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醒腦開竅針刺療法早期介入治療中風急性期的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170例中風急性期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85例,兩組患者均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同時給予針刺療法治療。觀察組采用醒腦開竅針刺療法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針刺法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8.23%,對照組為63.5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lt;0.01);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無統計學差異,觀察組治療后1周、2周、3周NIHSS量表評分均顯著低于同期對照組評分,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lt;0.01)。結論 醒腦開竅針刺療法早期介入治療中風急性期的療效顯著,能明改善患者病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醒腦開竅針刺療法;早期介入;中風急性期
【中圖分類號】R4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1- 0168-02
中風是神經內科常見的急性腦血管病,多由于機體血瘀、痰濁、肝風、情志等因素導致。中風一般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其中患缺血性中風的病例數占總病例的2/3[1]。它是一種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的病癥,輕則導致患者手足麻木、口眼歪斜、口齒不清,重則出現突然昏撲、半身不遂,更甚者會死亡。一般患有中風病患者的存活率只有80%,多數患者會出現失語、偏癱等后遺癥,完全康復的患者僅有10%,給患者及家屬造成嚴重影響[2]。石學敏教授創立的醒腦開竅針刺法現今已被廣泛應用于中風病的治療[3]。近年來,醒腦開竅針刺療法也得到進一步改善,我院應用醒腦開竅針刺療法早期介入治療中風急性期,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有效改善了患者腦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現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1年12月~2014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170例中風急性期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8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作組1996年制定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二代標準中中風病診斷標準,其中觀察組男55例,女30例,年齡38~75歲,平均(52.8±6.7)歲,腦梗死50例,腦出血35例;對照組男57例,女28例,年齡40~83歲,平均(49.5±7.1)歲,腦梗死48例,腦出血3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gt;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采用西醫常規治療的同時,給予針刺療法治療,研究組采用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針刺法治療。患者入院第二天后對患者進行針刺治療,每2次,7d為一個療程,根據患者情況治療3~4個療程。治療3周后對兩組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
醒腦開竅針刺法,主穴為內關、人中、三陰交;輔穴為極泉、委中、風池、尺澤;另外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配穴,吞咽困難的患者加完骨、翳風;口齒不清的患者加金津、玉液、廉泉;足內翻的患者加丘虛、照海。操作方法:首先直刺內關0.5寸~1.0寸,然后用瀉法,施針min1,隨后刺人中,斜刺0.3寸~0.5寸,施用重雀啄法。再斜刺三陰交1寸~1.5寸,施用提插補法。在極泉穴施針,直刺0.5~0.8寸,施用提插瀉法。尺澤穴直刺0.5~0.8寸,施用提插瀉法。風池、翳風、完骨均向喉結施針2.0寸~2.5寸,施用小幅高頻捻轉補法。上廉泉向舌根施針1.5寸~2.0寸,施用提插瀉法。玉液、金津采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放血量為1 mL~2 mL。
傳統取穴針刺法,取穴以百會、足三里、曲池、外關、陽陵泉、環跳、肩髃、解溪為主。操作方法:百會、足三里、肩髃、解溪均用補法,其余穴位用瀉法施針。
1.3 觀察指標
于治療前與治療后第1周、2周、3周末進行NIHSS量表評分。以治療前及治療3周后NIHSS總分的減分率作為療效評價指標。疾病轉歸按照常規評價可分為痊愈、顯效、進步、無效、惡化5個階段。痊愈:病殘程度0級,肢體運動功能完全恢復,口齒清晰,生活可以自理;顯著:病殘程度0級~2級,上肢和下肢部分恢復,生活基本可以自理;進步:病殘程度2級~4級,病情有所好轉,上下肢功能恢復不完全,生活不能自理。無效:病殘程度3級~4級,治療前后無變化;惡化:病殘程度5級,治療后病情惡化或者死亡。總有效率=(痊愈+顯著+進步)/總病例×100%。
1.4 統計分析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采取x2檢驗,顯著性水平σ=0.05。
2 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8.23%,對照組為63.5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lt;0.01),具體見表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無統計學差異,觀察組治療后第1周、2周、3周NIHSS量表評分均顯著低于同期對照組評分,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lt;0.01),具體見表2。
3.討論
中風病,又稱類腦卒中、卒中、風痱,多由氣血逆亂、腦血溢或腦脈痹阻所致。主要病癥表現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體麻木、口舌歪斜等。它具有起病急、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后遺癥多的特點,對患者及家屬帶來嚴重的精神及經濟負擔[4]。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高粘血癥、高血脂病、頸椎病等都可能引起中風,患者應注意自己身體狀況的變化,預防中風病的發生。對中風的治療,要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盡早治療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醒腦開竅針刺法是由石學敏教授通過長期大量的臨床研究得到的一套以針灸為主,藥物為輔,治療中風病的診療體系。醒腦開竅針刺法是通過對主穴內關、人中、三陰交,輔穴極泉、委中、風池、尺澤,以及配穴進行施針,以達到醒腦開竅、益腦調神、疏通經絡的目的[5]。醒腦開竅針刺法和藥物綜合療法早期介入中風急性期的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使受損腦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復。臨床研究資料證實,醒腦開竅針刺法是一種較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措施,大大降低了中風病死、殘疾率。采用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的患者NIHSS量表評分均顯著低于同期采用傳統療法治療的患者評分,好轉情況更為明顯。
綜上所訴,醒腦開竅針刺療法早期介入治療中風急性期的治療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腦功能,減少并發癥,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顧艷明.“醒腦開竅”針法加體針治療中風后遺癥96例[J].浙江中醫雜志,2007,42(5):286.
[2] 熊杰,張豐韋,李亞東,等.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超早期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武警醫學,2006,17(6):416.
[3] 黃劍,彭支蓮,丁盼.電針配合醒腦開竅法對腦卒中肢體偏癱療效的臨床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1,22(6):1560-1507.
[4] 黃寅明,李華南,高腸.醒腦開竅針刺法結合瑜穴熱敏化灸治療中風后足下垂療效觀察[J].天津中醫藥,2012(6):518-520.
[5] 董秋菊,楊志新.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的系統評價[J].中國針灸,2013,33(9):47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