系,最后留下那個最聊得來的,再約出來見面。不僅可以節省盲目約會的成本,而且更易成功。實際生活中用于增進感情的東西,現在一些專業的婚戀網站上都能提供。以某相親網站為例,一個一年499元的水晶百合服務,不僅可以實現全站所有異性會員的免費交流,還可以給心儀的對象送薰衣草、百合花、巧克力等虛擬禮物,表達心意;跟對方即時聊天;短信通知對方查收你發出的百合消息,讓消息發出后能被及時閱讀等等,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幫助雙方深入了解彼此。
專家:不必過分拘泥形式
父母催促子女找對象,子女不要父母安排,悠然上網尋找,兩種不同的相親方式易讓兩代人起分歧。市民施先生為了讓女兒聽從家人的相親安排,搜集不少網絡相親受騙的個案,結果不僅沒有讓女兒改變想法,反而激化了父女矛盾。心理專家認為,相親只是通往愛情的一種方式,不必過分拘泥形式。網絡相親和傳統相親并不沖突,許多網絡相親成功后還是會回到傳統相親的步驟中來,而傳統相親的相親模式也正在隨著觀念的革新慢慢改變,不管選擇何種相親方式,相親雙方應該把真誠放在第一位。
針對網絡相親衍生出來的受騙上當案例,一知名律師指出,無論網絡相親還是傳統相親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傳統相親中也有情感騙子,市民在相親時除了真誠待人,還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