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開腹與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治療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6例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給予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止痛藥的使用、腸鳴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腹腔鏡手術治療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比開腹手術的臨床療效好,能夠減少術后并發癥,具有手術時間短、出血少、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結石性膽囊炎;療效
【中圖分類號】R4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1- 0176-02
結石性膽囊炎是外科比較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患者的右上腹持續性疼痛,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病情的加重,其疼痛會更加的劇烈,而且還會向肩背部擴散,患者可能還有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1]。而且根據所在部位的不同可以分為原發性膽總管結石或者繼發性膽總管結石以及膽囊結石等。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可能導致患者的膽囊穿孔、壞疽性膽囊炎,嚴重者甚至發展為癌癥,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采用藥物治療的效果并不很理想,只能通過手術治療。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技術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由于它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2],被廣泛的應用于臨床中,因此,近年來,我院對結石性膽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鏡治療,效果滿意,現將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男性為23例,女性為20例,年齡為30~62歲,平均年齡為(51.6±2.1)歲,其中右上腹痛的患者為23例,典型膽絞痛者為16例,肩背部疼痛者為4例;觀察組男性為22例,女性為21例,年齡為28~63歲,平均年齡為(52.6±3.1)歲,其中右上腹痛的患者為22例,典型膽絞痛者為15例,肩背部疼痛者為6例;所有患者均經CT和B超確診,排除有膽總管結石、胰腺及胃腸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采用開腹手術治療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或連續硬膜外麻醉手術, 在患者右上腹直肌處行5~12cm的切口,切開患者的腹壁各層進入腹腔,充分暴露術野,使用順切法或者逆切法將膽囊切除。術后給予患者抗生素,防止感染。
1.2.2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進行手術,在患者臍部下面1cm的地方行1cm的切口,之后注入二氧化碳建立氣腹,將氣壓維持在12~15mmHg,然后使用“四孔法”將患者的膽囊切除。切除之后利用腹腔鏡探查患者腹腔的具體情況,明確肝總管、膽囊管的具體位置關系后,根據具體情況行順切或者逆切完成手術,之后把硅膠置放于右肝下,接引流管,術后給予患者抗生素預防感染。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止痛藥的使用、腸鳴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并進行比較[3]。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均由我院數據處理中心專門人員進行,保證數據真實性與科學性。初步數據錄入EXCEL(2003版)進行邏輯校對與分析,得出清潔數據采用四方表格法進行統計學分析,分析結果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詳見表1。
2.3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止痛藥的使用、腸鳴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詳見表2。
2.3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詳見表3。
3結論
結石性膽囊炎是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結石性膽囊炎患的發病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其病理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4]:①患者的膽囊體積會因為炎癥而縮小,膽囊床之間的間隙會消失;②膽囊的囊壁會較正常情況下有明顯的增厚,且膽囊內沒有膽汁或者積液。結石性膽囊炎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對于結石性膽囊炎的治療顯得十分重要。臨床應用藥物治療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可能會誘發胰腺炎等,因此對于結石性膽囊炎主要采取手術治療,目前主要有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治療兩種。
過去傳統的開腹手術在治療結石性膽囊炎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因為這種手術的創傷較大,不利于患者術后的康復,且術后并發癥比較多,手術風險也比較大[5]。而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腹腔鏡技術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過去因為結石性膽囊炎發作時,有比較明顯的炎性充血水腫,粘連性重,所以腹腔鏡曾被例為禁忌癥[6],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愈發成熟,腹腔鏡也經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臨床治療結石性膽囊炎中,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能通過腹腔鏡直接觀察患者病變的部位,術后并發癥也比較少,有助于患者術后康復。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止痛藥的使用、腸鳴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也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這說明腹腔鏡手術治療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效果比較好,能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治療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比開腹手術的臨床療效好,能夠減少術后并發癥,具有手術時間短、出血少、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楊西鵬.開腹及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治療結石性膽囊炎對比觀察[J].山東醫藥,2010,50(26):62-63.
[2]曾銀開.結石性膽囊炎采用開腹及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治療的臨床效果對比[J].醫學信息,2014,12(10):458-458.
[3]蘭景岳.開腹及腹腔鏡手術治療結石性膽囊炎對比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8):936-937.
[4] 吳袁生,侯亞峰,何宗全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臨床效果分析[J].河北醫學,2011,17(12):1611- 1613.
[5]張為群.開腹及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治療結石性膽囊炎對比探討[J].哈爾濱醫藥,2014,34(3):209,211.
[6]陳建雄.開腹及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治療結石性膽囊炎的療效及安全性對比[J].甘肅醫藥,2014,33(3):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