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省會長沙基層實用型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調研,分析湖南基層實用型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產生問題的原因,結合實際,探討加強基層實用型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建議,采取聯合培養、訂單培養、定向培養、強化培訓等方式,分階段、分步驟地為基層培養一支與人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相適應的實用型衛生技術人才隊伍,滿足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對居民身體健康的需求。
【關鍵詞】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分析;對策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primary health personnel in the provincial capital of Changsha. It analyses the status quo , the main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cause, of practical health personnel construction in grassroots of Hunan. Combining with the reality, it explore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practical grassroots health personnel. By joint training, order training, orientation training, and strengthen training, a team of practical health technical personnel will be cultivated step-by-step, adapting to the people’s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needs , while meet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Hunan on the needs of the health of residents.
Key words: grassroots, health personnel, analyze,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1- 0026-03
0 "引言
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師等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是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現小康社會目標、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加強基層實用型衛生人才培養,對于全面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從根本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突出問題,具有重大意義[1]。根據課題要求,我們在對省會長沙基層實用型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調研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分析了原因,提出了一些對策,對國家、特別是對湖南省的教育改革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有益。
1 基本情況
長沙是一個擁有704.4萬人口的省會城市,國內生產總值居省會城市第3位,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省會城市第6位,入圍中國最具競爭力城市十強,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轄芙蓉、岳麓、天心、雨花、開福、望城6區及長沙、瀏陽、寧鄉3縣(市)。隨著國家重視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各級政府對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房屋設備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條件有了明顯改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有了長足發展。
全市擁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709個(含部省級、企事業及民營醫療機構等),病床4.16萬張,衛生工作人員50599人(衛生技術人員40232人;執業及助理醫師15831人;注冊護士7840人,管理及工勤人員10367人)。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 WHO 研究合作中心、7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0門國家精品課程、11個研究所及109個研究室。部、省、市級醫院還建有一大批國家或省級臨床重點專科。
全市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6.20人,每千人口病床5.50張,人均期望壽命77.3歲。2009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甲、乙類389.46/10萬,丙類278.59/10萬;孕產婦死亡率 18.89/10萬,嬰幼兒死亡率6.29‰。
全市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1695個,占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總量的62.57%。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70個,建制鄉鎮衛生院117個,村衛生室1366個。共設置病床約4500張。全市農村鄉鎮村和城市社區的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總數約10066人,占全市衛生工作人員總數的19.89%。
2 "主要問題
2.1發展不平衡。雖然省會長沙是湖南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中心,但在醫學事業伴隨經濟增長的發展進步過程中,城市大中型醫院的步伐相對較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相對較慢或停滯。特別是在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上,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硬件條件不斷改善相比,醫療技術專業人才的嚴重不足,技術水平落后,人才結構不合理、人才隊伍的不穩定、管理人員能力不強等問題顯得更加突出,難以適應城鄉居民對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已經成為提高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數量和質量的制約因素,也成為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患糾紛的主因。
2.2醫療衛生服務利用率低。全市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醫療衛生服務利用率僅為30%左右,與50-80%的國際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利用不足”現象十分嚴重,城鄉居民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反映強烈。
2.3全科醫師嚴重缺乏。全市注冊全科醫學專業的執業(助理)醫師約500人。而按照標準,全市僅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村衛生室就需要3316名全科醫師。
2.4各類技師嚴重不足。全市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具備檢驗、特種、藥劑等資質的技師不到500人。而按照標準,全市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需要約2000名檢驗、特種、藥劑等資質的技師。
2.5隊伍素質偏低。全市城市社區現有的2150名衛生從業人員中,中專及以下學歷者840人,占39%;4677名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中,中專學歷者2326人,占49.73%;無專業學歷者430人,占9.19%;1366個村衛生室從業人員均無大專及以上學歷。高級職稱僅有300名左右,中級職稱約1300名,初級職稱4500名。有25.49%(2566/10066)的鄉村醫生無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全部1366個村衛生室工作人員中,90%以上無學歷或僅有中專學歷,更無相應技術職稱。
2.6人才流失問題凸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特別是鄉鎮衛生院難以吸引和穩定人才,一是大量醫學本科畢業生到城市社區和農村衛生機構“下不去、留不住”;二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缺乏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專業人員;三是一些經過培養的優秀人才大都流動到城市大醫院或私立醫院工作;四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大批人員無學歷、無執業資格、但又無法分流,嚴重制約了基層衛生事業發展。
3 "主要原因
3.1缺乏培訓進修機會,尤其是缺乏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制度保障。衛生人才的培養有其特殊規律,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規范化培訓,目前國家培訓制度尚不完善,基層衛生人才缺乏培訓培養的機會和資源,到基層就業的醫學畢業生不能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或技能培養,導致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基本功差、動手能力弱、誤診率高、治療效果不理想等,與二級以上醫院衛生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差距不斷拉大,診療水平難以得到居民信任。
3.2缺乏編制和崗位管理政策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人員編制和崗位設置難以滿足基層衛生事業發展需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三年,部分區縣(市)基層衛生機構仍無編制,財政支持嚴重不足。基層單位缺乏用人自主權,“想要的進不來,想出的出不去”,為緩解“人手不夠”的問題,只能大量招聘人員解決,而這部分臨聘人員流動性大,難以成為單位技術骨干。
3.3基層衛生人員待遇低,工資收入無保障。據調查,醫改前有40.17%的衛生院在職人員月均工資低于1000元,3.84%的月均工資低于600元。地方財政僅給鄉鎮衛生院公衛辦工作人員撥款0.4-1萬元/每人·每年,離退休生活無保障,且醫學生錄取分數線高、學制較長、學費較高,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后,工資福利待遇等還不如當地其他事業單位,基層醫療衛生工作人員意見較大,群體上訪情況有增加趨勢。
3.4缺乏社會保障政策支持。目前,鄉鎮村衛生人員低收入、無社會保障問題較為突出,在戶口、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方面也存在制度缺失,社會保障方面有后顧之憂。
3.5基層衛生人員生活條件艱苦。基層工作、生活條件艱苦,交通不便,住房無保障,婚姻不理想,子女上學就業等面臨實際困難,導致高學歷畢業生、執業醫師、技術骨干不愿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現有的人才也留不住,向城市和醫院流動[2]。
4 "衛生人才需求
依據國家和省醫改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精神[3],按照每萬居民配備2-3名全科醫師,每千居民配備1名護士(目前只達到0.82),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2名檢驗師和2名特種技師、2-3名藥劑師,每個村衛生室配備1名大專學歷的全科醫師的標準,全市城鄉居民704.4萬人、鄉鎮社區醫療機構287個、村衛生室1366個計算:在不考慮崗位人員退休調整減少的前提下,全市共需新增實用型基層醫療衛生工作人員約5600人。其中,全科醫師約2112人,護士1570人,檢驗師574人,特種技師574人,藥劑師861人。
5 "對策
5.1積極制定政府財政保障政策。一是政府負責其舉辦的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按國家規定核定的基本建設、設備購置、人員經費及所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的業務經費。二是基層醫療衛生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與當地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相銜接。三是對村衛生室采取政府扶持、集體投入、自籌等多種形式籌集建設資金,對承擔的公共衛生服務等任務,政府給予適當補償。四是逐步解決基層醫療衛生工作人員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小戶型公有周轉房建設等問題,在社會保障方面再無后顧之憂[4]。
5.2加快編制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進程。一是按照每1萬服務人口配備1.2-1.4名醫療衛生工作人員的比例,為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按事業編制性質核編[5]。二是全面實行人員聘用制,建立能進能出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三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務質量和服務數量為核心、以崗位責任與績效為基礎的考核和激勵制度。
5.3認真落實職稱管理和對口幫扶政策。一是制定農村衛生技術職稱晉升優惠政策,單獨設置農村衛生中、高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序列,使農村衛生技術骨干安心基層醫療衛生工作。二是繼續落實城市醫院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生晉升中高級職稱前到農村服務一年的政策,達到為基層帶教好一批骨干的目的。三是繼續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 從城市三級綜合醫院選派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業務骨干到縣級醫院開展醫療衛生服務,從二級以上醫院選派醫務人員到鄉鎮衛生院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四是城市二級以上醫院領辦或對口幫扶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效開發利用衛生資源,完善雙向轉診機制,提高社區診療水平[6]。
5.4開展急需緊缺型人才培養和技能鑒定。一是實施基層急需緊缺人才的培養,衛生事業的發展對公共衛生、護理、藥師等專業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人才缺口大,要有計劃、有重點地加強對現有人員的專業培訓,通過培訓強化他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解決相關崗位人才緊缺的問題。二是有針對性地舉辦短期培訓班,分層次、分階段、分項目針對現有衛生專業人員隊伍進行專項、專科培養、培訓和輪訓,提高衛生人員隊伍整體素質和專業能力。三是建立地市級衛生人才培訓中心和醫衛技能鑒定中心,醫療衛生職業院校與醫院合作,開展醫學專業培訓、計算機及英語輔導、執業資格考前輔導等;與勞動、婦聯、行業協會、用人單位合作,開展口腔醫學技師、藥劑師、社區康復治療師、眼鏡驗光師、育嬰師、月嫂、健康管理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按摩師、護理師等的技能培訓、考核、鑒定,為轉崗和下崗人員創造良好的就業條件,為病人生活護理、機構養老、社區養老提供實用型基層衛生人才[7]。
5.5組織實施在職在崗人員繼續醫學教育工程。一是開辦全科醫生班,在志愿到基層工作的臨床醫學畢業生和基層在職的臨床醫生中招生,采用訂單、定向政府免費培養到基層工作的方式,進行全科醫生培訓,滿足“小病在基層”的人力資源要求。二是開辦農村醫學班,直接在現有無學歷無執業資格的在職衛生人員中招生培養,使其達到相應執業資格考試的學歷要求,能夠參加全國的執業資格考試。三是開辦執業資格考前輔導班,對已經達到參加執業資格考試學歷要求、但又未能通過執業資格考試的在崗衛生人員進行短期強化培訓,使其通過執業資格考試獲得相應執業資格。四是實施退出機制,對通過學習、培訓、考試獲得相應學歷和執業資格的基層實用型衛生人員,享受報銷學費、提高工資、調整職稱等待遇;對通過學習、培訓仍不能獲得相應學歷和執業資格的基層衛生人員,實施退出機制,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診療水平和服務能力,打牢三級救治網絡的網底基礎,基本滿足城鄉居民健康需求[8]。
5.6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督查。各級政府的醫改實施方案對財政保障、編制管理、職稱晉升等政策進行了明確,強調基層醫療衛生工作是我國衛生工作的重點,基層衛生人員的素質是我國衛生人才培養教育的重點,但在實施過程中存在部門協調和利益沖突而容易出現偏差,所以應建立政府工作協調、工作督查、工作考核和激勵機制,認真落實人才培養、衛生投入等政策,積極培養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相適應的衛生人才,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居民身體健康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譚瓊,曹永鵬。醫院人才隊伍現狀分析與發展思路[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9,18(4):45-46.
2彭宏偉,彭穎.長沙市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1,8(22):131-132.
3 段勇,孫振球.我國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現狀、問題與對策[J].實用預防醫學,2010,17(4):813-814
4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EB/OL].[2012-01-24].http://www.gov.cn/jrzg/2009-04/06/comtent-1278721.htm
5 湖南省編辦,湖南省衛生廳,湖南省財政廳.關于下發湖南省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標準(試行)的通知[EB/OL].[2009-11/16.http://www.hnfgw.gov.cn/ggkf/jjtzgg/8545.html
6 辛雅菊.康樂縣縣、鄉(鎮)兩級醫院人力資源現狀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8):120-121.
7 催明辰,宋國華.順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形勢大力為農村基層培養輸送醫療衛生人才[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3):10-11,16
8 王潔,趙瑩,郝玉玲,等.我國農村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2,5(4):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