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對治療全麻患者蘇醒期躁動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3月行全麻進行臨床手術治療后出現蘇醒期躁動的8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蘇醒期躁動用藥的不同分為舒芬太尼組和芬太尼組,每組44例;對不同組別的患者實施對應的藥物進行蘇醒期躁動的治療,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血流動力學變化、VAS(視覺模擬評分)鎮痛評分、Ramsay(鎮靜評分)。結果 "舒芬太尼組患者在用藥后,血壓和心率較用藥后的芬太尼組正常;用藥后舒芬太尼組的VAS評分明顯低于芬太尼組,而Ramsay評分明顯高于芬太尼組,兩者在比較上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舒芬太尼能有效緩解全麻患者的蘇醒期躁動,平穩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起到良好的鎮靜和鎮痛效果,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舒芬太尼;芬太尼;全麻;蘇醒期躁動
【中圖分類號】R4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1- 0143-02
全麻患者在停止麻醉用藥10~30min到手術結束后,可在短時間內被喚醒,但也有患者出現意識不清楚、嗜睡、定向障礙、興奮甚至躁動等現象[1]。芬太尼是一種阿片受體激動劑,能快速產生鎮痛作用,但鎮痛效果維持時間較短,鎮痛方式屬于強效的麻醉性鎮痛,常常用于止痛或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的鎮靜與鎮痛。舒芬太尼為芬太尼的衍生品,親脂性較芬太尼強,所以更容易通過血腦的屏障,與血漿蛋白相結合,藥效持續時間更長[2]。為對比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對治療全麻患者蘇醒期躁動的臨床效果,我院將88例全麻后出現蘇醒期躁動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進行蘇醒期躁動的治療,現將治療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3月行全麻,進行臨床手術治療后出現蘇醒期躁動的8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蘇醒期躁動用藥的不同分為舒芬太尼組和芬太尼組,每組44例。舒芬太尼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25例;年齡23~57歲,平均年齡(35.5±5.1)歲;根據美國麻醉師協會分級標準,其中輕度躁動患者19例,中度躁動患者18例,重度患者7例;芬太尼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24例;年齡24~55歲,平均年齡(33.9±5.3)歲;其中輕度躁動患者18例,中度18例, 重度患者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躁動程度的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病例選取標準
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和嚴重心血管疾病以及阿片類藥物成癮的患者。
1.3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手術結束時接受靜脈注射0.02mg/kg的新斯的明和0.01mg/kg的阿品脫,用于拮抗殘余的肌松藥物作用。當患者恢復保護性反射,如呼吸、咳嗽、吞咽等,且SpO2(血氧飽和度)大于95%時,實施氣管插管拔除,手術完畢后行自控靜脈鎮痛。給予蘇醒期躁動的舒芬太尼組患者0.1μg/kg的舒芬太尼用于撫平躁動,給予芬太尼組1μg/kg的芬太尼進行治療[3]。
1.4指標判定標準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血流動力學:動脈壓(MAP)、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的變化、VAS(視覺模擬評分)鎮痛評分、Ramsay(鎮靜評分)。VAS評分標準,0分毫無痛感;1~3分:輕微痛感,可忽略;4~6:有明顯痛感,尚可忍受;7~10分:劇烈疼痛,無法忍受。Ramsay評分標準,0分:煩躁,不安靜;1分:平靜且聽從指令;2分:嗜睡,聽從指令;3分:睡眠狀態,呼喚后醒轉;4分:睡眠狀態,喚醒后反應遲鈍;5分:深度睡眠狀態,無法喚醒。
1.5統計學處理
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均由我院數據處理中心專門人員進行,保證數據真實性與科學性。初步數據錄入EXCEL(2003版)進行邏輯校對與分析,得出清潔數據采用四方表格法進行統計學分析,分析結果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用藥前后血流動力學變化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平均動脈壓和心率較用藥前有所降低,且舒芬太尼組用藥后明顯低于芬太尼組用藥后的MAP和HR,但兩組患者在用藥后血氧飽和度的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和表2。
2.2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VAS和Ramsay評分
對照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VAS和Ramsay評分,兩組患者用藥后VAS平均分明顯低于用藥前;Ramsay評分高于用藥前;且用藥后,舒芬太尼組的VAS評分低于芬太尼組,Ramsay評分高于芬太尼組。詳見表3。
3結論
聯系上述研究過程可知,全麻后出現蘇醒期躁動的患者,會增加其交感神經的興奮度,引起體內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如動脈壓升高、心率加快等,甚至會引起患者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并發癥,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把控好全麻蘇醒期這個環節至關重要[4]。
用于緩解躁動的舒芬太尼屬阿片類藥物,能對u受體產生特異性的刺激,與受體結合后,具有可逆性和飽和性,相較芬太尼來說,舒芬太尼對u受體的激動作用遠遠大于芬太尼,且效價強度可達芬太尼的10倍左右,舒芬太尼的鎮痛效果是芬太尼的5~10倍,脂溶性較大,靜脈注射后能夠迅速擴散并滲透,所以藥效發揮速度快[5]。舒芬太尼有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因此不適合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聯合使用。舒芬太尼的消除半衰期短、長時間的靜脈滴注的蓄積少,因此用于麻醉中能夠得到較穩定的血藥濃度,鎮靜和鎮痛效果平穩、長效,對呼吸和循環系統的應激反應小于芬太尼,且代謝快,減少了患者肝腎的負擔,降低了藥物在體內再嗎啡化的可能性[6]。
綜上所述,對全麻后出現蘇醒期躁動的患者給予舒芬太尼進行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因手術刺激而升高的血壓,穩定心率,維持血流動力學在正常的狀態,從而達到良好且穩定的鎮靜和鎮痛效果。
參考文獻:
[1]邱耀先.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治療全麻患者蘇醒期躁動療效觀察與比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2):192-193.
[2]蔣江沅.應用舒芬太尼、芬太尼全麻患者蘇醒期躁動情況比較研究[J].中外醫療,2014,(10):136-137.
[3]周世勇,蒿歲雪,程茹等.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治療全麻患者蘇醒期躁動療效觀察與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05(2):26-27.
[4]王根生.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全麻患者蘇醒期出現躁動癥狀的差異[J].中國醫藥指南,2013,(3):567-568.
[5]王兩忠,董禮,鄧磊等.芬太尼與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蘇醒期躁動的比較[J].現代臨床醫學,2011,37(6):430-432.
[6]李毓,邢群智,韓學昌等.不同劑量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術全麻維持的麻醉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2,52(5):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