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余額寶”的火熱迅速將人們的視線聚焦,“互聯網金融”尤其P2P行業的瞬時升溫,不但贏得資本青睞,還吸引了一大批創業者紛紛加入。
“P2P網貸”平臺在我國最早興起于2007年,2011年進入快速發展期,全國網貸平臺數量在2012年猛增至2000余家,比較活躍的有400多家。進入2013年之后,網貸平臺的數量仍以平均每天1~2家上線的速度快速增長。據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列入統計范圍的430家具有代表性的P2P網貸平臺總成交量約為112億元。
諸多嗅覺靈敏的創業者早已將觸角伸向互聯網金融領域。然而對于這些創業者而言,大多會選擇自己熟悉的業務為突破口:或學習研究多年,或對業務流程較為熟悉,然后尋找合伙人、組建團隊,邁入創業行列。
風來了,豬就能飛起來?看他們如何將互聯網與傲慢的金融融合起來。
草根兇猛——張揚
相對于P2P創業圈來說,張揚過往并不簡陋的履歷并不起眼,甚至,可以用“草根”來形容。沒有當過高級經理人,沒有海外或者投資圈背景,沒有創業經驗……張揚形容自己“原來就是一個打工的業務員”。
但他所創立的新新貸,卻已經是P2P行業的元老級企業,順利度過了慘烈的初期洗牌,交易額已經從初期的每月100萬,增長到現在的1.5億。這位草根創始人的創業,經過了一段“創業+打工”的階段。
新新貸成立初期,公司僅有張揚和另一位聯合創始人陳志飛——張揚在銀行工作時的領導。從行政、HR、業務員,兩位光桿司令都親力親為,初期的業務,也都需要自己親自出馬。
在傳統銀行業積累的信貸管理經驗,以及“打工”的心得,使張揚更為看重人的作用。因此,新新貸也是行業內最早引入管培生制度的公司?!癙2P行業很新,人才的培養速度遠遠跟不上。”管培生制度引入了一批高學歷人才,初期的管培生由創始人親自培養,并且組成了公司的管理骨干人才。
時至今日,新新貸已經走過3年多的歷程,始終專注P2P領域。而張揚對P2P的鐘情,正是源于對該市場的看好。2011年,張揚開始了解P2P行業,并接觸到一些優秀的公司。
創業總是很累的,張揚說,當時其唯一的合伙人就是現在的新新貸聯合創始人陳志飛,也是他以前在銀行工作時的領導。雖說是創始人,但他們在創業初期也要自己跑業務,兩個人在上海選辦公場地、到工商局完成注冊、一起展開招聘工作。“剛開業的時候我們公司只有6個人,一個月做出的業績也只有100多萬,現在一個月能夠完成的交易已經達到1.5億?!睆垞P不無感慨地說。
在傳統銀行業積累的信貸管理經驗,對張揚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罢驗橛袀鹘y金融的基礎,轉型互聯網才能更順利?!睆垞P如是坦言。
“錢”二代——許澤瑋
從2011年成立到今天,從幾個人的團隊到如今年收入過億的互聯網綜合金融平臺;從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模式到自己尋找投資并完成兩輪融資,一直有著金融創業夢的“錢二代”許澤瑋對于互聯網金融也有他自己的解讀。
祖父母、父母都在銀行工作,出身金融世家的許澤瑋,自幼就萌生了從事金融工作的念頭。因為銀行有著每年12月31日年終結算的制度,許澤瑋的父母每年這個時候都堅守工作崗位,而年幼的許澤瑋只能一個人在家里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我印象特別深刻,因為當天晚上零點開始結算所有業務,我爸媽都得上班,元旦那一天的假期永遠我一個人過?!币虼?,許澤瑋當即就產生了一個念頭:“希望有一種工具提升銀行工作人員的效率,那樣爸爸媽媽就能陪我過元旦了?!?/p>
2006年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專業的許澤瑋,先后在新浪和一家創業型互聯網公司工作。安逸且固定的工作讓徐澤瑋越來越覺得乏味,于是他開始思索新的方向。
2011年,時值互聯網高速發展及網絡購物普及之時,通過互聯網購買金融產品的消費者也漸漸多起來,而受限于當時的金融制度等問題,客戶往往在溝通與購買體驗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于是,許澤瑋又開始萌生新的念頭,能否以一種高效價廉的方式連接金融機構和客戶?
基于這樣的設想,許澤瑋感覺是時候大干一場了,于是便只身踏上了互聯網金融創業之路——建立91金融平臺。然而,建平臺容易,要想真正在上面跑商務,而且還是金融業務,對于年輕的許澤瑋而言,可謂困難重重。
首先團隊的搭建與組合就是一門學問。經過反復的試錯,目前在他的團隊里,具備銀行、基金背景的人員就占到一半,他們都擁有很豐富的傳統金融資源和經驗?!暗壳拔胰匀挥腥种坏臅r間是在招聘?!痹S澤瑋介紹說。
自幼受家庭熏陶,又有傳統金融以及互聯網行業的從業經驗,許澤瑋對互聯網金融的理解很深刻。他依然清晰地記得,91金融的第一款產品誕生的過程。“起初我們只是想著幫金融機構在網上賣產品,后來做著做著就做成了一個平臺,于是就有了91金融超市,對金融機構收取傭金,對客戶免費,這也是91金融的第一個產品”。
目前,91金融覆蓋貸款、信用卡、保險、理財等多種金融服務,在外界看來,91金融好像“什么都做,多而繁雜”。但在許澤瑋看來,相比傳統金融業,互聯網擁有更好的渠道,同時基于大數據分析和設計產品,因此更要做普惠金融,從而服務更多的人。
互聯網金融創業才剛剛開始,以上幾位只是這個領域千千萬個創業者的縮影。但無論質疑、冷眼甚至不懷好意的諷刺,他們依然堅持走在這條路上?;蛟S正如人們所言,互聯網是一個神奇的存在,而當金融遇上互聯網,未來或許還有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