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重度子癇前期的護理方法,防止發生子癇及其嚴重并發癥,以提高孕產婦安全分娩質量,降低圍產兒的死亡率。方法:護理98例重度子癇前期的患者,并對其護理體會進行分析、總結。結果:沒有子癇病例發生和胎兒死亡,98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均好轉或痊愈出院。結論:通過規范化的全方位的護理干預,能有效的避免子癇的發生和胎兒的死亡。
【關鍵詞】子癇前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3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1- 0082-0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重度子癇前期的患者98例,其中初產婦35例,經產婦63例,年齡22~45歲,孕周26~39周;自然分娩6例,剖宮產92例;沒有子癇病例發生。
1.2治療方法:患者入院經確診后即予左側臥位休息、吸氧、鎮靜、解痙、降壓等常規治療。合并心衰、腎衰患者予強心利尿、對癥處理,低蛋白血癥予補充白蛋白以糾正,未足月妊娠者同時給予促胎肺成熟治療,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2護理措施
2.1產前護理
2.1.1一般護理:患者入院時盡量提供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保證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噪聲和強光等不良刺激,溫濕度適宜。孕婦取左側臥位休息。有研究發現,左側臥位可減輕子宮對腹主動脈、下腔靜脈的壓迫,使回心血量增加,改善子宮胎盤的血供,患者左側臥位24小時可使舒張壓降低10mmHg[1]。孕婦取半臥位時可根據情況進行四肢被動運動[2],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準備好急救藥品物品及護床欄、搶救車、吸痰器、開口器等用物,防止口舌咬傷、窒息及墜地受傷;給予間斷吸氧;密切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神志、尿量、水腫情況等。各種操作盡量集中進行,動作應輕柔。護理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患者有無頭痛、視力改變、上腹不適等。指導孕婦正確自數胎動,密切觀察胎心變化,定期行胎兒電子監護,以了解胎兒儲備能力,若有異常及時告知醫護人員。保證充足的睡眠,每日不少于10小時,必要時酌情給予鎮靜劑。
2.1.2心理護理:熱情接待患者,多溝通,多交流,認真傾聽和分析其主訴,鼓勵患者說出其內心煩惱和顧慮,向患者介紹子癇前期防治的相關知識,告訴該變化是可逆的,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與合作,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要求家屬在精神上給予孕婦安慰和鼓勵,在生活上給予關心,做好孕婦一切生活保障和后勤工作,從而減輕患者緊張與恐懼心理。
2.1.3用藥護理:根據醫囑及時、準確、有計劃用藥。①解痙藥物:首選硫酸鎂,使用時要注意濃度及滴數,每小時入量以1~1.5g為宜,觀察并記錄硫酸鎂用藥情況,膝反射(存在)、呼吸(大于16次\分)、尿量(每小時大于25ml或24小時大于600ml),抽血檢驗血鎂濃度,一旦出現中毒情況,立即遵醫囑靜脈推注10%葡萄糖酸鈣10ml。②降壓藥物:選用的藥物以不影響心搏出量、腎血流量為宜。用酚妥拉明或者硝普納降壓時要注意根據血壓調滴數,還要防血壓驟降引起腦溢血和胎盤早剝。
2.1.4病情觀察:及時觀察胎動和胎心音變化。如有異常立刻報告醫生給予相應處理。責任護士按時測量血壓,對血壓不穩定者,同時測量對側肢體血壓,認真觀察血壓變化,特別是舒張壓變化,當平均動脈壓≥140mmHg時,易發生腦血管意外。嚴密觀察宮縮及陰道有無流血,防止胎盤早剝和早產。
2.1.5嚴重并發癥的觀察:子癇前期導致母嬰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其嚴重并發癥,應多次巡視病房,重視患者的主訴癥狀,如有無持續頭痛、眩暈、運動或感覺異常、意識改變、視力模糊,甚至失明等,以防腦出血的發生;如患者出現血壓明顯波動、腹痛伴或不伴陰道流血者,應警惕發生胎盤早剝,應及時匯報醫生并協助處理;如患者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持續咳嗽、氣短、伴或不伴胸部不適等癥狀,應考慮并發心功能衰竭;如患者出現少尿或無尿,化驗結果提示腎功能異常,應考慮并發腎功能損傷。
2.1.6飲食護理:以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無刺激性為主,適當補充鈣、鐵。若出現浮腫,應限制鹽的食用量。
2.2產時護理
終止妊娠是治療子癇前期的有效措施,根據母體因素、胎兒因素、臍帶胎盤羊水因素選擇分娩方式。行剖宮產分娩者,注意做好術前準備及術中配合和觀察。經陰道分娩者,在第一產程中應注意患者的自覺癥狀、血壓、脈搏、尿量、胎心、宮縮及產程進展的情況;指導孕婦用減輕疼痛的技巧(如深呼吸、按摩下腹部等)來減輕宮縮所引起的疼痛;必要時遵醫囑靜滴硫酸鎂;宮縮稀弱者,給予靜滴縮宮素加強宮縮;必要時給予肌注杜冷丁(潛伏期)、安定(活躍期)鎮靜、在第二產程中盡量縮短產程,避免產婦用力,可行會陰側切并用產鉗或吸引器助產。在第三產程中需預防產后出血,在胎兒娩出前肩后立即靜脈推注縮宮素,及時娩出胎盤并按摩子宮,觀察血壓變化,重視患者的主訴。宮縮乏力者禁用麥角新堿,病情較重者分娩開始即需開放靜脈。產后在產房留觀2小時,如病情穩定方可送回病房。
2.3產后護理
產后由于子宮收縮、子宮胎盤血循環停止及大量組織間液回吸收,使體循環血容量增加,血壓進一步升高。產后24小時~10日內易發生產后子癇,故產后仍應高度警惕預防,不可放松子癇治療及護理措施。產后48小時內應積極予鎮靜、降壓處理,繼續硫酸鎂的治療和護理,注意產婦的自覺癥狀,至少每4小時觀察一次血壓。產婦因大量的硫酸鎂治療,產后易宮縮乏力,惡露也較常人多[4]。鼓勵產婦及時排尿,防止膀胱充盈影響子宮收縮。
3討論
重度子癇前期的孕產婦,若病情控制不好,護理不到位,極易發生子癇,危及孕產婦及圍生兒的安全。所以護理人員要加強工作責任心,重視患者主訴,特別注意血壓變化,備好搶救藥品及器材,嚴格執行遺囑,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觀察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為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的死亡率,確保母嬰安全,提高醫療護理質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79.
[2]葛玉娟,崔向梅.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45例護理[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08,25(2):206-207.
[3]朱秀杰.硝苯地平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產后出血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藥研究雜志,2008,9(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