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斯文》
作者: 肖伊緋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此書是一部公共史學隨筆,也是一部民國知識分子的人物傳記,深入描述了以王國維、周作人、胡適、張愛玲、劉文典等為代表的知識分子之殤,對他們的私密生活進行了深度發掘,深入揭示了他們的人格特性;他們以不同于常人的毅力,與當時中國陳腐落后的文化相抗爭,并以他們的親身實踐詮釋著那個時代的文化精神。
《關鍵詞》
作者:梁文道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關鍵詞》,梁文道既《常識》《我執》之后最新時事評論集,談論國家、社會、文化、民生、讀書,展露目下難得的文人氣質和知識分子情懷;以關鍵詞生發開去,平和拆解人云亦云的鍵詞和引得無數熱議的事件,勾勒和分析當下中國,分解藏污納垢的意底牢結,給我們帶來新鮮的、啟蒙的、或是另一種態度和觀察。
《田園將蕪:后鄉村時代紀事》
作者: 江子
出版社: 陜西人民出版社
本書是一部保存了中國南方鄉村民間文化記憶的散文讀本,也是一部講述城市化進程下的中國大陸鄉村現實命運的紀事文集;當鄉村被逼到坍塌邊緣,中國精神昔日賴以維系的鄉土已瓦解時,我們的家園是否有重建的可能?有著數千年文明歷史的鄉土中國,將會走向何方?
《中國“中世紀”的終結》
作者: (美)宇文所安
出版社: 生活#8226;讀書#8226;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認為中唐是中國的一個歷史分水嶺,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現代”的開端。他這樣解釋:“中唐是中國文學中一個獨一無二的時刻,又是一個新開端。自宋以降所滋生出來的諸多現象,都是在中唐嶄露頭角的。在許多方面,中唐作家在精神志趣上接近兩百年后的宋代大思想家,而不是僅數十年前的盛唐詩人。” 由此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何中唐意味著“中世紀的終結”。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作者: (日)谷川俊太郎
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是村上春樹所推崇的日本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的詩歌精選集,囊括了谷川俊太郎各個時期的優秀作品90余首,既有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如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哈爾移動城堡》的主題歌《世界的約定》,以及早期廣受歡迎的《二十億光年的孤獨》等;谷川俊太郎的詩歌是關于人生的,他的詩是為家族、母親、孩子、情人、朋友和一朵六月陽光下盛開的百合花寫下的。
《聽良心的鼓聲能走多遠》
作者: 徐賁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給知識分子、人民大眾以道德信仰和人生價值指引是徐賁的一貫特色,不論是價值觀念,還是個人政治參與,徐賁所提出的問題以及給出的解決辦法,都是發人深思的,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在本書中,徐賁從人的良心的角度闡述公民知識和道理的啟蒙,倡導私德和開啟公德,從人性和人心開始的心智啟蒙,到憲政引導民德,逐步達到個人良知和社會共善。
《奇石》
作者: [美] 彼得#8226;海斯勒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中國就像塊奇石,每個人都能看出不同的樣子。”如果你不認識何偉,就請從這本《奇石》開始:從2000到2012,3個國家,12個家,24個故事;終于,在何偉的筆下,你不僅能讀到奇形怪狀的中國;徒步長城,甲骨冰冷。從江城到新城,當年的艾米莉,已然成了大姑娘;美國的西部,日本的黑道,尼泊爾的和平隊,埃及的清真寺;十二年來,何偉用心記錄的,不止是中國。
《特權——哈佛與統治階層的教育》
作者: [美] 多塞特
出版社: 生活#8226;讀書#8226;新知三聯書店
哈佛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是全世界頂尖的高等學府,然而,她那耀眼的光環之下卻有著鮮為人知的另一面。本書是一個年輕哈佛人的自述,真實坦率且詼諧風趣。它是全面了解美國大學生活的第一手資料,是世紀之交美國精英教育的生動紀實和反思,也是美國社會、政治和文化的一個縮影。
《看不見的森林》
作者: [美] 戴維#8226;喬治#8226;哈斯凱爾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這是一本森林觀測筆記。 在這本書里,一位生物學家以一年的時間為主線,在每次的觀測中,為我們揭開藏森林一平方米地域里的秘密。 在這本完全原創的書里,生物學家戴維以一小片森林作為整個自然界的縮影,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這片森林和居住其中的棲息者的生活狀況。
《美聯社新聞報道手冊》
作者: [美]杰里#8226;施瓦茨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美聯社新聞報道手冊》是一本職業記者的必備導讀,作者系美聯社前資深記者杰里#8226;施瓦茨。杰里在本書所舉案例,均為美聯社報道史上產生過廣泛社會影響的經典案例,他逐一做了生動有趣、富有現場感、同時又深刻獨到的解說。同時也示范了如何撰寫一篇成功的新聞稿——既是一個有趣味的、能吸引讀者的故事,又最大限度地影響社會、觸動有關部門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