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腹腔鏡闌尾聯合膽囊切除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闌尾聯合膽囊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鏡闌尾聯合膽囊切除術,探討其臨床效果。結果: 手術成功率為100%。手術耗用時間約為45至100min,平均(75.4±8.3)min;住院時間為5至8d,平均(6.8±0.3)d。術后無患者出現并發癥,且在手術過程中無患者中途轉為開腹,沒有患者出現糞漏與膽漏現象。結論: 對闌尾聯合膽囊患者使用腹腔鏡聯合手術較單一手術而言優越性顯著,可減輕患者醫療負擔,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痛苦,同時美觀性較高,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腹腔鏡;闌尾炎;膽囊;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R4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1- 0135-02
近年來腹腔鏡手術獲得快速發展,其優勢為創傷小且恢復速度快,故此廣受患者青睞。臨床上患者如多發兩種及其以上的腹部疾病,聯合開腹將導致患者承受較大損傷,再加之受到其他條件的限制,故而多施行二次手術[1]。腹腔鏡多臟器聯合術即在同一腹腔鏡手術中對兩個及其以上的病灶予以處理,本文為探討腹腔鏡闌尾聯合膽囊切除術的臨床效果,現選取闌尾聯合膽囊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將詳細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闌尾聯合膽囊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4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為21至73歲,平均(49.2±4.6)歲。疾病類型:18例為急性闌尾炎合并慢性膽囊炎,9例為慢性闌尾炎合并結石性膽囊炎,7例為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合并膽囊結石,6例為急性闌尾炎合并膽囊息肉。并發癥:7例合并高血壓,4例合并糖尿病。急性闌尾炎較為典型,慢性闌尾炎患者則均有過急性發作史,且經彩超檢查后發現闌尾腔內存在鋇灌腸、糞石闌尾不顯影,且術后經病理檢查后證實。所有膽囊息肉或者結石均經CT或者B超后確診,膽囊炎有反復發作病史。
1.2 手術方法[2]
對于合并高血壓與糖尿病的患者術前需對其血壓與血糖予以控制,再對其他術前準備予以完善后開展腹腔鏡闌尾聯合膽囊切除術。均采用氣管插管全麻,讓患者平臥,先采用常規三孔法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于臍下做10mm切口,將10mm Trocar插入其中。將腹腔鏡置入后,取劍突下方約3cm位置切口,長度約為10mm,位置不可過下,以免在處理膽囊三角時受到影響。而后在右鎖骨中線肋緣下方5cm之處取切口,長度為5mm,以便同時對闌尾予以處理,并將5mm Trocar與10mm Trocar分別插入。使用腹腔鏡(30°鏡)對腹腔予以探查,對闌尾與膽囊的解剖以及病理特征予以充分了解,對手術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可能出現的問題予以評估和判斷,同時制定處理方案。當切除膽囊時,患者體位應該頭高左側臥位,觀察孔為臍部,主操作孔則為劍突下孔,副操作孔為右鎖骨下孔。分離膽囊前后三角,明確三管關系,將膽囊管分離出來,明確確與膽囊直接連接后,方能使用生物夾或鈦夾對其行夾閉,剪刀離斷處理,處理膽囊動脈后將膽囊剝離,膽囊床電凝止血,在肝下位置將膽囊放置好。在切除闌尾時患者體位則為頭低左傾臥位,觀察孔為劍突下孔,主操作孔為右鎖骨下孔,副操作孔則為臍部下孔。從右下腹將闌尾找到并提起,將闌尾系膜分離出來,而后再使用鈦行夾閉出來,在闌尾根部使用hemo-lock夾閉或者雙重套扎將闌尾切除。使用電凝棒對闌尾殘端進行燒灼,而后分別將闌尾和膽囊放入標本袋,從臍下孔拿出。對術區予以觀察,看是否存在滲液或者滲血現象,結合實際情況觀察有無必要放置引流管,再將各個Trocar拔出,將切口縫合,手術便完成。
2 結果
所有患者行腹腔鏡闌尾聯合膽囊切除術均十分成功,成功率為100%。整個手術耗用時間約為45至100min,平均(75.4±8.3)min;住院時間為5至8d,平均(6.8±0.3)d。術后沒有患者出現并發癥,且在手術過程中無患者中途轉為開腹手術,沒有患者出現糞漏與膽漏現象。
3 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及器械的快速發展,傳統腹部聯合手術已經難以滿足臨床所需。當患者腹部存在兩個及其以上的病灶時,一旦病灶距離較遠則無法在同一切口開展病灶切除手術,只能另外再取切口或者行二次手術,增加患者醫療負擔,使患者更為痛苦。而腹腔鏡聯合手術則對腹腔鏡器械轉角的靈活度與長度進行充分利用,在上下腹部聯合手術中應用更可將美容與微創理念充分體現出來。在腹腔鏡闌尾聯合膽囊切除術中,只需調整右肋緣下切口位置即可實行腹腔鏡闌尾合并膽囊切除術。使用腹腔鏡闌尾聯合膽囊切除術具備如下優勢:①創傷小、恢復快、痛苦少、美觀性高、住院時間短、可盡快下床活動等;②住院、檢查、麻醉以及術前準備均為單次完成,可在同一時間將兩個病灶切除;③無需二次手術或者再做切口,避免為患者帶來更多創傷與痛苦與心理負擔;④降低患者醫療負擔,減少醫療費用,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不足之處:因只改變右肋緣下切口位置而不增加切口,在施行闌尾切除手術時操作有所不便,如確實影響操作,可在臍下或左下腹增加一5mm副操作孔,臍孔為觀察孔即可很好解決此困難。適應癥:患者確診為急慢性闌尾炎合并有以下情況之一即可考慮實施本聯合手術:①患有膽囊息肉,且具有切除指征;②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③慢性膽囊炎反復發作;④60歲以上的膽囊結石患者。⑤其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適應癥患者;患者為闌尾穿孔或者壞疽,并非為禁忌癥,可探查后確定是否聯合手術[3]。本研究中有40例患者接受腹腔鏡闌尾聯合膽囊切除術,成功率為100%,且術后無并發癥、無中途轉為開腹手術、無糞漏與膽漏現象。
綜上所述,對闌尾聯合膽囊患者使用腹腔鏡聯合手術較單一手術而言優越性顯著,可減輕患者醫療負擔,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痛苦,同時美觀性較高,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蔣國慶,王道榮,談景旺. 腹腔鏡膽囊切除聯合闌尾切除術30例臨床經驗與分析[J]. 肝膽外科雜志,2011,03(14):204-205.
[2]徐亞香,蔣國慶. 腹腔鏡下膽囊聯合闌尾切除術患者的術后護理[J]. 現代臨床護理,2011,06(21):27-28.
[3]董錫鈞,王新宇,劉映輝,李壽柏. 腹腔鏡膽囊聯合闌尾切除術的34例體會[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27(1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