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腹部手術感染是最常見的并發癥,其后果是切口延遲愈合、裂開,嚴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死亡.。當患者皮下脂肪厚、抵抗力差,術后容易發生皮下出血、脂肪液化、容易發生感染導致切口愈合不良。.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多與肥胖、手術時間、出血量、滯產等因素相關。.護理方面要注意合理安排飲食;咳嗽時保護好切口;作好心理護理,消除緊張、焦慮情緒;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密切觀察病情,止痛和健康教育。
【關鍵詞】婦產科 術后護理 感染原因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33-01
前言
腹部手術感染是最常見的并發癥,其后果是切口延遲愈合,裂開,嚴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死亡。當患者皮下脂肪厚,抵抗力差,易出血,術后皮下脂肪液化,容易感染導致傷口愈合不良。最易引起腹部手術切口感染是肥胖,手術時間,出血量,要注意飲食,合理安排飲食;保護切口咳嗽;心理護理,消除緊張,焦慮;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密切觀察病情;疼痛和健康教育。
1 腹部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分析
體重指數:體重指數高者由于脂肪層厚易導致無效腔形成及影響術野的暴露和操作,手術時間相對延長,容易感染。因此,肥胖患者應加強營養知識教育,注意控制體重,預防肥胖。同時,高頻電刀手術中使用,縫合腹膜與溫生理鹽水沖洗切口充足,無脂肪顆粒被沖刷損壞。
手術時間:隨著運行時間延長和醫療設備的空氣污染增加而影響操作時間,切口附近隨汗腺排出的細菌亦增加;同時,運行時間可導致傷口感染,出血和血腫擴大,血浸透的敷料和生理鹽水反復使用,這些因素都增加了污染手術切口的機會。因此,提高手術醫生的專業技術水平,盡量縮短手術時間,術中應注意保護組織,徹底止血,縫合時不留無效腔,對合面平整整齊、無縫隙,盡量減輕手術的創傷程度。
營養不良; 術前營養狀況會影響切口愈合,當患者營養不良時組織再生能力差,直接影響切口愈合,加上術中出血和術后機體蛋白質分解加速,營養需求的增加,營養不良的情況更為嚴重,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導致傷口感染發生。營養不良的患者,注意加強營養,糾正貧血和低蛋白血癥,提高機體抵抗力。
2 婦產科手術患者腹部切口的護理
術后需保持床單、衣服的清潔與干燥,減少因不良因素對切口的污染 。由于患者為腹部創傷性手術,故術后需協助患者咳嗽、翻身及對尿盆的使用等;避免腹壓增高的動作,并注意對切口的保護。患者術后一般采取多種體位交替,以半臥位或半坐臥位的體位方式為主,這樣可減輕機體腹壁的張力,有利于機體切口的愈合。根據患者的病情,術后給予適當的按摩,有利于胃腸的蠕動,可促進術后排氣,術后6h需禁食,術后飲食需對患者制定合理飲食的方案主要以高蛋白,高纖維素為主。多食易消化飲食如魚類、瘦肉,食少量水果及蔬菜。肥胖患者需少食用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從而保持大便通暢,減少對腹壓的增加,必要時可給予開塞露。
2.1飲食的護理:手術切口在患者腹部,飲食指導非常重要,尤其是擇期手術病人,應根據病情和手術方式。采取適當措施,按照適當的能量,低脂肪,低膳食纖維,少量多餐原則,加強術前的營養支持治療。營養不良的瘦的病人,為了提高血漿蛋白水平應增加能量、蛋白質,維生素的攝入,保證人體有足夠的營養,促進傷口愈合,增強身體抵抗力和組織修復能力;糖尿病患者,通過飲食控制和藥物調整控制血糖,血糖穩定后手術;治療貧血,補鐵應給予藥物,積極糾正貧血;胃腸道吸收功能差,體質消瘦的患者,應注意補充營養改善術后一切發生情況下的問題。
2.2心理護理:耐心傾聽與患者心理護理的問題,給出了詳細的解決方案來消除病人緊張,焦慮,努力創造穩定的住院患者的心理環境,使患者了解醫院的技術水平,醫療設施,與親切,有愛心,同情的態度,認真,負責,熟練清湛的操作技術,取得病人的信任,信任和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增加患者對醫院的信任度,使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手術,防治術后腹部切口感染等一系列問題出現。
2.3術中護理: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可以視情況選擇取切口的方式和縫合的方式,應保證滿意的麻醉,動作柔和,避免腹壁的組織撕裂,選擇適當的縫合材料,徹底止血,逐層確切縫合,做好切口的保護,預防感染。
2.4切口護理術后護理:術后護理人員應注意觀察切口,加強腹部切口及切口周圍的清潔,根據藥敏試驗,選用敏感抗生素,切口減少使用廣譜抗生素感染;同時注意切口無滲液滲血,切口張力是否增加,特別對肥胖、營養不良的患者更要細致觀察;通常平臥頭抬高15 ~ 30。雙膝墊小軟枕,放松腹部肌肉;咳嗽應采取平臥,伴隨著雙手輕壓腹部兩側,減小切口張力;適當補充水分,電解質,維生素,血漿蛋白腸外營養補充。對于肥胖病人,術后切口可用紅外線輻射,保持干燥,防治切口脂肪液化;一旦發現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開的情況,及時報告醫生,對癥治療。
2.5疼痛的護理:術后腹部切口疼痛因人而異,通常年輕人比老年人疼痛閾值低。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內向的疼痛程度相同的反應更強烈,主訴更多。
2.6術后康復教育:術后護理人員應及時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講解床上大小便、科學起坐的重要意義,以免引起腹部切口張力增強,腹部切口愈合張力阻礙,指導患者腹帶理性使用,檢查腹帶的松緊度,及時固定腹帶。指導患者術后早期活動,促進胃腸功能恢復,防止腸粘連,還可以用熱敷穴位等措施,促進術后早期排氣,排便;觀察和記錄大小便的情況下,保持大便通暢,術后避免過早劇烈活動,執行護理操作前應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患者合作,防止因操作時患者體位變動使腹內壓增高引起切口裂開。
結束語:
通過對患者腹部手術切口有針對性的護理,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治療環境,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促進傷口愈合,減輕病人切口的疼痛,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孫瑤瑤.婦產科手術患者腹部切口的護理部[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11.01
[2] 喬莉生.婦產科手術患者腹部切口的護理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