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開腹、陰式和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全切術的優(yōu)缺點。方法:選擇我院婦產(chǎn)科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間行子宮全切術患者447例,按照術式分為開腹手術組、陰式手術組和腹腔鏡輔助陰式手術組。比較分析三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肛管排氣時間、住院天數(shù)、住院費用和并發(fā)癥等情況。結果:開腹手術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方面少于其他兩組(Plt;0.01),在肛管排氣和住院時間方面長于其他兩組(Plt;0.01);腹腔鏡輔助陰式住院費用明顯高于其他兩組(Plt;0.01);術中、術后并發(fā)癥三組無顯著性差異(Pgt;0.05),但開腹手術組遠期并發(fā)癥明顯高于其他兩組(Plt;0.05)。結論:三種術式子宮全切術各具優(yōu)缺點,臨床應用應注意甄別應用。
【關鍵詞】開腹、陰式、腹腔鏡 "陰式子宮 "全切術
【中圖分類號】R4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1- 0206-01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我院婦產(chǎn)科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間行子宮全切術患者447例,年齡35~66 歲,平均年46.9 歲。其中子宮肌瘤164例,子宮腺肌癥25例,子宮內膜異位癥38例,子宮脫垂127例,子宮頸原位癌44例,子宮出血49例。按照術式分為開腹手術組213例,陰式手術組126例,腹腔鏡輔助陰式手術組108例。各組患者在年齡、孕次、產(chǎn)次、子宮大小、診斷、病情、病程、手術史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開腹手術 " 采用傳統(tǒng)術式,做下腹正中切口,探查盆腔,提拉子宮,墊腸,自上而下鉗夾切斷雙側子宮圓韌帶,輸卵管,卵巢固有韌帶,有附件病變者做相應處理,分離膀胱宮頸間隙,下推膀胱達子宮外口水平以下,剪開闊韌帶后葉腹膜, 處理動靜脈,鉗夾切斷雙側子宮骶、主韌帶、雙重縫扎斷端,環(huán)切陰道穹隆后,取出子宮。
1.2.2 陰式手術 "消毒陰道、宮頸并子宮旁肌注稀釋的催產(chǎn)素或付腎以減少出血;用電刀沿膀胱橫溝下0.2~0.5cm外環(huán)切陰道粘膜,深達宮頸筋膜,用彎組織剪緊貼宮頸筋膜向上銳性加鈍性分離,膀胱宮頸直腸間隙達腹膜反折;打開前后腹膜,于中點用4號絲線縫合腹膜做標記;緊貼宮頸兩側鉗夾切斷縫扎子宮骶韌帶、子宮動靜脈,并雙重縫扎;取出子宮≤孕10周子宮可直接取出,取出較大子宮常采用對半剖開,分碎切除,肌瘤核除,將子宮縮小后取出;處理子宮圓韌帶、輸卵管及固有韌帶時采用固有韌帶鉤形鉗進行鉤出,向下牽拉鉗夾切斷,雙重縫扎,所有殘端均不留線結,無需相互打結;檢查無滲血后非脫垂性子宮陰道斷端采用一次縫合法,由陰道后壁粘膜→后壁腹膜→前壁腹膜→前壁陰道粘膜出針。陰道內置油沙卷一個,并留置導尿,常規(guī)肛查術畢;術后24小時取出油沙卷,48小時拔出尿管。
1.2.3腹腔鏡輔助陰式手術 "取膀胱截石位,臍孔上緣切開穿刺注入CO2至壓力15 mm Hg(0.2 kPa),換置入腹腔鏡,下腹左右麥氏點、恥骨聯(lián)合上3mm左旁開4~5 mm或10 mm處,置穿刺鞘及器械,陰道內置舉宮器,探查盆腹腔,分離粘連,處理附件囊腫,雙板電凝凝切雙側圓韌帶,雙側輸卵管峽部及卵巢固有韌帶或盆骨漏斗韌帶,打開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打開子宮后壁漿膜,雙極電凝凝切雙側子宮動靜脈。轉入陰道,環(huán)切宮頸,分離膀胱宮頸間隙和子宮直腸間隙,達腹膜反折,鉗夾切斷雙側子宮骶、主韌帶,雙重縫扎,用特制的附件鉤形鉗將剩下的子宮血管及宮旁組織并鉤住各向下牽拉,撐開鉗柄,于鉤形鉗兩葉間鉗夾切斷,雙重縫扎斷端,取出子宮。
1.3研究方法 "病人出院后,統(tǒng)計分析病人術中、術后情況,1年后作遠期隨訪。所有數(shù)據(jù)錄入SPSS11.5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
2結果
開腹手術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方面少于其他兩組(Plt;0.01),在肛管排氣和住院時間方面長于其他兩組(Plt;0.01);腹腔鏡輔助陰式住院費用明顯高于其他兩組(Plt;0.01);術中、術后并發(fā)癥三組無顯著性差異(Pgt;0.05),但開腹手術組遠期并發(fā)癥明顯高于其他兩組(Plt;0.05)(見表1)。
3討論
3.1 "開腹子宮切除術臨床應用早,是目前技術最為成熟的子宮切除術式,具有手術術野好,術中止血好,手術時間短,副損傷小,住院費用低等優(yōu)點,同時其缺點也十分明顯,主要是手術創(chuàng)傷大,住院時間長,術中牽拉、暴露腸管容易形成術后粘連梗阻。
3.2陰式子宮切除術:其優(yōu)點是較開腹手術損傷小、住院時間短、遠期并發(fā)癥少;且較腹腔鏡輔助陰式手術費用低,是較理想的全子宮切除術士[1]。但該術式術野小,操作范圍窄,易造成副損傷。
3.3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是近年來新興的微創(chuàng)手術,一方面減少了開腹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另一方面又達到了患者腹壁無瘢痕、美觀的目的,后半部分采用傳統(tǒng)的陰式子宮切除術,減少了熱損傷對輸尿管、膀胱及直腸的損傷幾率,具有開腹手術及陰式手術的共同優(yōu)點,通過腔鏡有效地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和安全性[2]。具有開腹和陰式手術的共同優(yōu)點,不足之處就是醫(yī)療費用和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3]。
臨床實踐表明,三種術式子宮全切術各具優(yōu)缺點,臨床應用應注意甄別應用。對診斷不明,病情復雜的患者應首選開腹手術,便于術中應對;對診斷明確,患者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患者,建議應用腹腔鏡輔助陰式手術治療。
參考文獻:
[1]葉明.唐家玲.80例大子宮陰式子宮切除術的臨床分析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04.20:310-311
[2]關錚.微創(chuàng)外科學[M].111 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