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宮經陰道分娩的可行性與安全性。方法:選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宮經陰道分娩患者47例,并與同期正常孕婦陰道分娩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兩組分娩情況。結果:瘢痕組分娩成功44例(93.62%),非瘢痕組分娩成功41例(95.35%),兩組產時出血、新生兒Apager評分、產程時間、住院時間無明顯差異(Pgt;0.05)。結論:瘢痕子宮經陰道分娩能夠有效緩解產婦痛苦,預防術后并發癥,保證母子平安,安全可行,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瘢痕子宮;陰道分娩
【中圖分類號】R4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1- 0104-02
瘢痕子宮多見于子宮肌瘤剔除術與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行催產或引產時容易出現子宮破裂,直接威脅產婦生命健康。一直以來,瘢痕子宮患者通常選擇剖宮產進行分娩,但是如此一來不僅會加重患者醫療負擔,而且還會增加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因此,選擇何種分娩方式是婦科醫生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我院回顧分析了2012年8月——2013年8月間婦產科收治的47例瘢痕子宮經陰道分娩患者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瘢痕子宮經陰道分娩的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宮經陰道分娩患者47例為本次研究對象,并與同期正常孕婦經陰道分娩進行對比。瘢痕組47例,平均年齡(26.53±4.17)歲,平均孕周(37.62±2.18)周;非瘢痕組43例,平均年齡(25.16±3.82)歲,平均孕周(37.25±2.09)周。陰道試產條件:①均為子宮下段橫切口,未發生切口裂開與術后感染;②不存在剖宮產手術指征,無嚴重的內外科疾病、妊娠并發癥、合并癥;③此次妊娠距前次剖宮產時間2~6年,B超表明子宮下段無缺陷、無變薄區、延續性好,瘢痕厚度達到2~4mm;④本次妊娠未見胎位異常、頭盆不稱,估計胎兒重量lt;3500g。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gt;0.05)。
1.2 方法 詳細了解前次剖宮產情況,給予婦科檢查與產前檢查,包括通過B超明確子宮下段切口愈合、胎盤附著、羊水情況,加強陰道檢查,重點觀察產婦軟產道與骨產道情況。記錄兩組產婦產時出血、產程時間、新生兒Apager評分、住院時間,分析分娩結局、并發癥與分娩情況。
1.3 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lt;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娩成功率
瘢痕組分娩成功率為93.62%,母子存活率97.87%;非瘢痕組分娩成功率為95.35%,母子存活率100.00%,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2.2 分娩情況
兩組在產時出血、產程時間、新生兒Apager評分、住院時間方面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2。
2.3 并發癥
瘢痕組腹腔粘連、尿潴留、術后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略高于對照組,但是兩組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3。表1 兩組產婦分娩情況對比(n/%)
3 討論
隨著現代醫療事業不斷發展,剖宮產技術越發嫻熟,選擇剖宮產分娩的女性逐漸增多,剖宮產率持續升高。瘢痕子宮在分娩與再次妊娠過程中極有可能發生子宮破裂,因而多數瘢痕子宮產婦要求實行剖宮產分娩。然而剖宮產畢竟屬于創傷性手術,容易引起一系列后遺癥或者并發癥,例如腹腔粘連、麻醉意外、術后出血等,增加手術難度,由此可見剖宮產術在產婦分娩時并非絕對安全的術式[1]。相關報道提出,瘢痕子宮再次實施剖宮產分娩能夠增加出血量,提高母嬰死亡率。何運姣[2]分析了90例瘢痕子宮經陰道分娩產婦的分娩情況,結果顯示,瘢痕組試產成功率63.33%,接近于正常組的67.78%。本研究中,瘢痕組的分娩成功率為93.62%,母子存活率97.87%,與非瘢痕組的分娩成功率為95.35%及母子存活率100.00%無明顯差異(Pgt;0.05),與何運姣報道一致。而且兩組產婦在產時出血、新生兒Apager評分、產程時間等方面與非瘢痕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未見嚴重并發癥出現,說明瘢痕子宮經陰道分娩有利于就減輕患者痛苦與經濟負擔,同時也證實了瘢痕子宮自然生產的安全性與可行性,與臨床報道一致。綜上所述,瘢痕子宮經陰道分娩能夠有效緩解產婦痛苦,預防術后并發癥,保證母子平安,安全可行,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麗.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J],西部醫學, 2012,33(01):54-55.
[2] 何運姣.69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 2011,28(0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