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眾多的針對地方政府的績效評估中,真正把評估結果用到需要的地方的比較少,造成了政府績效評估的虎頭蛇尾;同時針對評估本身的評估比較少,造成了濫評估、重復評估,是的地方政府疲于應付,而評估主體的評估水平不能與時俱進的提高。因此,需要重視對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結果運用,以及對于評估自身的評估。
關鍵詞 績效評估 結果使用 制度化
目前在針對地方政府的績效評估中,公布的評估結果中,優點與成績方面的正面評價太多,而缺點與不足等負面的消極評價太少以至于沒有;績效評估的結果束之高閣的比較多,真正運用到干部任用上的比較少、運用到政府財政預算的安排上的比較少;針對政府對社會行使職權的評估比較多,針對評估行為本身進行的評估比較少。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制度化建設,通過制度化建設來進一步規范、穩定我們的地方政府績效評估;通過制度化來促使我們的地方政府進行評估更好更持久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通過運用反饋績效評估
我們的政府績效評估往往給人以虎頭蛇尾的問題,評估的時候轟轟烈烈,評估之后遲遲聽不到看不到有什么結果,評估結果往往不是采取在全社會公布或者在黨政干部體系內公開公示,而是僅僅在評估主體以及組織者或者組織機關內部限于組織機關的領導班子成員內部公開。這樣,每次政府績效評估的結果是怎么樣的,被評古的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不知道,彼此之間也沒有一個比較,社會各界也不知道到底在某次評估中哪些單位排列在了前列、哪些單位排在了后面。沒有很好的信息反饋機制,政府績效評估的作用就變的微乎其微了。這樣就造成了一些不好的結果。
首先,被評估的政府以及部門在被評估之后,由于沒有比較,不知道自己與兄弟單位的優勢劣勢都在哪里。因此,在每次評估結束之后,被評估的兄弟單位之間也沒有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每次評估每次都沒有任何進步,評估的目的也就遠遠沒有到達。我們進行的任何針對地方政府的政府績效評估,其目的都不是僅僅為了政府績效評估本身,我們不是為了評估而評估,評估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政府績效評估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各被評估的政府部門工作績效的提高,即便我們后來的依據績效評估的結果而對各部門的黨政領導的提拔使用或者降級處理以及依據評估結果而對各個被評估政府部門財政的卡橋,都是為了其起到警示效果:一讓那些后進部門的領導干部看到表現好的部門就可以使領導干部得到優先提拔。進而讓他好好地促進本部門的工作,而不能敷衍了事。二讓那些特別落后的部門的黨政領導看到,如果本部門的工作做的非常差,影響了整個政府機關以及黨政部門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美好形象,那么這個部門的主要領導成員就應該被調離工作崗位,甚至于被革職處理。這樣我們的各項政府績效評估才能起到真正的激勵效果。應該明確,所有的政府績效評估的目的都是為了起到足夠的激勵效果,激勵還要包括正反兩方面的激勵。
其次,被評估的部門在被評估了之后,這個評估的結果怎么運用,必須進行共開。而且必須建立比較嚴格的規范,使績效評估結果的運用變的比較科學、比較民主、比較公正,從而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更加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我們必須明確,評估的結果該怎么運用,運用的什么程度,運用在什么領域什么層次。一,針對整個一級政府的黨政工作的績效評估,應當首先在這個政府所在的轄區進行徹底的大范圍的比較有效的公開。讓群眾以及轄區的其他黨政干部來分析、對照,之后來看看這些評估有沒有反應實際情況。如果實際情況與我們的政府績效評估所顯示的結果完全一致,而且確實反應的是一種比較好的結果,那么就該允許群眾來比較自然地表達。然后,我們應該對這些部門的主要黨政干部進行相應的表彰。當然我們的表彰,應該包括物質表彰和精神表彰兩部分。精神激勵的東西這些年我們黨內的實踐層面已經做的非常到位了。但是物質層面的東西,現在看來我們的物質層面的獎勵與表彰,還是有比較大的問題。目前我們對于在政府績效評估中成績優秀的黨政干部動不動就進行了提拔使用等方式,但是這樣,出任何一點成績就把干部給提拔或者交流走了。一方面這影響了我們的相應干部所主持工作的思路的連續性,嚴重影響了這些干部工作的長期效果的實現;另一方面,這樣的方式往往使我們的干部人事制度顯得不夠嚴肅——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干部任職都是有明確的任期的,實行的是任期制。我們的干部任期現在都是普遍的五年制,但是我們進行的各種各樣的政府績效評估往往是一年甚至于幾個月都會進行一次。如此,干部任期的五年制和政府績效評估的沒有固定期限之間就產生了很大的矛盾。現在地方上,往往是以干部成績突出為借口或者幌子,短期內不斷地提拔干部。使得一個干部在任何一個比較連續的崗位上都不能干滿一屆,三年一提兩年一調任。這就使我們的干部制度流于形式。因此,我們再根據政府績效評估的結果對干部進行嘉獎與表彰的時候,應該慎用干部人事上的提拔。但是反過來說,我們還是要對干部進行有效的看的見得獎勵,以此來調動干部工作的積極性。要有效就不能僅僅是簡單的沒有實際效果的精神獎勵,而應該用足物質獎勵。我們的物質獎勵除了干部人事獎勵,還有很重大的一塊我們目前還沒有開發出來。那就是,要對實際負主要責任的領導干部進行現金獎勵,而且這個現金獎勵必須足夠大,有足夠的沖擊力。這樣做的好處在于:一很好地促進了地方政府部門的績效提高,保證了更多人民群眾受到實惠。二是由于我們主要是對負責干部進行了物質獎勵,但是對于哪些具體操作的干部而言就是沒有作用的。甚至于使哪些基層的干部對于為領導爭功的“形象工程”,敷衍了事。這樣,我們的政府績效評估,我們干部就不會每次僅僅是在快要進行評估的時候才進行大張旗鼓的、勞師動眾的、勞民傷財的準備,而是把工作做在平時,注重長期效果。
總之,只有在公開每次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基礎上,在合理充分運用每次績效評估的基礎上,我們的政府績效評估才能得到很好的反饋,只有反饋到位了的政府績效評估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通過對評估的評估來完善與監督評估
目前我們的地方政府績效評估,往往是一輪一輪的評估進行了,評估完了,錢花出去了,各種各樣的人財物資源運用了,領導下來轉一圈就算是完事了。但是,政府績效評估的實際效果怎么樣?沒有進行很好的評估。實際上我們進行了很多本來不必要進行的政府績效評估;我們進行的很多得針對地方政府的績效評估,評估標準確定的不合理,評估的內容與領域確定的不科學;我們進行的很多政府績效評估獲取評估數據資料的方式太膚淺,走形式走過場的內容多于實際深入調查研究的程序;地方政府績效評估,評估操作人員隊伍的選擇不是很合理;對評估人員的要求不夠嚴格,接受吃請等現象非常嚴重。而且我們的評估一次又一次的進行著,但是每次評估之后下一次評估進行時,評估的水平還沒有什么題高,這就是問題。這也就是我們對政府績效評估本身進行評估的必要性之所在。
我們對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本身所進行的評估本身也要像我們對于政府工作的績效評估一樣,從評估內容的確定、標準的制定、人員的抽調、程序的確定、評估結果的運用與反饋等等,都應該有嚴密的組織。同時,每次評估結束之后,政府的相應組織部門也應該出具一份比較詳細的評估報告,一方面要公布在本級黨政主辦的網站上;另一方面要在每次針對地方政府進行的績效評估結束之后,連同政府績效評估一起在當地主要的媒體上進行全范圍的公開。
我們的對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本身的評估,也就是為了提高我們的政府績效評估本身。因此,每次評估之后,所找到的不足與缺點,都必須得改正。這個東西,必須在下次的評估中進行必要的改進。這樣,我們就要在每次的地方政府績效評估中,不斷的優化對評估內容的選擇,不斷科學化我們對評估標準的確定;不斷地合理化我們對于評估參與人員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地方政府績效評估越來越科學,越進行越有效果。
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是一個比較嚴肅的問題。因此,我們就需要從制度上對與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各個層次,進行規范,這個規范應當是針對全體環節的全程規范;應該是對于所有方面的全面規范;應該是對于各個層次的全范圍規范。而我們要的政府績效評估是比較規范的,但是絕對不是止步不前的,我們還需要不斷的完善我們的政府績效評估行為本身。這就需要我們對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本身進行評估,從而在不斷的評估中發現評估本身的問題,進而不斷地改進評估,進而更好地進行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更好地促進地方政府的績效建設。
(作者單位:鐵道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