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一生中從未發生過頭痛的不到1%,但能及時就醫并接受正確治療的卻為數不多。在第11個“世界鎮痛日”來臨之際,讓我們請專家聊聊那點“頭疼”事兒。
特邀專家 樊碧發
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全國疼痛診療研究中心主任。
專家觀點
頭痛種類多 切莫亂用藥
生活中,人們難免會遇到“頭痛腦熱”的問題,但是多數人都不把這當回事,不是自己強忍著,就是胡亂吃一些止痛藥。殊不知,頭痛的種類非常多,絕不是靠止痛藥就能解決的。
醫學界將頭痛分為13大類70多種,主要包括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等,此外還有一大類是“不明原因的頭痛”。可見,頭痛發作時,首先應找出原因,然后才能對癥治療。如果亂用止痛藥,不僅不對癥,還會掩蓋病情,甚至還可能形成藥物依賴。
一般來說,偶爾出現的頭痛可以暫時服用止痛藥,觀察觀察。但是,止痛藥物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副作用,長期服用可能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害。所以,如果長期反復頭痛,已影響到工作和生活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頭痛非小事 有些很危險
有些頭痛,吃點止痛藥休息一下就會好,但有些頭痛往往是某些嚴重疾病的先兆或初始癥狀,一旦延誤診治可危及生命,應該警惕。
例如,如果頭痛并伴有噴射狀嘔吐,則可能和腦腫瘤有關;如果頭痛十分劇烈,并伴有偏癱或意識障礙,則可能是腦出血的先兆;如果頭痛得就像要爆炸一樣,可能是蛛網膜下腔出血……
總之,可以引起頭痛的疾病有很多,其中有些疾病還會危及生命,因此,患者一旦出現這些劇烈頭痛表現,一定要及時到醫院請專業醫生診斷,千萬不要強忍,以免導致病情惡化。
如果有下面一些危險信號,必須盡快就醫:
1. 頭痛伴有發燒,經過一般性檢查又沒有查明病因者,須予以高度重視。
2. 頭痛伴有意識模糊、表情淡漠、行動遲緩等均是危險信號。
3. 伴有惡心、嘔吐,或用力咳嗽、用力大便時疼痛加重的頭痛,往往預示著顱內壓增高,提示顱內器質性疾病。
4. 50歲以后出現的頭痛要提高警惕,因為這個年齡段是很多疾病尤其是腫瘤的高發年齡段。
5. 雖然經常發生頭痛,但頭痛癥狀突然改變,例如從鈍痛變成劇痛,都要警惕。
偏頭痛
怕冷、怕風、怕缺覺
偏頭痛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頭痛,在所有的頭痛患者中約占10%左右。這種頭痛常常反復發作,比較劇烈,屬于中重度頭痛,多表現為一側劇烈的搏動性頭痛,并且伴有惡心和嘔吐。
研究發現,偏頭痛具有遺傳性,家族史是偏頭痛風險因素之一。此外,偏頭痛的發作常和焦慮、精神緊張、極度疲倦、情緒抑郁及各種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當氣候變化、緊張、工作學習壓力大、缺少睡眠或睡眠過多、飲食問題(如喝太多的紅葡萄酒、咖啡、濃茶、可樂等)都可能誘發偏頭痛。
專家支招
要想控制偏頭痛首先要避免誘發因素,包括保持規律的日常活動和規律的睡眠,適當進行有氧運動,注意飲食等。
治療偏頭痛有多種藥物可以選擇,但要避免藥物的過度使用,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一般來說,偏頭痛的治療包括發作期治療和間歇期治療兩個方面。一旦出現發作表現甚至先兆,就應及時服用止痛藥物,如去痛片、百服寧或泰諾等。這些藥物適用于輕、中度偏頭痛發作。如上述藥物效果不好或頭痛較重時,可選用曲普坦類藥物,這是治療偏頭痛發作的特效藥物。
頸源性頭痛
多數頭痛和脖子有關
如今,很多職場人士常常會出現不明原因的頭痛,其實大部分屬于頸源性頭痛。這種頭痛早期多為脖子疼、枕部疼,逐漸發展到后腦勺、頭頂,甚至會帶動眼眶一起疼,同時伴有耳鳴、耳脹、眼部悶脹、頸部僵硬感。
頸源性頭疼主要和頸椎、頸部軟組織受損有關。由于血液和神經都是經過頸部連入大腦的,一旦頸椎或頸部軟組織發生病損、受到卡壓,就會刺激頸神經,血液循環也會受影響,于是便可能引發頭痛、頭暈的反應。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上班族長期伏案或經常使用電腦,導致頸椎、頸部肌肉出現了問題,繼而引發了頸源性頭痛。
專家支招
頸源性頭疼不能當普通頭疼處理,更不能隨便按摩按壓,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頸源性頭痛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神經阻滯和微創神經介入鎮痛術,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平時注意預防。主要是避免長時間伏案工作,每隔半小時或1小時要起身適當地做些上肢伸展運動,放松頸部的肌肉或進行適量的全身運動,活動筋骨,改善血液循環。此外,游泳是預防該病的最好的運動方式。
緊張型頭痛
“壓力山大”頭痛來襲
隨著生活、工作、學習節奏的加快,社會生存壓力的加大,患有緊張型頭痛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主要表現為明顯的頭部雙側疼痛或不適,通常為持續性鈍痛、脹痛,有壓迫感,沉重緊縮感,就像戴了一頂沉重的帽子,或者頭部周圍像戴了個緊箍咒。
這種頭痛是一種常見都市病,特別是年輕女性更容易遇到這種頭痛。雖然它的發病機制還不是很清楚,但一般認為和社會心理壓力、焦慮、抑郁、精神因素、工作疲勞、濫用止痛藥等因素有關。
專家支招
治療緊張型頭痛與治療偏頭痛的用藥差不多,但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選擇止痛藥物,不建議盲目吃止痛片。
同時,還要從消除精神上的過度焦慮與緊張著手,在生活中要注意及時調節情緒,保持愉悅的心情。
此外,對頭部進行力度適中的按摩是緩解緊張型頭痛的有效方法。風池穴、太陽穴是緊張性頭痛的按摩穴位,緩慢均勻地在太陽穴、風池穴處輕輕來回按摩,有助于緩解這種頭痛。
叢集性頭痛
生不如死的頭痛
與一般的頭痛相比,叢集性頭痛更加劇烈,許多患者在發作時可能會大叫、用頭撞墻、甚至傷害自己,是一種十分危險的頭痛。
叢集性頭痛多見于青年,并且發作多在同一側。開始發作時往往在一側眼眶周圍或眼上方,迅速擴展到同側額處,以至到達一側面部甚至同側肩、頸部。此外,叢集性頭痛有典型的叢集期和緩解期。在叢集期內,頭痛的發作有嚴格的節律性,一般在每天的固定時間發作至少一兩次,以夜間發作多見。隨后進入一段時間的緩解期,一般約數月至2年。
專家支招
頭痛劇烈發作時,首先應該查明原因,排查是否為器質性病變引發的頭痛。
如果是叢集性頭痛急性發作,吸入100%的氧氣和皮下注射舒馬曲坦是首選的治療方法,可以迅速緩解頭痛。在叢集發作期,每晚睡前口服麥角堿類藥物(二氫麥角胺),對夜間到早晨的頭痛預防能夠達到滿意的效果。
相關鏈接
另類頭痛不可忽視
還有一些頭痛,雖然痛在頭部,病因卻未必是頭,此時就需要全面排查原因了。
眼病:眼鏡佩戴不合適或者患上了青光眼,都可能會出現頭痛,一般癥狀為脹痛,頭暈及惡心。如果沒有眼鏡問題,而頭痛不僅時常發作,視力有時也有異常時,應趕緊去正規醫院查查眼壓。
鼻炎:鼻竇炎也是引發頭痛的原因之一,被稱為鼻源性頭痛,容易被人們忽視。如果常感到頭悶痛,眼眶、臉頰疼,并且伴有鼻塞、流膿鼻涕的話,應懷疑是鼻竇炎,應及時去耳鼻喉科排查。
牙病:很多牙齒和口腔疾病都能夠造成頭痛,如齲齒、牙齦炎和牙列不齊。如果是牙齦膿腫、齲齒或牙周炎,只要牙患消失,頭痛也可不治而愈;如果是牙列不齊,則需要矯正。
藥物:各種止痛藥對中樞神經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長期(過量)服用,會減弱中樞神經系統自身的抗痛機制,使痛覺過敏、頭痛加重、發作頻繁,甚至形成對藥物的依賴。一旦停用止痛藥,不僅頭痛會加重,還可能出現全身不適、焦慮失眠、煩躁不安、惡心嘔吐等戒斷癥狀。由于止痛藥的鎮痛作用逐漸減弱,要達到止痛效果,就必須增加藥量或增加服藥次數。這在醫學上稱為藥物濫用性頭痛。
本刊記者 王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