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解決固體廢物問題的關鍵是要按制固體廢物的增長,實現廢物源頭的削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廢棄物,尤其是工業化的大規模發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使得固體廢棄物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多。這些固體廢棄物不僅要占用大量的空間,而且還會產生有毒物質污染空氣、水源和土壤,已經成為目前影響城市環保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社會的公害之一。因此,了解和掌握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技術和方法尤為必要。
關鍵詞 固體廢物 控制 措施與方法
一、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技術是在工業生產中控制垃圾的有效措施。傳統的污染控制模式是末端污染控制,即在產生了大量垃圾后,才投資金、上設備去治理。這種方法并不能阻止污染物的發生,不能減少污染源。清油生產通常是在產品生產過程或預期消費中.既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把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減至最小,又能充分滿足人類的需要,使社會經濟效益最大的一種模式。工業企業實行清潔生產,在獲得更大經濟利益的同時獲得更大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清潔生產的含義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清潔的能源,其中包括常規能源的清潔利用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二是請治的生產過程.其守包括產出無毒、無害的中間產品及物料的再循環等;三是清潔的產品,其中包括利用二次資源作原料以及產品易于回收、復用和再生,易處置易降解等。其實質是把污染預防的綜合環境保護策略持續應用于生產過程、產品設計和服務中,從污染源的產生升始,減少生產和服務過程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因此,清潔生產的核心是防止污染物的產生,它通過改變產品設計和工藝路線盡可能不產個有害的中間產物和副產品,同時實現廢物或排放物的內部再循環,以達到污染物最小量化及節約資源和能源的目的。
二、解決城市垃圾的途徑
解決城市垃圾的途徑包括:改變居民的燃料結構,降低垃圾中的煤灰含量,減少生活垃圾總量,大力推行凈菜上市,減少生活垃圾中廚房物的比重,鼓勵城市開設超級市場.為袋裝果菜開拓市場,提高商業效率,減少市民家務負擔,使生活環節適應現代化需要;提倡不用或少用包裝物,以及對包裝材料進行回收和重復使用,對于需要使用包裝的商品制定合理的限額,減少或不使用一‘次性商品,對于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袋,從減少塑料包裝的使用和提高塑料回收率入手,加強塑料回收工作,積極開發推廣塑料再生利用工藝。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在控制居民生活垃圾上都采取了很有效的措施,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分類收集
如在德國一個家庭一般有三個桶,一個捅裝報紙和各種廢紙;一個桶裝要送去焚燒處理的垃圾,還有一個桶用來裝要收集的各類資源型垃圾,這些垃圾會送去資源回收廠進行分類回收。我國的垃圾分類還有待于上設備、更有待于人員素質的提高。
2、法律控制
(1)增稅法
征收垃圾稅,尤其對塑料品和一次性器具等加重征稅的國家越來越多,意大利實行“塑料袋增稅法”,明文規定每只塑料袋付8里拉稅,商店里每賣出一個價值50里拉的塑料袋要交100里拉稅,德國的法律規定,一次性餐具紙盒每只增稅0.3美元,一個罐頭筒征收0.25美元的稅,歐盟各國對塑料袋、除銹劑等造成污染的物品都征收環境稅。
(2)罰款法
法國對垃圾的處理規定:將任何類型的廢物、廢料等垃圾丟棄到公共場所或不屬于自己的地方的人,罰250~600法郎,往河流和小溪中傾倒廢物,毒害魚類,影響魚類生存、破壞魚類的營養和食用價值者罰款2000~12000法郎。
(3)禁用法
目前,美國已有近半數州的法律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還原處理或不能回收利用的產品包裝。韓國政府1994年8月宣布,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和用完即扔的水杯、牙刷等日常用品。
(4)懲處法
加拿大規定禁止將生活垃圾隨便倒在非垃圾點,如果發現將垃圾隨便倒的人,應除令其撿起所扔的垃圾外,還將罰其在街上撿拾一定數量的垃圾抵罪,因而該國城市異常清潔,在衍道上難以撿到垃圾。
三、廢物交換
廢物具有相對性,許多在某時某地成為廢棄物的物質,隨著技術經濟條件的變化或者僅僅是轉移到另一個生產過程中去,就有可能變成有用的原材料。據此,1972年荷蘭首先提出了廢物交換的思想,在產廢者和潛在的使用者之間進行物質交換,使廢物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國外交換體系日益成熟,其發展趨勢是國際間形成網絡體系,以便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廢物交換。我國雖然沒合成熟的廢物交換方案,但廢物市場卻早就有了。
在我國存在著上千上萬的垃圾分檢大軍,一個垃圾箱從早到晚不知有多少人在翻撿,即使垃圾到了垃圾場也還有人在翻檢,垃圾中的有用成分基本不多,這是中國的特點。目前對于我們更府注重培養大眾的環境意識、垃圾不應隨便亂倒亂放。政府應加大對垃圾處理設備的投資,使垃圾再生利用率進一步提高。
四、加強環境宣傳教育,提高環境贏識
環境問題主要源于人類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壞,而這種損害環境的行為又是同人們對環境缺乏正確認識相連的。因此,加強環境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使人的行為與環境相和諧,是解決環境問題的一條根本途徑。
參考文獻:
[1]東方.現代家庭不可忽視的環保問題[J].科學之友,1999.
[2]袁可昌.污染-生存的威脅[J].江蘇科學出版社,1998.
[3]董永春.服用紡織品與人體健康[J].環境保護,1990.
[4]邱賢華.塑料對環境危害解決途徑的探討[J].環境與開發,1993.
[5]孫曉芹.某些國家對控制城市生活垃圾的幾種措施簡介[J].重慶環境科學,1999.
(作者單位:扶溝縣環境監察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