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逐漸加快,物質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傳媒的迅速普及,職工受教育程度高、思想活躍、維權意識強,職工對工會組織維護職工權益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愿望更加強烈,社會不穩定因素日趨加劇。工會工作作為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凸顯出其重要性。目前,我礦工會在開展的教育實踐活動中,發揮工會職能,積極踐行群眾路線、群眾觀點。在密切工會組織與職工群眾感情,發揮好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方面,如何承載更多能量,引起我深刻的思考。我認為工會組織要踐行群眾路線,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發揮工會參與職能,積極推進企業民主進程踐行群眾路線
從工會實踐歷程看,工會要牢固樹立“職工群眾是社會實踐與認識的主體、財富創造與變革的主體、社會管理和監督的主體”這一基本職能。隨著企業職工自身素質的提高和維權意識的增強,職工對企業分配不公特別是社會分配不公和腐敗現象、不正之風表示憤慨,對自己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實現程度評價較低,而與職工迫切希望參與企業發展、理解企業經營狀況等愿望背道而馳。因此,企業要積極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科區務公開制度,加強對企業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首先,要完善職工代表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職工代表大會擁有對企業的重大決策進行審議、監督行政領導、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權力。我礦工會要繼續加大職工代表大會的規范化建設,積極推進二級工資協商、三級工分集體協商制度的建立。從2011年開始每年職代會都會進行工資工分的協商,并簽訂相關協議。集團公司《“全員參與”型企業民主管理體系文件》的下發和我礦下發任樓煤礦企業公開實施辦法,無不透漏職工群眾參與、監督的廣泛性和群眾性。此舉是保證企業領導干部保持廉潔自律、促進企業科學決策的有效措施之一,有利于幫助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對群眾路線的極好印證。
其二要進一步增強科區務公開工作的力度。在公開程序上要優化升級,變事后公開結果為事前、事中、全過程公開。在公開內容上要緊扣企業改革發展的重大決策和生產經營活動的敏感問題進行公開;要緊扣涉及職工切身利益和黨風廉政的焦點問題進行公開。在公開的渠道上,要給予不同的途徑,即召開職代會、召開職工代表團組長和專門工作委員會負責人聯席會、民主懇談會、礦務和區務公開欄公布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內容、建立職工群眾來訪接待日制度、內部網絡、QQ群等隨時進行公開和通報。我礦職代會、職工代表聯系制度、“智慧任樓”網絡平臺、民主接待日等確保了職工群眾宏觀參與和源頭維護,在保障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和應有的知情權、監督權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時要建立內部考核、監督保證制約機制,通過落實礦務公開責任制、堅持職工評價制度、實行責任追究制和嚴格獎懲、加強日常監督考核等途徑,對公開工作定期檢查定期通報,總結礦務公開工作,分析研究礦務公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落實獎懲措施,促進了礦務公開工作有序開展。如此,將更加有效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凝聚人心,促進穩定。
其三要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圍繞安全生產中心、服務大局,積極組織廣大職工廣泛開展勞動競賽活動。以“工人先鋒號”為載體,組織廣大職工圍繞改進生產工藝、節能降耗、節能減排等方面,開展“我為企業增效益”、“我為節能做貢獻”等合理化建議活動,弘揚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新風,有效調動廣大職工群眾投身企業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最大化的群眾參與,踐行群眾路線。
二、發揮工會維護職能,關心職工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是工會踐行群眾路線的核心
從工會性質職能來看,工會是聯系黨與職工群眾的橋梁與紐帶,維護職工群眾利益是工會組織的全部職責,職工的存在與壯大是工會存在與發展的根本理由。因此,工會必須密切聯系群眾,關心職工生活。當前,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和國有企業的改革,大量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就業、分配、保障等方面的矛盾會不斷出現,一些職工因知識水平、客觀環境等原因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實際困難。這就需要工會積極與黨、政進行溝通聯系,更好地關心職工的生活,更多地為困難職工辦實事,保護、調動和發揮好廣大職工投身改革和建設礦區的積極性、創造性。
保持職工隊伍核心穩定,是當前工會面臨的一項繁重而緊迫的任務,也是工會服務服從于礦黨政安全生產大局的緊要工作。因此,就要按照“一切為了職工,一切依靠職工”的工作宗旨與準則,盡力實現“四個在一線”:職工思想狀況在一線掌握、工會維權幫扶在一線開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在一線推進、密切聯系職工群眾在一線深入。自1998年開始,我礦就注重對困難職工的幫扶和維權活動,其后“金秋助學”展開對貧困生的資助,“助夢·圓夢”大學生,每年都會相繼開展。此外,就業幫助、醫療援助等也如火如荼開展。目前我礦“四位一體”幫扶體系正逐步健全完善。當前的實踐教育活動,使工會干部有更多機會走向基層,走近職工,與職工“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解決矛盾在基層”,與此同時更全面地了解職工的工作與生活,更快捷地獲悉職工的矛盾與苦衷,更容易站在職工的思維空間,感同身受地把握職工的生存狀態,基本實現了“四個一”活動的宗旨。牢牢做好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幫助人的角色,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脫離職工群眾,工會的一切奮斗和理想,不但都會落空,而且顯得毫無意義。教育實踐活動又一次提供了強化工會職能的契機與通道。
三、發揮工會自身潛能,激發工會活力,提升工會效力,增強工會合力,凝聚工會實踐活動的正能量
在實踐活動中,如何做到真正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還需要工會自身過硬的素質。“俗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工會工作者還要注意幾個關鍵點:首先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到理論真懂、工作真用、效果真實。也就是要融會貫通地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理論,了解群眾路線的背景、把握其體系、掌握其精髓。做到理論與實踐真正結合,真心實意為職工辦實事,切實做到工作有效果。其次要牢固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念。工會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職工群眾。要不斷增強對職工群眾的感情,創新聯系職工群眾方式,建立工會干部直接聯系職工制度、民主接待日制度、懇談會制度、來信來訪制度等。目前我礦以上相關制度執行有效,“智慧任樓”創新開展在線快速反應處理問題的能力。
工會要堅持問需于職工、問計于基層,把職工群眾贊成不贊成、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作為制定措施、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牢記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的根本宗旨,提高職工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不斷提高做好職工群眾工作的水平。在實踐中我們深深體會到,只有“面對面”、“心貼心”地與職工群眾溝通交流,才能熟悉職工群眾的語言、把握職工群眾的脈搏,了解職工群眾的訴求,才能“實打實”地做好服務基層、服務職工工作。同時把職工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職工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職工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請職工參與,讓職工監督,由職工評判,把職工群眾當作我們價值與成效的最高裁決者與最終檢驗者。要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需要激發工會活力,提升工會效力,增強工會合力,需要每一位工會干部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真正進入“角色”,不僅身入還要心入,這樣做好職工群眾工作才有保障。
四、建立活動長效機制,夯實基礎,扎根基層,為黨的工作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因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根本的工作路線,也是根本的領導作風和工作方法。該項活動必須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堅持下去,直到完全地融入工會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從而實現制度化和長效化的一種機制和模式。但是人在學習、工作中存在的群眾路線需要擯棄的東西,不是說一天兩天就能剔除掉的,如一些四風問題的解決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具有頑固性、反復性。所以工會工作者必須要充分認識到群眾路線中的作風問題要整改沒有休止符,加強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必須堅持常抓不懈、不斷取得新成效。教育實踐活動中制定的整改措施就是工會工作者向職工群眾作出的承諾,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這就是軍令狀,承諾一條就要做到一條。要把中央部署作為重要遵循,牢固樹立“開端”意識,發揚“釘釘子”精神,堅持思想不疲、勁頭不松、措施不軟,堅決祛除“闖關”思想,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持之以恒地推進活動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重在高質量、高標準地抓好整改落實,要加強定期督促檢查,強化群眾監督,讓職工群眾不斷看到變化和成效。如此,工會才能負起職責,搭建橋梁,讓黨和職工群眾之間路線的更加緊密。
(作者單位:皖北煤電集團任樓煤礦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