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輸液患者在輸液過程中自行調節輸液滴數的危害及其干預措施進行探討。方法:使患者嚴格按照其年齡、病情、輸液總量以及用藥的性質等進行正確的輸液,并且對其進行輸液知識的宣傳以及進行適當的干預。結果:通過使用一定的干預措施,使患者認識到正確輸液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循醫囑,避免隨意調節輸液滴數的情況發生。結論:對輸液患者進行輸液知識的宣傳以及進行適當的干預,可以使患者自覺遵守輸液程序,有效地解決了患者自行調節輸液滴數的問題,使得醫療風險顯著的降低。
【關鍵字】輸液速度;危害;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46-02
靜脈輸液為臨床常見治療手段,需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病情、輸液總量以及用藥的性質等因素來確定最終的輸液速度。臨床上一般要求成年人的輸液速度控制在40~60滴/分鐘,而兒童以及老年人的輸液速度應控制在20~40滴/分鐘。如果不按要
求,使得輸液過快則有可能導致局部的疼痛、急性心力衰竭、藥物中毒以及肺水腫等副作用。相反,若是過慢則會影響藥物的療效使得治療計劃被打亂,因此,適宜輸液速度對于患者的治療是相當重要的。盡管如此,在臨床上還存在著患者自行調節輸液速度的現象,不但會使治療效果降低,而且甚至還會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對患者加強輸液相關知識的宣傳及進行適當的護理干預是必要的。現將對患者自行調節輸液速度的危害及護理干預總結如下。
1 患者自行調節輸液速度常見原因
對輸液過程中發生患者自行調節輸液速度的情況,醫方和患者都負有一定的責任。患者原因主要是不了解藥物性質,想盡快的結束治療;而對于醫院,則是因為疏于管理、責任心不強等[2]。
1.1患者原因:①缺乏藥物知識。醫藥科學迅猛發展,新藥不斷在臨床上出現以及應用,伴隨著藥物知識的不斷更新完善。但是患者多是非專業人員,對于藥物的各種信息不甚了解,只是認為輸液速度對于治療沒有影響,從而導致自行調節輸液速度現象的時有發生。②對于治療時間安排不滿意。在輸液過程中,很多患者急于進行其他檢查、想要大小便、長時間的輸液導致疲憊或者是忙于工作等原因,迫切希望盡快結束輸液,常導致自行調節輸液速度現象的發生。
1.2醫方原因:①醫護人員沒有在靜脈穿刺后進行滴速調節;②醫護人員沒有按時巡視以觀察輸液情況,使得患者有機會調節滴速;③醫護人員對于藥物知識的認識不足,不了解一些藥物的作用、禁忌以及可能的不良反應,未能向患者有效宣傳輸液知識或者不能正確的解答患者關于滴速的疑問,導致患者自行調節輸液速度的發生。
2 自行調節輸液滴數的危害
患者不按醫生的建議自行調節輸液速度具有巨大的危害性,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甚至可危害到患者的生命[3]。
2.1 輸液速度過快的危害。①在輸液進行的過程中,大量液體進入患者的血液,導致血容量的加大以及心臟負擔的加重,正常滴速時不會引起病理改變,但是輸液過快則會使血容量急劇增加以及心臟負擔的急劇加重,引起心力衰竭以及肺水腫的發生,尤其易發于兒童、老人以及有胸部外傷或者心臟病的患者,最終甚至會引起死亡。②血藥濃度過高的危害。在輸液過快的情況下,會使得血藥濃度過高,可能超過治療安全范圍,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尤其是那些安全范圍窄、毒副作用大的藥物。例如:氨基酸類藥物若是滴速過快會引起面紅、惡心、發熱、嘔吐、頭痛、胸悶等癥狀;一些抗生素若是滴注過快,使得血液中的藥物濃度超出了治療的范圍,則會引起藥物的毒性反應,甚至是死亡;對于中藥注射劑的輸注,往往由于其成分復雜,不能獲得其有效成分的單體,在輸注時常常含有沒有除盡的動、植物蛋白質以及鞣質等,極易導致過敏反應的發生,因此,在輸液的過程中更加應該緩慢地進行滴注,若是輸入過快常可導致頭暈、心慌、發熱、皮疹等不良反應的發生。
2.3 輸液速度過慢的危害。當輸液速度過慢時,往往導致血藥濃度低于需要的治療濃度,達不到希望的治療效果。例如:對于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需要迅速擴容,糾正酸中毒,一開始需要進行快速地補液,應該保持滴速較快;甘露醇是降顱壓的藥物,快速滴注時效果較好,若是速度較慢則起不到迅速降低顱內壓的目的。
3 護理干預
3.1 提高患者以及醫護人員的輸液知識。輸液速度是基于對患者的病情以及用藥的性質進行綜合的分析以后得出的,在輸液的過程中是不能進行隨意改動。對于輸液患者,醫院應該利用各種形式對其進行藥物以及輸液知識的宣傳,使患者了解到所用藥物的一些常識,并且提高對輸液速度的重視。此外,醫院還應該及時地向臨床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發布新藥的信息;經常開展關于藥物的知識講座,對醫護人員以及患者進行藥物知識的宣傳教育。
3.2 關心、解決患者的需求。輸液過程一般較長,醫護人員應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以合理的安排時間。例如:可以幫助急于做檢查的患者在檢查結束之后再安排時間進行輸液;對于輸液量較大的患者,可以幫助其看報、讀書以及看電視等消磨時間以減少疲憊心理;在寒冷條件下進行輸液,應及時采取保暖措施等。
3.3 提高醫護人員的責任心。醫護人員要嚴格貫徹執行醫院的規章制度以及護理的操作規程,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要勤于巡視病房,注意觀察輸液情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適當的宣傳教育;當使用特殊藥物或者是滴液速度需要較大變換時,必須特別注意,嚴格控制速度[4-5]。
綜上所述,在患者進行輸液治療時,應該讓患者以及家屬了解到治療方案以及所用藥物的特性,進行適當的護理,使得患者認識到輸液速度對于治療效果的重要性,不任意的調節輸液滴數,這對醫護人員以及患者均是有益的。
參考文獻
[1] 萬詩燕,王傳英,朱琴梓等.我國靜脈輸液滴速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護理學報,2011,18(2):15-17.
[2] 劉小平,陳瑞珍,盧學玲等.門診輸液患者自調輸液速度的原因分析[J].現代醫院,2010,10(8):105-106.
[3] 白玉琴.靜脈輸液滴速的安全管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1,08(7):121-122.
[4] 徐美芳.靜脈輸液滴速不規范原因調查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學創新,2010,07(21):24-25.
[5] 段秀卿,景霜,張端香等.影響靜脈輸液速度的因素及護理對策[J].山西醫藥雜志,2010,39(1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