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丙酸氟替卡松治療兒童哮喘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哮喘患兒84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加服丙酸氟替卡松治療,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顯效為23例,有效為17例,總有效率為95.2%,對照組顯效為11例,有效為22例,總有效率為78.6%,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p<0.05;觀察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丙酸氟替卡松有利于緩解患兒哮喘的臨床癥狀,改善患兒肺功能,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丙酸氟替卡松;兒童哮喘;療效
【中圖分類號】R3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1- 0058-02
哮喘是一種慢性炎癥,其主要特征是可逆性氣道阻塞、氣道高反應性等,是兒童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目前我國有1000多萬的哮喘患兒,其發病率達到了1.5%[1],近幾年來,兒童哮喘的發病率又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哮喘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重者甚至致其死亡。當兒童患病時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打噴嚏、流清涕、眼癢等一系列的上呼吸道過敏癥狀。由于患兒比較小,其表達能力一般比較差,當發現兒童有這些癥狀的時候應及時就醫檢查。色甘酸鈉、糖皮質激素、奈多克米納是目前治療兒童哮喘的主要藥物,其中糖皮質激素的抗炎平喘效果最好。丙酸氟替卡松是新一代表面糖皮質激素,對哮喘的治療效果顯著[2]。近年來,我院對哮喘兒童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療,療效顯著,現將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哮喘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2例。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齡3~14歲,平均年齡(7.2±3.1)歲,病程3個月~2年,平均病程(2.12±0.23)年;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齡4~15歲,平均年齡(7.5±4.2)歲,病程4個月~2年,平均病程(2.15±0.3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兒科哮喘防治常規中的診斷標準。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綜合治療哮喘,給予患兒β受體激動劑,保持患兒的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患兒激素靜脈滴注3天,維持其水電解質的正常,控制并發癥的發生,療程為6個月;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加用丙酸氟替卡松,利用儲霧罐吸入治療,每次吸入125μg,每天2~4次,療程也為6個月。
1.3療效判定標準
在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沒有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肺部聽診時其哮鳴音消失,25%<最大呼氣流速增加量<35%,則表明治療顯效;在治療后患兒的喘息癥狀有所改善,出現呼吸困難的次數減少,偶有煩躁情緒,聽診時哮鳴音減少,15%<最大呼氣流速增加量<24%,則表明治療有效;治療后患兒的喘息癥狀沒有得到改善,呼吸仍然困難,情緒煩躁,肺部聽診時哮鳴音沒有減少很多,最大呼氣流速沒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則表明治療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3]。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均由我院數據處理中心專門人員進行,保證數據真實性與科學性。初步數據錄入EXCEL(2003版)進行邏輯校對與分析,得出清潔數據采用四方表格法進行統計學分析,分析結果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觀察組顯效為23例,有效為17例,總有效率為95.2%,對照組顯效為11例,有效為22例,總有效率為78.6%,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詳見表1。
注:觀察組治療效果與對照組相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兒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及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及住院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詳見表2。
3結論
哮喘是兒童是常見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由于患兒年齡比較小,其免疫功能一般比較差,哮喘的反復發作可以導致粘液滲出、血漿滲出、神經活性增加等一系列病理改變,最后導致患兒氣道重建,若患兒長期患病可導致其肺功能逐漸下降。目前臨床對哮喘的治療主要是以抗炎平喘為主,而在治療兒童哮喘的眾多藥物之中,抗感染能力最強的是糖皮質激素,現在已經成為了治療兒童哮喘的主要藥物。糖皮質激素具有非常廣泛的藥理作用[4],其抗炎機制可能是通過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謝,阻止細胞因子和炎性細胞的合成,激活和穩定白細胞溶酶體膜,提高腺苷酸環化酶的作用,增加抗炎性蛋白質的生成,從而達到治療氣道炎癥的目的。長期吸入糖皮質激素可以改善哮喘患兒的臨床癥狀,減少因為呼吸道感染對患兒身體帶來的損傷,避免患兒肺功能的下降,提高患兒的生存質量。
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種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強效的抗炎和抗過敏作用,主要用于治療哮喘病。在患者吸入半個小時左右的時候,就可以看到顯著的效果。丙酸氟替卡松相較于其他治療哮喘的藥物,其親和力比較好,而且具有高脂溶性的特點[5]。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療效果比口服治療效果好,口服的生物利用度比較低,吸入治療既可以避免人體對藥物的吸收,又可以避免長期使用激素類的藥物對患兒身體帶來的損傷,減少各種不良反應的發生。同時通過吸入治療,使藥物在氣道的停留時間比較長,其濃度也很高,可以有效的抑制氣道炎性細胞的滲出,從而降低氣道的高反應性,提高患兒體內抗炎活性反應[6]。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會得到明顯的改善,而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增長,其改善情況會更加明顯。本次研究也證實了這一觀點,臨床療效隨治療時間增長而加強。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顯效為23例,有效為17例,總有效率為95.2%,對照組顯效為11例,有效為22例,總有效率為78.6%,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觀察組患兒治療后臨床改善情況及住院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綜上所述,丙酸氟替卡松有利于緩解患兒哮喘的臨床癥狀,改善患兒肺功能,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曾霞,陳實,王靈等.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療兒童哮喘96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13,24(7):1056-1057.
[2]曹輝.丙酸氟替卡松治療兒童哮喘388例臨床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5):652-654.
[3]劉艷榮.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療兒童哮喘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1):192-193.
[4]吳熙成.丙酸氟替卡松治療兒童哮喘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0):48-49. [5]黃仁漢.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治療小兒哮喘69例總結[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13(8):653-653.
[6]蘇志強,卓志強,柯丹紅等.吸入糖皮質激素及聯用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在兒童哮喘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22):2746-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