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緩解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我院201年1月至2013年12月106例骨折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對應骨折手術,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53例)和對照組(53例),觀察組患者術后給予全面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則實施常規護理方法。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緩解情況,評價疼痛護理效果。結果通過數據對比,觀察組疼痛程度明顯比對照組輕,且護理工作滿意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面疼痛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減輕骨折患者術后疼痛感,提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關鍵詞】護理干預;骨折;術后疼痛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55-02
術后疼痛是非常常見的癥狀,屬于評判生命體征的重要指標。對于骨折患者來說,術后疼痛不僅影響到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情況,也嚴重制約著患者的良好預后。因此,術后為患者進一步緩解疼痛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有助于患者盡快恢復身體健康[1]。近幾年來,我院不斷完善護理方法,逐漸將全面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到骨折患者術后護理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本文選擇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06例骨折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106例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骨折患者作為本次研究課題的觀察對象,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58例,女48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39.1±3.6)歲。所有患者均符合四肢骨折相關診斷和治療標準[1]。發生骨折原因:高空墜落20例,車禍61例,砸傷18例,機械絞傷7例;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53例)和對照組(53例),其中察組男31例,女22例,對照男27例,女26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因、病情等方面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方法,不成立專門的護理小組,也不安排指定的護理人員,沒有統一的護理模式、計劃和評價。僅根據醫囑,給予患者相應治療和護理;觀察組成立專門護理小組,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分析骨折患者心理特征,并根據其心理訴求進行開導。在與患者交談時,注意態度要溫和,護理工作的開展要努力爭取得到家屬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向患者告知骨折手術的基本手術流程和術后疼痛特征,盡量在術前打消患者恐懼不安的心理。引導患者取舒適體位,保持肌肉、關節處于良好狀態,并保持患者尿路正常。若發現患者存在咳嗽癥狀,應囑咐其注意手術切口位置。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宣導和教育,并在術后及時為其調整用藥。另外,護理工作結束后,為每個患者制定相應的護理評價,綜合對護理效果進行反饋。
1.3效果評價:
疼痛程度:術后3d以VAS評分法[2]對患者疼痛程度做出評價,其中“0”表示無痛苦,1~3分表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表示重度疼痛;
1.4滿意度評價標準:
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將兩組實驗數據錄入到SPSS 17.0統計軟件中,并對相關數據進行研究和分析,檢驗標準為α=0.05,當P<0.05時,認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疼痛程度:
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詳見表1。
2.2滿意率比較:
經過問卷調查,觀察組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6.2%,明顯高于對照組(73.6%),P<0.05。說明全面護理干預措施臨床護理效果優于常規護理方法,見表2。
3 討論
疼痛受到心理、生理、環境、社會等因素影響,是一種特殊的主觀內在感受,也是臨床上用來衡量生命體征變化的重要指標之一。四肢骨折在骨科中較為常見,且手術治療是主要治療方法。骨折手術主要特點為創傷大,因此很容易造成術后疼痛。疼痛通常發生在術后1~3d內,不僅可導致患者睡眠不足,還會影響到患者生活質量。若患者合并高血壓疾病,疼痛可進一步升高患者血壓,嚴重時誘發心腦血管疾病[3]。另外,骨折術后切口會對組織器官穩定性帶來影響,創傷部位將釋放大量白三烯和組織胺等物質,刺激神經元產生疼痛感。且創傷會加劇中樞神經的敏感程度,因而強化疼痛感覺,減緩了切口愈合時間。
基于骨折術后疼痛原因和嚴重影響,采取全面術后護理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護理人員應及時對骨折患者術后疼痛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評估內容應包括疼痛原因、位置、程度等,為護理工作和選擇用藥提供科學的理論基礎;其次,傳授患者減緩疼痛的方法,多數骨折對術后早期運動普遍缺乏正確認知,認為始終保持固定體勢可以減緩疼痛,因而很少進行自主翻身。實際上,這樣不僅不能減輕癥狀,反而增加了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護理人員應及時詢問患者術后情況,并對患者術后疼痛緩解、身體恢復等問題進行有效指導,給予關懷和信心;最后,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保持病房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保證攝入充足的光線。及時為患者更換床單、被罩和生活用品。同時,勿在病房內大聲喧嘩,保證患者充足睡眠。告知家屬,要經常與患者交流談心,分散其注意力。
整個護理過程中,要求醫護人員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護理技術,還要具有人文主義關懷精神,做到認真總結導致疼痛的原因,并根據差異制定合理的護理措施。實踐證明,全面護理干預工作對骨折患者術后恢復具有重要意義,是現代化護理觀念的發展和進步。對接受骨折手術的患者實施全面疼痛護理,不僅能夠提升我院護理工作質量,更是人性化護理的體現。
參考文獻:
[1] 陳寬苗,趙化林.疼痛護理在骨折術后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2,1(11):103~104
[2] 胡毓蘭.剖宮產術后疼痛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6(13):164~166
[3] 易小青,傅愛鳳,黃日姝.舒適護理對創傷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 3( 10) : 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