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子商務是一種創新了的實體經濟、升級版的實體經濟,電子商務的基礎還是實體。電子商務沖擊的,是傳統的企業發展模式,而不是實體經濟本身。把這兩者視為對立,肯定無法享受到互聯網經濟創新發展的成果。
問:如何促進社會責任與企業管理的融合?
答:在當前商業環境下,因為企業規模、管理水平等差異,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面臨著許多現實的挑戰。首先,很多企業并沒有厘清社會責任管理的目標、愿景和內涵,中、基層員工對社會責任的認知模糊,大量的責任工作停留在自發行為,履行社會責任的績效水平較低。第二,真正確立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企業并不多,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多為兼職,專業能力欠缺,加快培養溝通能力強、專業素質高的專業人才,是深入開展社會責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三,企業社會責任涉及的利益相關方非常廣泛,不管是編制責任報告,還是搭建指標體系,都需要各方的密切配合,在高層級管理中形成有效的跨部門協調機制,并推動常態化、專職化管理,是深化社會責任工作的關鍵。同時,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最大的動力還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維,要將社會責任視為企業創新發展的重大機遇。
問:網上店鋪應如何與實體店融合共生?
答:電子商務是一種創新了的實體經濟、升級版的實體經濟,電子商務的基礎還是實體。電子商務沖擊的,是傳統的企業發展模式,而不是實體經濟本身。把這兩者視為對立,肯定無法享受到互聯網經濟創新發展的成果。電子商務的創新體現在,它是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實體經濟改造、提升、融合,從而改變企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形態,成為企業加強資源整合和開拓國內外市場的重要手段。這種新經濟模式必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強大動力,實體企業都該好好研究,跟進新經濟發展的步伐。
問:如何更好地發展實體經濟?
答:實體經濟是經濟社會穩定的基礎保障,對提供就業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經濟發展“穩中求進”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實體經濟做強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才談得上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我認為,一方面要通過放開市場準入、拓寬投資空間、減輕實體經濟負擔等方式,為實體經濟創造良好的運營環境,讓人們對做實業更有信心。另一方面,要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監管水平,鼓勵投資,打擊投機,使金融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
問:企業應該如何做好生態文明建設?
答:生態文明建設僅僅靠政府是不夠的,企業作為主要的社會經濟組織應該主動承擔建設“美麗中國”的責任,以切實行動在技術改造、節能減排、提高資源利用水平、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下功夫,實現低碳管理、綠色發展。企業要把生態文明和綠色經濟納入發展戰略中,把生態責任意識滲透企業的各個流程中,從技術改造、產品設計、生產包裝、物流運輸、營銷服務等各個方面,實現全過程的“綠色管理”,為社會提供“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產品。同時,要打造綠色供應鏈或價值鏈,將環境責任往供應鏈的上下游延伸。
問:您認為怎樣才算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家?
答:企業家不僅僅是一個優秀的經營者和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要有企業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創新、創業的企業家精神。具體看,有三條很重要:
首先充滿熱忱。從創業到現在,我都堅持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一直保持工作的激情和熱忱。其次,頑強精神。所謂頑強,并不是頑固,它是一種下決心要取得結果的精神。最后,重視人才。企業最好的資產是人,企業領導者的美德在于挑選好的合作伙伴。
問:過去一年里,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答:過去一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市場的變化越來越快,消費者的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以前一個好的盈利模式你可以用三年五年,但是現在一年都不一定可以。因此我們必須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不斷創新變革,比別人快一步,比別人做得好一點,才能夠在市場上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