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腺性膀胱炎腔內微創治療進行探討,為日后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方法:選擇2013年7月~2014年12月前來西電集團醫院治療腺性膀胱炎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的方式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患者5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膀胱內灌注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應用腔內微創治療,主要是選擇經尿道汽化電切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 結果:經過治療后發現,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0.0%;觀察組僅復發1例(2.0%),對照組復發10例(20.0%),證明腺性膀胱炎腔內微創治療具有理想的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腺性膀胱炎給患者帶來的負面影響較大,應用腔內微創治療,充分減少了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康復時間較短,不易復發,對患者的生活與工作具有較大積極意義。
【關鍵詞】腺性膀胱炎 "微創治療 "臨床
【中圖分類號】R4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1- 0183-02
腺性膀胱炎是一種比較少見的非腫瘤炎性病變,是一種上皮增生與化生同時存在的病變[1]。患者被確診后,多數人會產生較為嚴重的焦慮情緒,也有一部分患者的臨床癥狀特別明顯,導致患者的病情惡化較快。本研究主要對腺性膀胱炎腔內微創治療展開討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7月~2014年12月前來我院治療腺性膀胱炎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的方式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情況如下:男性患者為60例,女性患者為40例;患者年齡在26歲--66歲之間,平均年齡38.6歲±2.3歲。經過臨床診斷后,下腹脹痛等膀胱刺激癥狀患者為19例,伴有排尿不暢患者為23例,鏡下血尿患者為13例,同時伴有前列腺增生患者23例,膀胱結石患者為2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膀胱內灌注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應用腔內微創治療,主要是選擇經尿道汽化電切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膀胱內灌注藥物治療在此不做過多闡述,本研究著重闡述觀察組采用的腔內微創治療。選擇的手術方式為經尿道汽化電切治療。治療方法如下:第一,將醫療設備的功率設定在50W--300W之間,對病變為乳頭狀行單純電切,對慢性炎癥型采用滾動電極進行均勻電灼,對濾泡水腫型用電切配合使用滾動電極進行電切加電灼,深度一般控制在黏膜及黏膜下層,病變嚴重者可深達肌層[2]。第二,患者在術后,需留置雙腔導尿管,時間一般在3d--5d之間,待尿清之后拔出。第三,患者在術后需服用抗生素來穩定病情,應用絲裂霉素20mg結合生理鹽水60ml,對患者的膀胱進行灌注,每周1次,灌注6次。患者需定期回醫院復查,間隔3個月復查1次。
1.3 療效評價標準
本研究設定4種評價標準,第1種為治愈,患者接受治療后,身體完全康復,可自理生活,身體指標正常;第2種為有效,患者雖然康復跡象明顯,但仍然需要持續治療與恢復;第3種為無效,患者雖然積極配合治療,但臨床療效不明顯,需進行二次手術;第4種為復發,患者出院后的一段時間內,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導致疾病復發。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應用SPSS 15.0統計軟件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方面,用均數標準差進行表示;計數資料方面,應用x2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經過治療后發現,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0.0%;觀察組僅復發1例(2.0%),對照組復發10例(20.0%),證明腺性膀胱炎腔內微創治療具有理想的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腺性膀胱炎給患者帶來的負面影響較大,應用腔內微創治療,充分減少了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康復時間較短,不易復發,對患者的生活與工作具有較大積極意義。
3 討論
3.1 腺性膀胱炎
到目前為止,腺性膀胱炎的病因不是很清楚,部分醫生認為該疾病與膀胱慢性炎癥、結石、梗阻等疾病具有較大的關聯。但部分患者并未患有上述疾病,仍然確診為腺性膀胱炎。患有腺性膀胱炎后,患者的身體機能會受到較大的創傷。第一,患者排尿會受到較大阻礙,出現尿痛等癥狀。第二,膀胱出現炎癥后,很可能會威脅到其他臟器的正常運轉,因此腺性膀胱炎存在并發癥的可能,對患者生命威脅較大。第三,腺性膀胱炎不容易治愈,很多患者往往會表現出病情反復的特點,一旦復發,不僅僅要承受巨大痛苦,長期治療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負面影響。
3.2 腔內微創治療
腺性膀胱炎的治療手段多樣,腔內微創治療是主要方式之一,對患者的積極意義較大。第一,采用腔內微創治療,實現了針對性的治療,并且對患者的創傷較小,有利于患者的更好康復。第二,腔內微創治療屬于較為先進的治療方式,不會對其他的臟器造成影響,同時對患者的身體康復具有較大積極意義。值得注意的是,腺性膀胱炎由于自身的病理特征比較突出,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需考慮較多的影響因素。例如,經尿道電灼術(TUR)或激光治療是主要的手術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治療中TUR的應用較為受限,其適應癥應為局限性病灶或膀胱頸部病變影響排尿者,手術燒灼黏膜及黏膜下層,要求均勻、徹底[3]。綜上所述,腺性膀胱炎腔內微創治療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治療方式,臨床上的療效明顯,獲得了醫生與患者的雙重認可。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需進一步研究腔內微創治療方式,健全醫療體系,促進患者的更好康復。
參考文獻:
[1]李顯明,王建峰,凌志才.經尿道汽化電切術治療膀胱白斑合并腺性膀胱炎[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1,05(04):431-432.
[2]謝淼.經尿道汽化電切與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4,15(12):87+89.
[3]趙色玲,陳世偉,趙軼,劉焜.經尿道汽化電切聯合術后膀胱灌注化療治療腺性膀胱炎[J].臨床軍醫雜志,2012,01(0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