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一個企業家必須有終極思維,而不是想一步干一步。唯有終極思維,才會在特定階段花費一定代價做特定的事情。企業實行資本運作,依次可能經歷以下九個階段,從發起股本、廠商融資、銀行貸款、到債券上市、配股和可轉換的債券到分拆、上市和并購。每個階段所包含的內容都非常寬廣,沒有哪家企業或投資銀行在每個階段都專業。
企業家應該做APP應用商店,只需要解決一件事情,就是不同階段的商業模式加不同階段的融資,在每個階段尋找專業工具和專業機構。
一個企業家必須有終極思維,而不是想一步干一步。唯有終極思維,才會在特定階段花費一定代價做特定的事情。企業實行資本運作,依次可能經歷以下九個階段,從發起股本、廠商融資、銀行貸款、到債券上市、配股和可轉換的債券到分拆、上市和并購。每個階段所包含的內容都非常寬廣,沒有哪家企業或投資銀行在每個階段都專業。
2007年,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乳品公司圣元國際集團就是經典案例,即便是企業虧損3億多元,董事長兼CEO張亮的終極思維直指美國資本市場。第一,張亮本人全權負責資本運作,同時聘請專業的營銷運營團隊——由穆兆曦所領導的北京優識精準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管理主業,每年支付1000萬元管理費,在逐步優化主業經營的過程中,獲得銀行貸款,甚至發行債券,直至數年后銷售額攀升至14億元;第二,有了廠商融資工具后,圣元在美國場外交易市場OTCBB上市,用12%的股份融得6000萬美元;第三,兩年之后,轉板納斯達克市場賺得十億美元之多,之后仍有許多資本市場動作。
總結來看,企業從成長到創業,到轉型,到成熟等各個階段,其戰略、領導力、營銷、人力資源和資本運作都不一樣,若是全部加起來至少有50門左右課程。如果把關鍵能力比作手機APP,你是一定要自己研發所有APP嗎?當然不是。企業家應該做APP應用商店,只需要解決一件事情,就是不同階段的商業模式加不同階段的融資,在每個階段尋找專業工具和專業機構。
世道巨變,傳統企業首先研究管理模式;其次產品精細化;第三橫向合作,但這種模式在資本市場越來越不被追逐。新的企業思維方式是先做模式,組團隊,融資后再做生意。這就需要,第一研究數據,第二研究補貼,第三研究持久的黏度,第四研究開放及關閉程度,第五財務模型,第六深度挖掘VIP客戶和細分市場,第七獲得包括定價權等權力,第八實現客戶轉化,第九在行業中實現跨界,若能覆蓋住一個行業,則更會被資本市場所追逐。綠茶餐廳就是一個好案例,在一線城市,所有商場房租必須八折;在二線城市,綁定臺塑和海底撈,第一年不支付房租,商場還需補貼門店裝修費用,因為綠茶餐廳很清楚商場迫切需要人流勝過房租。
伴隨著投資工具和投資方式的平民化和多元化,VC、PE正在變成“草”,我們投資聯合會正在優化企業融資領域。一般情況下,投資方從找項目、篩選、盡職調查、風控到資金募集;而融資方則先進行項目咨詢,項目資料發送,找中介,資料補充,風控,到資金募集,整個流程走下來,80%的企業項目被浪費掉。我們希望打造一個系統,進行企業分類信息打分,先迅速填寫簡表,用基本的商業符號進行項目識別;如果接近合格融資,就進入盡職調查階段;不能進入這一階段則幫助項目梳理商業模式后,進行財務包裝,而后對接專業金融機構,包括基金、信托、券商以及VC、PE等直接投資者。
最后提醒各位企業家,金融市場的兩個常識:第一,不要被上市忽悠,上市絕對不是好選擇,上市通常是不得已的選擇,用便宜的錢才是企業家的選擇,這是58同城上市后股價大跌原因之所在;第二,其實金融市場與錢沒有關系,但與“監管”和“規則”這四個字有關,第一學會做規則,第二如何處理監管。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用3萬多元控制了188億,從上海國資委手上獲得控制權,可謂“兵不血刃”,正是因為他深諳規則“GP具有絕對管理權,而LP不參加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