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討論多層螺旋CT診斷冠心病的臨床應用。 方法 對2011年3月到2012年9月醫院的18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多層螺旋CT的方法進行檢查,對其中的60例患者同時采用多層螺旋CT檢查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進而分析多層螺旋CT診斷冠心病的臨床應用價值。結果 多層螺旋CT的敏感性為91%,特異性為93%,多層螺旋CT檢查效果好。結論 多層螺旋CT在診斷冠心病的臨床應用中具有很高的價值。
【關鍵詞】多層螺旋;CT診斷;冠心病
【中圖分類號】R4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1- 0116-02
在現代生活中,冠心病是心腦血管疾病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多發病癥,引起冠心病的原因有很多。通過對多個醫院的多名患者進行調查,我們發現冠心病大多法正在老年人群當中。因此,國家和醫院一直對冠心病的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重視。冠心病主要表現為胸腔疼痛,可能伴隨著大量出汗、昏倒等現象,更嚴重的患者就可能會死亡。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從2011年3月到2012年9月在醫院進行治療的冠心病患者中,選擇180例,他們的癥狀均采用WHO缺血性心臟病診斷標準。其中有135例男性,45例女性,年齡在45歲到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歲,他們的冠心病史在1年到10年之間。進過檢查可以了解,他們的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均具有ST-T段明顯的變化,且心室率均不超過79次/分鐘。
1.2 方法
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的儀器是德國西門子sensation 64螺旋VT掃描機,它的相關配置參數為:120 kV,850 mAs,準值0.6 mm,螺距 0.6 mm,重建層厚 0.4 mm。首先對患者的氣管分叉到心底部的部位進行平掃,采用的方法是心電門控觸發,進行平掃時要求冠心病患者閉氣20s左右的時間,這樣是為了確保所有出現的圖像都是在心臟舒張時期的同一點采集到的。然后對冠心病患者注入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普羅胺,要從肘靜脈出注入,進行注射的速率要保持在4.5-5.0ml/s,總共使用的劑量為1.5ml/kg,為了保證在注射時左右兩心房處于同樣的狀態,應該進行左右雙向注射程序。相關的醫護人員應該根據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來控制注射完畢后到進行掃描的間隔時間。進行掃描時應該采用智能掃描技術,然后應用與多層螺旋CT相連接的圖像預覽軟件的圖像處理工作站進行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三維圖像的重新組合,應用circulation軟件進行冠脈管壁內的斑塊和鈣化狀態的情況的觀測。
1.3 統計分析
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進行完掃描之后,以冠脈造影的結果為分析標準,把冠心病患者的冠脈分成左主干、左前降支、右冠脈和左回旋支各部分,對各部分采取遠、中、近的標準進行分段,對每一段掃描出的結果,例如靈敏度、特異性等,應用SPSS軟件進行相關的數據統計分析,對統計資料進行檢查的方法是T值法,顯著統計學差異的標準為Plt;0.05 。
2 結果
通過應用SPSS數理統計軟件對掃描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多層螺旋CT對于冠心病患者的斑塊的脂核和鈣化等標準能進行很好的圖像顯示,應用多層螺旋CT所得到的斑塊的密度值可以準確無誤的對斑塊類型進行判斷。除此之外,多層螺旋CT還能很準確的測定各段部位的靈敏度等相關數值,但是只限于對近端和終端結果的測定,在遠端部位的測定,多層螺旋CT的指標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具體結果如圖所示。
3 討論
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又被稱為缺血性心臟病,是在現代人群當中最常見的心臟病之一。引發冠心病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年齡、家族遺傳等。患者有這種病的根本原因是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管壁變形成為粥樣斑塊,從而造成血管腔狹窄、或者心臟供血不足,最終造成心肌機能障礙和器質性病變。引起這種病的原因多樣,發病后的結果或大或小,正因為冠心病這樣的復雜性,現代科學技術還沒有研發出治愈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因此,一旦發現有冠心病,患者需要及時的接受診斷和治療。
多層螺旋CT是一種高靈敏度的檢測儀器,它的工作原理是依據人體內部不同的器官和組織對X光線的吸收程度和透光率的不同,用X光線掃描人體的某個部位,利用探測器來接收透過人體剩余的光線,把這些光線轉變成可見光之后,在轉換成光信號,通過模擬/數字轉換器把信息轉換成數字,將轉換得到的數字信息經過電子計算機和數字/模擬轉換器的處理,把得到的每個數字轉換成從白到黑不同等級灰色的圖像,并按按照矩陣形式排列,通過顯示屏呈現出患者檢查部位的斷面圖像或者立體圖像,這樣就可以發現患者體內的任一組織器官所發生的病變。
傳統CT的掃描需要經過開始、加速、勻速、取樣、減速、停止等一系列的過程對患者進行檢查,并且一次只能檢查一個部位,每一個步驟都會減慢檢查的速度,使檢查工作的效率低下。與傳統的CT掃描不同的是,多層螺旋CT創新了傳統CT掃描的設計理念,可以連續不間斷的進行旋轉式的掃描,同時還可以以一定的速度來移動患者的床,這樣不僅提高了掃描速度,同時還可以對患者的全身各個器官組織進行掃描,不再局限于人體的某一部位進行檢查,同時還可以把掃描結果以三維立體的形式呈現出來。
而本次進行調查時所使用的多層螺旋CT檢查機,層厚更薄,這就大大的提高了呈現出來的圖像的分辨率,可以使醫生看到更清晰、更多地關于患者的病情信息,擁有高效率、高精度、立體呈現等優勢,在對患者進行檢查、心臟搭橋、心臟支架、冠狀動脈檢查和心臟功能等方面的檢查時,這款多層螺旋CT檢查機無疑是首選。因此,這款多層螺旋CT檢查機在臨床醫療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認可。
通過本次調查的統計數據顯示,多層螺旋CT對患者的近端和中端的檢查效果非常好,但是在對遠端進行檢查時,多層螺旋CT檢查出來的效果并不理想。經過分析,專家認為這可能是由于冠狀動脈的遠端管徑比近端和中端的管徑細,檢查時使用的造影劑分布不均勻,使得經過數字/模擬轉換器和模擬/數字轉換器呈現出來的效果不如近端和中端的清晰,從而影響檢查結果的靈敏度和特異度的下降。雖然多層螺旋CT到目前為止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但是與傳統的CT相比,它的快速、清晰、準確、可用范圍廣等優點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對患者進行相關冠心病檢查時,多層螺旋CT是臨床醫生的最佳選擇。
參考文獻:
[1]周俊林.多層螺旋CT在冠狀動脈造影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CT和MRI雜志,2012,10(4):92-93.
[2]張軍.探討多層螺旋CT診斷冠心病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9):73-74.
[3]梁康炎.多層螺旋CT診斷冠心病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