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小兒靜脈輸液外滲常見的原因以及護理措施的治療效果分析。方法:選取2013年8月15日到2014年6月15日之間來我院就診需要輸液治療的500例患者,根據筆者所制定的評定標準對患兒出現靜脈注射外滲現象的原因進行分析統計并根據長期治療的經驗給出相應的護理措施。 結果:有效的改善患兒的輸液外滲情況,減輕患兒及家屬痛苦。 結論:提升護士的穿刺技巧,加強與家長醫生的相互配合,端正其態度能夠有效地改善外滲情況,具有臨床意義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小兒靜脈輸液外滲;護理方式;原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57-02
隨著當代各界對兒童健康發展的關注,小兒靜脈輸液已成為小兒患病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兒的頭皮靜脈、手足淺靜脈都適合于靜脈注射。但是由于小兒的靜脈較為細小,管壁薄加上小兒對注射的抵觸心理,小兒靜脈輸液較成人難度大。小兒靜脈輸液外滲是如今兒科臨床出現較多較普遍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對造成小兒靜脈輸液外滲的原因及相關改進措施進行分析和整理。以下是針對我院臨床進行的分析。最常見的小兒靜脈輸液外滲原因有:小兒自身靜脈粗細管壁薄厚;小兒年齡較小,抵觸輸液,易吵鬧不能很好的配合醫護人員;一些刺激高的藥物小兒并不能很好的承受;醫護人員工作失職也是不能排除的原因之一。我們針對小兒靜脈輸液做出了一些對應的改進措施。與患兒及家屬進行良好溝通,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同時加大患兒靜脈輸液保障及時發現靜脈輸液中出現的意外現象并能夠及時進行處理,以此保證患兒的靜脈輸液安全,幫助患兒盡早康復。[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3年8月15日到2014年6月15日之間來我院就診需要輸液治療的50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22例,女性患者178例,患兒的年齡在3個月到5歲之間不等,其平均年齡為2歲半,本次試驗所研究的患兒體質均可接受靜脈注射的治療方法。各個患兒在年齡、性別、體質、疾病史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調查方面:
筆者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將患兒出現靜脈輸外滲的原因分為以下三個方面:患兒年紀小,在輸液時會出現哭鬧掙扎等反抗動作;其次輸液的護士經驗不足,或其本身態度不夠端正;最后是藥物方面的問題,由于藥物作用出現外滲情況。以上三方面分別用A、B、C作為代替,方便在下文敘述。同時筆者對所選取的500名患者做一一調查記錄,分析患者屬于那種情況,根據情況制定相應的對策。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根據上述方法,對500名患者做調查,其所屬原因各自對應,具體結果如表1。
3 討論
由結果可以看出患兒本身比較小、不懂事導致的問題比較明顯,尤其是不滿2周歲的孩子,剛剛擁有一定的自主意識,到醫院后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價值見到護士其他病人等很多陌生人,很容易引起患者的心理恐懼,同時靜脈注射會穿刺皮膚,給患兒帶來一定的不適感,明顯加劇患者的恐懼。同時患兒并沒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和意識,即便是在進行輸液,也更愿意隨意擺動,導致針管容易脫落,或是刺破血管發生所謂的滲漏現象。其次便是護理人員的護理態度及技巧問題,護理人員在面對患兒時態度過于松懈或過度緊張,導致技術動作變形,或是護理人員對該局部解剖位置不夠了解,導致穿刺時無法準確把握患兒的血管位置,發生穿刺失敗,產生滲漏現象。護理人員對護理輸液方式用具的把握不夠準確,沒有使用留置針而是鋼針,對一個部位多次穿刺,用覆蓋物將穿刺部位掩蓋導致無法觀察患兒的滲漏部位,長時間在一個部位使用輸液泵等都是造成輸液滲漏的重要問題;最后則是占有部分較少的由于藥物作用,絕大部分患兒需要在醫院長期治療,期間會有很多穿刺位置,短時間內無法修復,加之藥物的高滲透作用、強刺激作用如鈣劑、甘露醇、多巴胺等藥物導致比較脆托的位置重新破裂,最終導致患兒輸液部位滲漏。[2]
面對以上原因,筆者根據多年的從業經驗給出以下應對方案:首先,對護士的護理技術進行認真的提升,讓護士進行基本的技巧訓練,使用穿刺模型反復練習,同時讓有經驗的老護士手把手的教學,開公開課,進行技巧經驗交流。同時提高護士的責任心,加強對患兒輸液時的觀察,多次巡視,防范于未然,同時要對護士進行與患兒溝通交流方法的培訓,降低患兒對患者的防備意識,減少患兒的恐懼感,使患兒能夠更加配合輸液治療。同時緩解患兒家長的焦慮心情,避免因為滲漏帶來的醫患關系緊張。其次,加強對患者血管的保護,長期的靜脈注射只能增加滲漏的發生率,在輸液時使用滯留針,選擇合適的血管,多次換注射位置,減少對患兒血管的損傷,同時拔出針管后要采用正確的按壓方式,力道要合適。最后,護士應該多與家長交流,家長與護士醫生多方面一起努力,讓患兒感到家一般的溫暖,消除恐懼戒備的心理。
當今的醫患關系緊張尤其是小兒家屬與醫護人員的關系更為緊張,我們如何做好患兒的護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避免給小兒及其家屬造成了極大的生理和心理損傷,如何減輕小兒痛苦,加快小兒康復的進程,盡快消除此類現象是當代臨床兒科的一個重大課題。小兒靜脈輸液外滲則是引起不必要的家屬爭執的一大問題。解決此類問題,需要我們盡最大可能做改善。本文針對造成小兒靜脈輸液外滲的現象,全面的總結分析了出現小兒靜脈輸液外滲的原因并指出了護理方式。我院正在盡最大努力做出改善,減少此類問題的發生。小兒本身參與治療就是一重大醫療事項,小兒本身身體素質,血管的各項指標相關因素我們提前做了解;小兒對醫院輸液等抵觸心理需要醫護人員對家長及患兒做引導,提前告知家屬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并要求家屬冷靜配合;醫護人員在進行小兒靜脈輸液時提前就對小兒藥物承受劑量做必要的了解,針對小兒用藥要盡量避免使用高刺激、高滲藥物,不可避免時,要慎重使用且告知家屬。在工作中更要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發生;出現小兒靜脈輸液外滲時,醫護人員一定要及時進行處理并給予患者家屬相關解釋。小兒靜脈輸液外滲是醫治中常見的問題,我院有必要針對此問題對醫護人員開展培訓,提升醫護人員自身素質。盡力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姜紹芬.靜脈輸液外滲的原因分析及預防對策[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4):172-173
[2] 江舒琪.老年患者靜脈輸液外滲原因分析與對策[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1,11(9):38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