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頸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影響。方法:將從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就診治療的98例頸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49例。對照組僅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治療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給予心理、飲食、運動以及健康教育等方式的綜合護理干預,6個月后對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統計評價。結果:實驗組在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后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的對照組,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8%,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0%。兩組療效比較, P lt;0.01, 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綜合心理、飲食、運動以及健康教育方式等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改善頸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可以在臨床中廣泛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頸椎病;頸性眩暈;綜合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63-02
在現代社會,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和工作方式的改變,人們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長時間低頭伏案或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這給頸椎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頸椎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并且呈年輕化趨勢。由于頸椎病反復發作且發作率較高,很大程度上對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和人們的心理適應能力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筆者將從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就診的98例頸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采用不同的護理干預方法,觀察并評價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以從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98例頸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為研究的對象,將98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49例。其中試驗組男性23例,女性26例,年齡在22歲至4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歲;對照組性30例,女性19例,年齡在25歲至5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5歲。98例患者的病例納入診斷標準采用 1992 年第二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上制定的標準。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 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護理干預方法上對照組僅采用傳統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干預,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心理、休息、生活習慣、飲食、運動以及健康教育等方式的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干預情況如下:
心理干預。頸椎病患者往往會有較大的心理負擔,心理壓力較大。因此,醫護人員在進行干預時首相應該融洽醫護關系,根據每一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患者盡心心理疏導,綜合使用暗示、轉移注意力、分散注意力等方法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指導患者掌握自我放松、自我調節、緩解緊張情緒的方法,進而緩解患者的病情。
運動療法干預。適當合理的運動是頸椎病患者緩解病情非常有效的途徑。因此,在治療時鼓勵患者通過運動療法輔助治療,指導患者在疾病慢性期及恢復期進行頸椎操自我康復訓練。具體做法是左右旋轉、環繞頸項、縮頭松肩、伸頸拔背、回頭望月、雙手上舉、挺胸松肩等。每個動作重復 5至10次, 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飲食干預: 食療能夠緩解頸椎病的癥狀,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在中醫學上有這樣一個觀點:肝主筋,腎主骨,腎中精氣充足,骨質才能免于疏松、退化,因此對頸椎病患者的治療可以從補腎開始,尤其是對于那些年老體弱者。建議患者經常食用如枸杞子、杜仲、山茱萸、 桑椹、鹿茸、狗肉、羊肉、雞肉、魚等,食用這些食物可以起到補腎的作用,從而使患者的骨質免于疏松、退化,進而緩解患者的頸椎病情。
1.3診斷標準:
根據 1994 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有關頸椎病的療效評定標準。治愈: 患者原有病癥消失,肌力正常,頸、肢體功能恢復正常, 可以進行日常的勞動和工作。顯效:患者原有癥狀減輕, 頸、肩背疼痛明顯減輕,頸、肢體功能改善。有效:原有癥狀稍減輕, 頸、肩背疼痛稍減輕,頸、肢體功能尚可。無效: 患者癥狀無改善。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7.0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用X2檢驗計數資料,當Plt;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文對從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就診治療的98例頸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49例,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干預方法,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的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可以看出,經過綜合護理干預的實驗組的治療情況明顯好于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的對照組,其中實驗組治愈32例,顯效11例,有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對照組治愈17例,顯效9例,有效13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80%。
3 討論
頸椎病為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在當今愈發激烈的競爭壓力下顯得尤為突出。頸椎病常反復發作,這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它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局部組織痙攣、充血水腫、頸椎間隙變窄,椎孔變小,使椎動脈痙攣,致血流發生異常。手術治療頸椎病,因其費用高、難度大,患者難以接受。就目前的現狀而言,臨床上在采取了手術治療以后往往忽視了術后的護理干預。另外,常規的護理干預仍存在顯效慢、復發率高、遠期效果欠佳等不足之處。根據本文的研究發現對頸椎病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況,能夠有效地提升治療效果,這一方法可以在臨床中廣泛的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肖綠萍.51例頸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經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05):278-279.
[2] 薛海燕.系統化護理干預對頸型頸椎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12(03):539-541.
[3] 陳可.護理干預對緩解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穴位注射后局部不適的療效[J].中國康復,2010(03):232-233.