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血透室護士受血源性傳播疾病的危害,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行血液透析的74例患者,有12名均不存在血源性傳播疾病史的護理人員負責血液透析相關護理工作,血液透析次數共計2萬多次,在治療的過程中予以嚴格的管理的防護措施。結果 在血液透析治療的全過程予以嚴格的管理的防護措施,無1例護士發生血源性疾病感染。結論 在血液透析治療中,醫院通過加強全過程管理和防護,可以有效預防血透室護士受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感染。
【關鍵詞】血透室;血源性傳播疾病;護士
【中圖分類號】R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1- 0051-02
所謂血源性傳播疾病,它指的是通過體液、血液等途徑來傳播的一類傳染性疾病,屬于醫院感染控制領域的重要課題之一[1]。血透室護士由于要經常接觸患者的體液和血液,成為感染血源性傳播疾病的高危人群。本文選擇我院在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行血液透析的74例患者,通過采取治療全過程的管理和防護,無1例護士發生感染,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行血液透析的74例患者,12名護理人員經檢查,結果顯示均不存在血源性傳播疾病史。對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療,血液透析次數共計2萬多次。其中,17例患者存在血源性傳播疾病:9例乙型表面抗原陽性,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HCV),1例梅毒。
1.2 方法
在血液透析治療的全過程中,都要采取相應的管理和防護措施。具體來講,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措施。
1.2.1 血液透析治療前
①血液凈化中心布局要合理,對于那些存在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患者,在血液透析中需要采取專室專機隔離透析,并且保證透析器及管路均一次性使用,嚴禁重復使用。②護理人員上崗前,必須要通過崗前培訓且合格;進入血透室時,要更衣、換鞋、戴好手套、口罩、帽子等。
1.2.2 血液透析治療時
①在血液透析的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并且做好各項斜度隔離措施。當護理人員要接觸不同患者時,應該要洗手更換手套,必要時還要做好消毒。②行動靜脈內瘺穿刺前,為了確保一次性穿刺成功,需對患者的血管條件進行評估,如果對于規律性血液透析>1年的患者,可以免去動靜脈內瘺穿刺這一項操作,從而有效降低穿刺點滲血的發生率。此外,還要盡量避免在同一點進行重復穿刺,大大減少護理人員接觸患者血液的機會。
1.2.3 血液透析治療后
①被污染物體的處理。第一,對于已經被污染的內瘺穿刺針,不能直接插入輸液瓶內,對于被污染的輸血器、注射器、透析管路等,均要放入醫療廢物垃圾袋中,嚴禁將使用過后的一次性針頭套入針帽。護理人員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相關銳器,比如針頭。②經相關實驗結果發現:HBV可以存活于物體表面長達7天[2]。因此,患者完成鞋業透析治療后,從床單位到透析機,均要采取終末消毒措施。比如地面要用500mg/L含氯消毒劑來拖地;有明顯污染的透析機表面,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噴灑表面半小時,然后再用清水擦拭等。③護理人員離開血液透析時,應嚴格按照標準的洗手方法進行洗手,然后行消毒措施,最后采用肥皂液、流動水來洗手,有效避免感染。
2 結果
在我院科室中,所有工作人員均定期(半年)行體格檢查,其中包括血源性傳播疾病(比如乙肝表面抗體、梅毒螺旋體特異抗體、乙肝E抗原、人體免疫缺陷病毒測定等多項內容)以及肝功能檢查,結果顯示所有護理人員菊正常,無1例感染血源性傳播疾病。
3 討論
3.1 血源性傳播疾病的危害因素
近年來,我國血源性傳播疾病發展較快,特別是血透患者,由于他們需要反復輸血、免疫功能低下,再加上其他各種醫源性因素,從而造成艾滋病、乙肝等疾病大發病率大大增高[2],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在血透室中,由于護士每天多次對患者行動靜脈內瘺穿刺,會直接接觸患者的體液和血液。如果在實際操作不當,極易被污染,成為感染血源性傳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具體來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穿刺以及穿刺部位滲血;穿刺不慎刺破皮膚;輸血、留取血標本更換透析器不慎污染血跡;沖洗下機后,透析器造成護士皮膚、眼睛污染等,這些都會給護士造成感染[3]。
3.2 防護護士受血源性傳播疾病感染的對策
為了有效避免血透室護士受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感染,需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2.1 加強崗前培訓
血透室護士上崗前,醫院要根據護士和醫院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針對性當地開展崗前培訓工作,以專題講座、研討會等形式,提高護士對標準預防知識的掌握程度。完成培訓后,對護士進行相應的考核,只有通過考核者才可以上崗,有效減少因護士操作不規范造成的感染。
3.2.2 加深護士的自我防范意識
醫院要通過對護士的管理工作,進一步加深護士自我防范的意識,不斷加強自我保護,促使他們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提高護士執行各項感染管理制度的自覺性。
3.2.3 認真對待手衛生和銳器處理
①護士要經常接觸患者,所以醫院要開展專題講座,向護士示范洗手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提高護士洗手的依從性。在血透室操作中,護士一定要根據規范,認真洗手,做好手衛生。②在血透室中,護士要經常接觸銳器,比如針頭、刀剪等,護士如果操作不當,極易造成皮膚刺傷。因此,護士一定要規范操作流程,并且最大程度上減少銳器使用后的處理環節,不要將銳器相互傳遞。
3.2.4 做好應急方案
在實際操作中,如果護士的皮膚、黏膜接觸到污染的體液和血液,應該馬上對其進行沖洗,并且將被污染的外衣、口罩等脫掉;如果護士被針刺傷,應該馬上脫去手套,盡可能地將傷口處的血液擠出來,在擠壓的過程中清洗傷口等[4]。
參考文獻:
[1]曹紅梅.血透室護士受血源性傳播疾病的危害和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6(17):73-74.
[2]安珍.血透室護士職業危害及防護探討[J].哈爾濱醫藥,2012,32(06):493.
[3]周翌.血透室護士職業危害及防護措施[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3,18(08):7-9.
[4]吳宜膺.血透室護士的職業危害及防護[J].中國實用醫藥,2009,10(23):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