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亞哥拉丁美洲之戀
帶“歐洲感”的南美都市/漫步阿瑪斯廣場/神秘的智利美術館/地處市中心的情人山/海鮮和紅酒的盛宴
帶“歐洲感”的南美都市
智利圣地亞哥是一座擁有400多年歷史的古城,但由于多年的地震和洪水,遺留下來的殖民時代建筑已所剩無幾。雖然無法與世界知名城市里的古色古香的歷史古堡和動輒上百年的名跡相提并論,也缺乏聞名于世的黑手黨和黑幫,但殖民文化卻一直深深的植根于這座城市,隨處可見的歐洲文化四散在角落。
圣地亞哥迷人的歐洲風情和便利的現代化設施為她增色不少,如高品質的酒店和餐館,為身在市區想要探索附近山區的游客提供了一個良好保障;大片美麗的葡萄酒莊園和芬芳美味的新式葡萄酒挑逗著旅人的味蕾,卻又區別于歐洲酒的觸感;南部和西部海灘的夜間旅行,安第斯山脈的滑雪場都可以在這里出發,歐式生活的全部內容都可以很容易享受到,因為智利圣地亞哥作為一個城市擁有太多的附加價值。
建城之初,當時發現的銅礦使這座城市曾經繁榮,用礦產換來的財富建立了一座殖民風格的類歐洲城市。在第十九世紀末,國家經歷了一個由硝酸鹽礦業經濟的繁榮。新富裕的智利人建立了現在這座極具現代感的大都市的雛形,吸引了更多的人來這里生存繁衍。這里居住著一群熱愛和平的人們,和其他動蕩的南美國家相比,在那段經濟和政治比較穩定的時期,這座城市曾經就以寬大的胸懷接納過很多南美國家的政治難民,這也為圣地亞哥贏得了很大的聲譽。而今天的圣地亞哥是一座“歐洲感”非常強烈的現代化都市,各種文化在這里也開始融合和發揚。
漫步阿馬斯廣場
阿馬斯廣場(Plaza Armas),圣地亞哥官方的中心,似乎所有智利和秘魯國內的大城市都有一個阿馬斯廣場,而且還都是那個城市的核心,周圍的建筑也全部都是當地的標志性建筑。這里平時,處處可見快樂的兒童、幸福的情侶和開心的游客,誰也不曾想到這里曾經真正的用途之一是用來絞殺犯人的刑場,象征了無上的皇權,廣場寬大而平坦,也是群眾集會和歡慶的場所。這里周圍圍繞著教堂、監獄、法院和市政廳等圣地亞哥市最具歐洲建筑風格的建筑,當然也都處于最悉心的呵護之中,畢竟能夠在數次地震和洪水中幸免于難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圣地亞哥大教堂( Catedral de Santiago)始建于1748年,建筑中包含了巴洛克風格,內部十分華麗。教堂內共有三個拱形長廊,每個長廊長度均超過90米,是著名的巡禮教堂,歐洲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石砌的雕欄裝飾,肅穆安靜感覺仿佛來到了歐洲,歷代大主教的遺體都安葬在大教堂的地下,永遠的為這里的人們祝福;中央郵局(Correos Chile),曾經的總督官邸,現在卻實實在在的是一個真正的郵局,你可以從這里給自己親朋好友郵寄一張明信片;國家歷史博物館(Museo Historico Nacional),曾經的皇家法院和國庫所在地,現在里面記錄了智利的歷史,厚重感油然而生。
神秘的智利美術館
前哥倫布時期智利美術館(Museo Chileno de Arte Precolombino),智利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博物館,超過3000件前哥倫布時期的藝術品和超過1000件拉丁美洲文化藝術品被保存在這里。這里有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木乃伊,所采用的制作方法和埃及木乃伊完全不同。研究者通過拍攝新克羅木乃伊的X光片來尋找它們是怎么被制成木乃伊:由于要保存海獅,新克羅人學會了給尸體剝皮,他們就把這種方法用到了所愛的人身上;通常他們先把尸體的皮去掉,然后再把去掉皮膚的尸體掩埋在地下持續幾周時間,在這段時間里,細菌會吃掉剩下的身體組織;接著把骨骼挖出,用木棒加固;最后再用稻草和黏土重新塑造一個身體,把皮膚粘上去并且涂黑。
此外,這里的美術藏品完整地記錄了沒有受到歐洲文化影響前的印第安時期歷史,以及哥倫布登陸南美大陸數十年乃至幾個世紀后的歷史,直到原來的印第安文化近乎微弱到被歐洲文化全部占據為止。如果沒有這座博物館,估計我們很難見到那些原汁原味的印第安文化,那些色彩艷麗的陶俑,形狀各異、充滿想象力的壁畫和神像,尤其是那些神像的位置據說是不可以改變的,從挖掘出來到現在他們的距離都是早就固定好的,人們相信這里面蘊含了極為神秘的力量。
地處市中心的情人山
1540年,西班牙殖民者彼德羅·德·巴爾迪維亞(Pedro de Valdivia)從印加帝國舊址秘魯出發,沿海岸線南下來到安第斯山腳下一個花草豐美的谷地里,這就是圣地亞哥的前身?,F在人們對于這個既是殖民者又是城市奠基人的英雄,已經充滿了感激之情,而圣露西亞山(Cerro Santa Lucia),又名情人山,19世紀以來就是人們暫避城市喧囂的地方,曾經是修道士隱居的地方,后來在1541年被用做軍事用途。從1872年開始圣地亞哥市政府對其進行花園式改建,向山上運送了大量的植物土,種植了千姿百態的棕櫚樹、仙人掌、耐旱的花草,并從歐洲運來了精美別致的人物雕像、噴泉、路燈、石雕花瓶等作為花園的裝飾。山頂上有一座七角古堡—伊達爾戈堡,西班牙在南美大陸首座炮臺就位于古堡上。每當正午時分,陳設在堡上的古炮發出隆隆聲響,回蕩在圣地亞哥市上空。從高處俯瞰這座城市,長達3公里的奧希金斯大街(O'Higgins Avenue)統領起周圍所有的大街小巷,坐在纜車上享受著太平洋吹來的風,或者在黃昏時觀看朦朧的城市沐浴在一片金澄色的太陽光輝里,已經成為戀人們的首選。
海鮮和紅酒的盛宴
在一般情況下,智利的食物往往是簡單的,4300多公里的海岸線使得智利圣地亞哥擁有品種最齊全、最好的海鮮,加上多種草藥和香料使得海鮮有了不同的韻味和功用。智利美食圣地圣地亞哥所擁有的海鮮盛宴,會讓你對于肥嫩鮮美的三文魚、香甜馥郁的紅提和回味綿長的智利紅酒產生永久的記憶。
圣地亞哥的飲食風格很像是歐洲的風格,一般會有前菜、主菜和飯后甜點組成。前菜一般是沙拉或是檸檬汁開始,后面有一碗燉菜或是肉湯,主菜一般是雞肉或海鮮,主菜的分量對于亞洲的游客而言一般不是一個人可以消化的了得。飯后水果或是咖啡也都非常美味。在晚上,一般的餐館會有常規的爵士樂和現場音樂調節氣氛,這在貝拉維斯塔和巴西區的餐館都是司空見慣的。在城市的東端,幽雅的餐廳和高級的酒店提供一流的意大利菜、魚和海鮮。唯一的困擾便是“今晚吃什么?”
和世界很多其他的地方不同的是,智利人把魚、貝類和肉作為主食。圣地亞哥的三文魚奶酪餅是深受當地人和游客喜愛的一道美食。新鮮的、色澤艷麗的三文魚,配上奶酪、蛋白、蛋黃醬、和獨家特調的醬汁,組合起來很像是特制的三明治,再放上新鮮的三文魚子,每一口可以吃到大海的味道,層次鮮明。三文魚、海蝦、桂魚、蛤、貽貝再配上香甜的玉米,加入橄欖葉、檸檬醬、橄欖油、芥末和黑胡椒就成了智利海鮮沙拉,先不說新鮮的食材會帶來怎樣的味覺,單單是看到它的分量你就會覺得物超所值,這就是南美洲的熱情毫爽。
美味的海鮮盛宴和濃厚醇香的葡萄酒,會引誘接近圣地亞哥的人永遠愛上這個雖然表面上是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其實其骨子里滲透出內斂、含蓄又渴望新事物的獨特秉性,就如同這里數量眾多的比基尼咖啡館一般,半推半就之間就這么活脫脫地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