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主要是探究消化內科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效果和護理管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 32 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把這些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使用常規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使用優質護理的方式進行護理,從而對兩組患者療效和護理的滿意度進行對比。結果:兩組患者療效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lt;0.05)。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lt;0.05)。結論:優質護理模式在消化道出血治療當中的應用優于常規的護理模式,對患者實施優質的護理模式,不但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的滿意度,而且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字】消化內科;護理管理;優質護理;心理狀態;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44-01
引文:在近幾年來,我國的護理學科在醫學模式的不斷改革創新下快速的發展,“以人為本”的優質護理理念不但能夠有效的提高了醫院的醫療水平,而且隨著護理質量的增強,患者護理的滿意度也不斷提高。上消化道出血在消化內科中屬于一種常見的病癥,同時也是一種急癥,嚴重的情況會危及患者的人身安全。隨著科學技術和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在 10% 左右,但是在高齡的患者當中或者是復發的患者當中的死亡率高達 25%。筆者在本文采用優質護理的模式結合臨床治療的方式,取得了好的療效以及患者的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 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收治的3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上消化道出血,把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 16 例。治療組男11例,女5例,患者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為62.39 歲;觀察組男 12 例,女 4 例,患者年齡 22-68 歲,平均年齡為 63.85 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出血量等一般資料顯示,兩組患者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護理的方法:
兩組患者的治療方式都是一樣的,包括使用止血和保護胃黏膜的藥物,補充血容量,補充水分,必要的時候可以給患者輸血,可以采用內鏡治療對患者進行止血。護理的方法是: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的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使用優質護理的方式,護理的內容主要包括: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心理方面的護理,由于患者會受到家庭經濟、疾病或者治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會較容易產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比如悲觀、煩躁、焦慮等情緒心理,從而不能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大大降低了治療的效果,所以,護理人員首先要與患者進行溝通,適當的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拜托焦慮和悲觀的情緒,讓患者感受到護理者對他的關愛,進而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醫生也能有效的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控制,其次,要讓患者了解上消化道出血,治療的方式,要鼓勵患者戰勝疾病,配合醫生的治療,做好最基礎的護理,保持口腔清潔,便后及時把肛門擦干凈,要指導患者按照醫生的要求進食,要掌握好進食的時間、順序和禁忌,要控制好進食的量,配合治療。再次要做好住院期間的用藥護理,要關注患者病情的變化,如果發現患者有出血的癥狀就要及時通知醫生,并且做好準備急救藥品的準備,關注患者在用藥之后的副作用,及時調整用藥量。最后要在患者出院的時候進行指導,建立健康檔案,叮囑患者按時復診。
觀察的指標是:顯效:患者的癥狀消失或者得到明顯的改善,5天內止血,而且14天之內沒有再次出血的癥狀,出院的時候行大便潛血檢查表現為陰性;有效:患者的癥狀有所改善,5天內止血,但是在14天內再次出血,出院的時候行大便潛血檢查表現為陰性;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沒有改善,5天內未止血,28天后大便潛血檢查表現為陽性。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患者的滿意度,包括服務態度和護理質量等等。
統計學處理:可以進行統計學處理與分析時選用 SPSS 17.0 統計軟件,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在經過不同的護理方案的護理之后,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比較結果是:對照組患者當中有 11例顯效,3例有效,2例無效;觀察組患者當中有 5例顯效,5例有效,6例無效,兩組患者通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差異,Plt;0.05.。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結果是:對照組當中有 10 例患者非常滿意,3 例患者一般滿意,3 例患者不滿意;觀察組當中有 5 例患者非常滿意,3 例患者一般滿意,8 例患者不滿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嚴重的時候很容易導致患者失血性休克,所以有效的護理能夠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有效降低死亡率。當前護理的工作已經單純地從生理護理轉變為生理加心理的護理模式,優質化護理模式綜合人性化的護理和舒適護理,護士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能夠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還能夠有效地減少醫療糾紛。消化內科疾病通常會伴有嘔吐、禁食等癥狀,患者通常會感覺口渴、咽喉腫痛等不適癥狀,所以在進行舒適護理時應該讓患者保持口腔內的清潔衛生,改善患者鼻腔、口腔及咽喉部位常出現干燥感及異物感,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滿足患者生理舒適。
4 結束語
我們應該正確運用護理知識,把護理知識與心理指導、飲食指導、健康指導等工作相結合,掌握醫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方面學科綜合知識,將優質護理工作做到最佳,把優質護理理念貫穿于整體護理工作的始終,而且我們應該以促進患者的健康及疾病的盡快康復為主要目的。護士提前要把在生活當中應該注意的細節都告訴患者,從而減少由于日常生活習慣的不當造成復發。綜上所述,我們對消化內科的患者實施了優質的護理,不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而且增強了護理效果,取得了很好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慶霞,王金英,王書秀,肖萬舫,殷青.護理干預對消化內科出院患者飲酒習慣的影響 [J]. 護理學雜志 ,2009(15).
[2] 駱偉群 , 文玉嬋 , 陳煒璋 . 消化內科護士長的素質要求及護理管理技巧 [J]. 當代護士 ( 專科版 ),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