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到北京從三輪車走街串巷賣水果,直到現有的五個公司,前一個十年做普通水果,后來有緣認識一位臺灣老板,發展有機水果事業,如今在新發地水果批發市場我們是有機水果的老大,每月銷售額1000萬元左右,我們目前合作的有機種植基地達3萬畝,還在迅速擴大中。
十六歲以前我一直在爸爸賣蘋果的車上長大,小時候家里奶奶和嬸嬸問我有什么夢想?我挺豪情壯志地說,我的夢想就是把我們的蘋果賣到中國各家各戶的餐桌上,那時候是9歲,現在還歷歷在目。可十六歲我初中畢業那年家里發生變故,母親得了不治之癥,爸爸的果園荒廢,我則輟學去北京打工為母親掙藥錢。
到北京從三輪車走街串巷賣水果,直到現有的五個公司,前一個十年做普通水果,后來有緣認識一位臺灣老板,發展有機水果事業,如今在新發地水果批發市場我們是有機水果的老大,每月銷售額1000萬元左右,我們目前合作的有機種植基地達3萬畝,還在迅速擴大中。東北三省幾乎所有超市都從我們家進貨,還有天貓、聚劃算、淘寶等平臺上的商戶都直接從我們新發地進貨,并且在北京我們有兩萬七千多家VIP客戶,還有銀行、部隊、醫院等團購客戶,我們也在籌劃做外地市場。
人生多磨難,2004年在北京我們入駐了九個大型連鎖超市,但其中的一個連鎖超市倒閉,當時席卷了供應商的22億多元貨款,我們有2000多萬追不回來,作為股東,我們沒有足夠資金與我們獨家合作的8家基地續簽,并且那年我的婚姻解體,女兒剛滿月,孩子的爸爸拿走僅剩下40萬元錢和一輛金杯車。
有三年時間,我一直在各個基地轉悠,高度抑郁,甚至我去了布達拉宮,有一種走不下去的感覺。幸好還有夢想,基地的阿姨們跟我說,我們可以先不收股東的錢,你只要把產品做下去,我們都相信你。就在基地叔叔阿姨的鼓勵下,我又爬了起來,2005年我的3家公司開始正常運作。2008年奧運會那年,作為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有機水果供應商,《新聞聯播》記者采訪我,做這個事的意義是什么?我說是因為母親的堅毅,各個基地阿姨和伯伯們的心血,我想把他們種植的水果送到全國老百姓的餐桌上。(詳見本刊5月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